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自然观的影响因素探析

2012-04-29 12:16魏丹
地理教育 2012年8期
关键词:礼乐论语孔子

魏丹

孔子历来被称为“圣人”,《论语》被作为“圣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我国很长时期里占主导地位,其中的教育、政治思想尤为人所重视。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科学思想发展的起源时期,作为封建社会的主导思想源头,孔子的思想、思维结构、个人偏好等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中国科学的发展方向。为了更明晰地解构出孔子思想对中国科学发展所起的作用,笔者没有把孔子视为一个“圣人”,而是把他置身于当时的环境中,作为乱世中一个坚守自己理念的知识分子来看,主要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周公礼乐制度对孔子思想影响的角度,力求探究孔子自然观的影响因素,从侧面了解孔子对中国传统科学思想的影响。

一、《论语》中闪现的自然观

1.天人观

孔子的自然观首先反映在天人关系上,他对“天”和“人”之间关系的态度是有些矛盾的。孔子敬“天”,却不接近“天”,“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可以说明他对自然持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说明孔子对“天”持一种敬畏态度;“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孔子将天与命结合起来,同时承认“天”是一种特殊力量的存在;“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篇》),天是不说话的,但万物照样运动。这种近似于“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态度的形成,一方面是孔子受当时小农经济社会状况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孔子受周公礼乐制度的影响。

2.鬼神观

对于鬼神,孔子是不谈论并且避免别人将精力用于这种虚无东西上的。樊迟问之,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篇》),即是说“致力于对人民有益的事情,敬重鬼神而不亲近它,这可以叫做聪明了”。这句话凸显了孔子对待鬼神的态度,“敬”但不亲近,他告诫樊迟应该把重心放在人事上,这样才是有智慧的。同样,季路问怎样侍奉鬼,孔子说:“没有能够侍奉好人,哪能去侍奉鬼?”季路再问孔子怎么看待死,孔子说:“不懂得生,哪懂得死”(《论语·先进篇》)。这着重说明孔子对社会现实、“命”的看重,但更表明孔子对没有根据的东西的不屑态度。

3.对自然秩序的认识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即(国君)以德施政,那么就如同北极星处在高位,众多星星围绕它旋转,毫不紊乱,成为有秩序的天象。在这里孔子已经注意到北极星和众星的关系,但却以这种关系来比喻人间君主和周围人的关系,以这种有秩序的天象来比喻社会的有序,而没有继续探究、解释自然的这种有秩序性,也就丧失了探究自然的机会。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上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因此科学的发展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意识形态结构。可以说,孔子偏文学性的感性思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方向,这也是造成近代中国科学远离世界的一个因素。

4.孔子的科学精神

子绝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篇》),即孔子完全没有这四种毛病:臆想揣测、事先定论、顽固不化、自以为是。孔子虽“述而不作,好而怀古”(《论语·述而篇》),但其疑古、“扣其两端而竭焉”,敢于对古代人的认识提出自己的看法,追根究底,这是不盲从的科学精神;孔子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论语·阳货篇》中的“割鸡焉用牛刀”的对话就是证明。科学即是追求真理的非直线发展,在追求真理、探究世界的过程中需要这一精神,可是后世的知识分子在学习孔子的思想时,往往注重入仕多于独立思考,忽略了孔子的这种科学精神,尤其是明清时期的考据之学,他们片面理解孔子的“好而怀古”,遂埋头于古代典籍中,从中寻找认识、解释客观事物的理论,却在不加证伪的理论上再叠加没有实践的理论,从而忽略了对现实世界的科学探究、解释和验证。

二、孔子自然观的影响因素

1.自然环境对孔子思想的影响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来讲,春秋时期,主要的诸侯国基本位于今天的山东、北京、河南、山西、陕西、安徽南部、湖南和湖北、江苏中南部和浙江一带。由这一分布可以看出,主要的政权沿黄河、长江流域分布。其次,中国的地形特点是西北多高原、山脉阻隔了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再次,就气候条件来讲,雨热同期,便于农耕。所以这样的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先秦时期人们的生活区域和认知视野。人们一方面安于现状,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地形高山阻隔,对外联系通道少,只能依赖于土地,靠“天”吃饭,由此所进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不可避免地具有内敛性。与此相对的是,古希腊大陆多山,岩石裸露,大部分地区土地贫瘠,不适宜农耕;海岸线曲折,优良港湾多,通过航海与外界交流,但航海环境恶劣,要求了解大自然。严峻的生活环境促进了希腊哲学以自然探索为中心,自然环境这一特征对早期希腊哲学“自然本体论”的形成有着某种难以否定的影响。同样,虽然孔子曾周游列国,但终究是辗转于中原地区,并且其所处的总体环境——身处内陆区域的内向性特点,也使得孔子的视野被局限在他力所能及的长江、黄河区域,即各诸侯国间。正是这一环境,使得孔子没有开阔、大胆的视野去认识自然,从而使其思想缺乏一种理性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态度。

2.社会环境对孔子思想的影响

从社会环境来讲,春秋时期诸侯纷争,百姓没有稳定生活,包括孔子在内的知识分子,对战火中动荡不安、没有秩序可言的生活感到不满;同时,孔子对于知识分子所能和其它阶层相区别的理论——礼和乐的混乱相当不满,于是提出“恢复周礼”,关注社会关系,专注于调整诸侯国间的关系,注重人和人之间关系的调整、人内心的内化。孔子是教师出身,怀有改造整个社会为最终目的的理想。但是他知道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参加政治是一个途径,通过改造政治来改造社会。所以孔子一生都在努力地致力于人事,这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削弱了孔子对自然界的关注程度。

3.周公礼乐制度对孔子思想的影响

殷末年,社会混乱,而周建立之前的“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史记·周本记》),和周公礼乐制之后的“成康之治”,社会安定,百姓和睦,这样的社会风气令孔子心向往之,用毕生的精力来维护“周礼”。周公提出“以德配天”,承认“天命”,但天命要配得上德,有德者有天命,削弱周以前的“神权”论,藉此加强周代殷的合理性。另外,周公将宗法制和礼制相结合,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形成了一套严格的君臣、父子、亲疏、尊卑的礼仪制度,建立了一个有严格规矩、秩序可言的社会。而孔子一生追求的就是这样一个有秩序的社会。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篇第七》)流露了孔子对周朝的敬仰、膜拜之情。

孔子说樊迟是个目光短浅的人,接着他一方面承认自己不如农民、不如菜农,另一方面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篇》),这反映了孔子的等级观,偏好在“上位”的阶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而农民、菜农这一普通百姓阶层的东西是他不屑于去学的。这是历来大多数知识分子的局限性所在,也是因为受周公制定的森严的等级制度影响。再用孔子的弟子子夏的话也许更能表明孔子的态度。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子张篇》)。再结合孔子奔走于各诸侯国间,其对待国君的恭谨态度、言行,不论从孔子的心理层面还是外在行为规范上,都可以看出周公礼乐制度对孔子的影响。孔子是将周公“以德配天”的“德治”发扬光大的继承者。

孔子“轻自然,斥技艺”的思想,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从影响孔子科学思维的先天因素——自然环境来考虑,它在古代时期是有相当大影响的;诸侯乱战,礼乐崩溃的现实是使孔子专注于社会、人与人间关系的重要原因;周公遗留的礼乐制度及其在周朝实行时的良好效应是一个好的社会模范,对“好而怀古”的孔子影响极大,是其一生追求的目标。但春秋战国学术界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各种思想之间也会多少有些相互影响;微观层面上,孔子个人特点(性格、思维、偏好等)也会对其思想产生影响,这样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留待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礼乐论语孔子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礼乐》系列刊物述论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周人传统与西周“礼乐”渊源
用庄严礼乐慰英灵励军民
《论语·为政第二》
南风吹梦,礼乐重光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