2007年入秋,我在香山碧云寺边上的一家茶馆,第一次听闻有京东商城这家公司。和我谈起京东商城的是一位基金投资者,他所在的基金是海淀区的一支国有产业基金。京东商城曾是他的潜在投资对象,他花了数月时间考察,京东商城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效率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此外公司创始人刘强东的勤奋和摆摊练出来的业务能力,在他看来是投资人安心投资的平安符。 只不过,投资京东的决议在产业基金内部被否决,今日资本在当年4月以1000万美元入股京东商城,他引以为憾,并极力推荐我去看看。
获得千万美元融资,在风起钱涌的2007年,不算大新闻。碧云寺归来,身为编辑的我将这一发现告知记者陈晓平。那一年,京东商城名气尚小,刘强东也不若今时今日般有些云山雾罩。晓平约访刘强东,极为顺利。当时许多媒体对这家有300多名员工的公司兴致不大。刘强东极为热情健谈,除了言及公司业务,还说起大学时代的不安分:大一抄一张3分钱的信封挣钱,大二推销2.5折进价的精装书挣钱,再到后来学编程挣钱??
自2007年始,京东商城逐渐成为一部受人瞩目的增长机器。按照京东商城提供的数据,这家公司在过去4年间营业额增长了82倍,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02%。它同时也是一部吸金机器,5年间完成3轮融资,融资总额约在10亿-15亿美元区间,远远高过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公司早年IPO融资额。
数据造就了神话,神话之中必有被神化者。2008年之后,刘强东逐步成了一位高调的商界新秀,他曾一度极为热衷经营个人微博,后者令他被更多人关注、追逐。
2010年8月,在我们数度报道过京东商城发展变化和刘强东个人创业志后,出于好奇,我和晓平一起采访刘强东,这是我第一次面对面观察已然成为明星企业家的刘强东。
2个小时的采访,如今依然清晰留在我的印象里的是一段关于投资者的论述。他说找上门来的投资者很多,他对投资者有一个基本原则不动摇,就是要求投资者不能干涉京东商城的业务,因为没有人比他更懂京东的业务。他的原话大致是:“董事局7个席位我有4票投票权,我一举手,提案自动通过。投资人有意见,可以保留,电子商务如果比我更懂,他们自己做好了。”董事会的仪式大于职能。
言及投资者时,刘强东流露出来的霸气与轻蔑,令我颇为讶异。我们报道京东的第一次融资时,刘强东说他向投资人拿钱很谨慎,起初只准备要500万美元,徐新说服他要做点推广,给了1000万美元。“我们还是小公司,钱有限,准备细水长流。”后来京东的做法,与刘强东早年的言论,有些南辕北辙。
刘强东的意气风发,在过去两年内,不难理解。速度与规模,在这个国度里,历来都有被膜拜的传统。对于疯长的京东,我有三个疑问:一、刘强东的强势,是与生俱来的性格特点还是京东速度的衍生品?二、他宣称京东商城要实现盈利是件容易的事,那何以在经营状况上讳莫如深?资本是被说服了还是被绑架了?1995年成立的亚马逊,1997年上市,亚马逊CEO贝佐斯对技术造就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深信不疑,亚马逊并不忌惮因财务公开导致竞争力消弭。三、中国的电子商务公司何以要花费巨资投放广告?京东商城成本和费用的增速,何时能够低于收入的增速?
到底目前的中国电商神话是不是一场骗局?乐淘网的创始人毕胜在经受多年亏损后发出此问时,我正好在读一本小说,书名是《乌鸦的拇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布置精巧的局(如果你要将之称为骗局,我也不反对),设局者的成功,在于他就像大拇指,五指之间,只有大拇指,能够正面看清其它手指的真实状况。
如今的京东商城深陷资金链断裂的各种传闻、揣测,也只有刘强东自己清楚京东商城是传奇还是乌鸦;是时候,由造局的大拇指出来揭开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