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3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始对兵马俑进行第三次发掘,秦陵博物院院长、研究员曹玮和许卫红等担任领队,发掘面积为200平方米。经过了三年的努力发掘和研究,目前已经发掘完毕。2012年6月9日,即中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博物院对外发布了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的发掘成果和百戏俑坑的最新进展。
根据此次考古发掘的迹象推测:在目前发现的兵马俑坑中,一号坑最大,秦代建筑者用土隔墙把大坑分隔开来,隔墙在一号坑内由南向北共有10面,将土坑分为11条甬道,也称“过洞”,筑好隔墙后在甬道底铺砖,整个坑底部用“秦砖”墁铺,陶俑和陶马就放置在这11条甬道里。上面架起大型木料,使它成为一个整体,棚木上铺芦席,再用土覆盖。此坑东西长230米,宽62米,距地面深约5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估计里面放置了6000多件陶兵俑、近200件陶马、几十辆战车。整个空间相当于一个可容纳上万人的剧院。需要指出的是发掘区内曾普遍被火焚烧,有明显的人为扰动迹象。
彩绘陶俑“千人千面”
陶俑出土时或仰或俯或侧倒,均已残破,无一完整。足下均有踏板,南北向每排踏板4件,原本面东而立,身高175~185厘米,鼓腹,翘臀。有的膀大腰圆,脸形丰满,五官粗犷;有的体形较瘦,脸形俊秀、灵气。头部发型以宽扁髻反折贴于脑后,用发绳和发卡固定;面形多“目”、“甲”字形,唇上横平髭,唇下或有一缕水滴状粜,颈下围壅颈,罩甲衣,襦长一般不过膝,下有祷或短裈,足衣方口、印角、薄底、浅帮。
根据出土的位置,可将人俑分为车属俑和独立编排俑两类。车属俑有车左2件、车御2件、车右2件,其中有著四缘包边、小甲片札甲衣的高级军吏1件;独立编排俑有右臂直角屈肘、半握拳式俑79件,右臂垂、四指勾状俑11件。前者与持柲有关,后者多于弓弩箭菔同出。90件独立编排俑中有2件著板状首服,为军吏身份,目前仍有大量的个体不能完全复原,十余件俑头不能确定具体归属。
陶俑表面均有施彩,用色包括绿、红、蓝、雪青、紫、白等,因“人”施彩,分部制作、组装结合,逐一绘彩,完全相同者少之又少,综合而言,“千人千面”的定位比较合适。但其中也不乏类似“孪生”,不仅有面型一致者,还有体型一致者,其造型失当的缺陷如出一辙。这种现象反映了陶工的作品风格,可作为确定具体生产数量的借鉴。
另外,通过陶俑还可发现大量的制作痕迹,包括塑胎、修胎、安装组合和施彩等过程中使用的工具痕,40余例刻划陶文、1例手书,内容为陶工名和数字编号。陶工名已见18例,释文有米、屈、申、聃、衔、悲、蠕、木、马、氏、勿、车、友、库、高、辰等;数字约21例,出现十以上百以下的数字中夹“十”的编号方式。
人俑制作,头部最精。如图3,面庞丰腴,类似“田”字形,略带笑意。面部肤色表层彩绘脱落,内彩白色,额、脸颊右侧有较多残存,右眼下眼睑有细笔描绘墨色睫毛,线条极细,不足0.02厘米(图4)。
戎马战车首现“孑盾”
坑内发现有车、马三组,经火焚毁、扰乱,车体支离破碎,材质涉及木、竹、皮等;每乘车前驾陶马俑4匹,鞍具残缺不全,少有连贯,基本均失原位,涉及材质有皮、术、麻等;车马器数量、种类均缺,材质有骨、铜、皮、木四类。车轮等部分见条状彩绘纹饰带,图案以雷纹、云纹为主(图5)。8匹马俑均为牡马,毛色枣红色,在腹、颈等内侧施粉绿色,蹄管部分为白色。附属遗迹有鼓2处,盾1处,笼箙3处。
漆鼓扁圆形,通体绘彩,残高9厘米,壁厚2.5厘米。鼓面皮质。鼓壁圆弧形,周长210厘米,夹聍薄胎,髹漆近无,有漆灰,织物丝质;壁面上层三排等距交错分布的枣核形鼓钉;铜环钉3枚,等距离分布,通长9.5厘米,宽4.5厘米,两侧与壁间楔木条、织物以确保牢固。彩绘图案以枝蔓、卷云等曲线为主(图6),主基调偏深重,绿彩多,另有白、红、粉蓝等。鼓迹北侧有条状漆皮朽迹,似为鼓槌遗迹。尾粗首细,残长37厘米,最宽0.6厘米,槌头部分遗失。
笼箙(图7),长方形,长98厘米,宽50厘米,高23厘米,壁厚0.2~0.51厘米。口沿镶边一周,边条宽、厚约0.8~1厘米。器壁夹拧胎,多层,有厚层漆灰,内表面有白色朽迹,薄如蝉翼。器底层四缘包镶,镶边45°交接,宽11.5厘米,类似被褥缝制的包边。器内有残陶片、铜镞。
漆盾1件(图8孑盾),应属车右配置使用的“孑盾”。弧肩、曲腰、平底、皮质。背朝上,包边、素色髹漆,木质握手。正面边栏绘制多层几何纹一周,线条隐约,用色有红、绿、白、天蓝等。尺寸大小恰好是秦陵一号铜车马所出同类器的一倍,即通高71.2厘米,底宽47厘米,肩最宽处40厘米,腰宽32.8~42.6厘米,盾厚0.8厘米。以前,人们以为秦人作战勇猛、不惧生死,一般不会采用头盔盾牌等防范措施,而此次考古却在一辆战车上发现了秦军使用的盾,这是三座兵马俑坑中发现的第一件盾。
铜制兵器种类繁多
此次发掘出土的兵器多数为铜质,1件铁铤箭镞、弭等骨质弓弩附件8件。刃口锋利,加工纹路清晰,未见使用痕迹。柲、箭箙、剑柄上的蒯缑、鞘、弩等,仅留下印痕、炭迹或泥土填充的残迹,而矢箙、弓韬、矛韬等,只存编织纹印痕等残迹。分为短兵器,长兵器和远射程兵器三类。
短兵器主要有剑首、茎、镡等剑体部分和琕、璏等鞘附件。3处鞘迹,最清晰一处残长51厘米,宽4厘米,深0.8厘米,位于俑体左侧腰际。
长兵器主要有矛5件、镦17件及秘12件残段。矛制作规整,刃部打磨锋利,后部均未见柲迹;镦一般位于竹、木秘的尾端,出土时有的銎内还残存有植物质;柲迹10处见彩绘(图9-1),径3.5-4厘米,出土一处右手紧握秘的遗迹(图9-2)。
远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