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美国为了应对危机而再次提出401k计划时,很多人都在惊呼美国的英明,赞叹美国职工的幸运。在赞叹之余也有部分人纷纷提出也要在中国建立“401k”计划的建议,然而殊不知中国早在1991年就已经建立了类似的计划模式的原型。由于国情和文化传统等的差异,美国401k与中国版的“401k”既存在相似的一面也存在着不同之处,本文就将对中美两国关于该计划的异同之处做一简要概述。
一、相似之处
1991年中国的企业补充养老金制度可谓是现在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原型,在2004年将原有的企业年金补充养老金制度中的投资运营计划完全改革后便已经出现了中国版的“401k”计划。同样作为企业养老的补充计划,其与美国的401k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一)信托模式相同
无论是美国的401k还是中国的企业年金均采用DC的信托模式,DC模式又名缴费确定制。它通过建立个人账户,并根据一定的比例和公式由个人或企业按时向个人账户中存储资金,退休后所领资金的多少取决于个人账户中金额的多少。这种模式一方面有利于鼓励个人储蓄,激励员工更好的工作,多劳多得;另一方面相对于DB(待遇确定制)模式来说可节省开支,管理也更为简便,投资限制也较小。因此近几年大部分国家纷纷开始采用DC模式。
(二)在养老金体系中的地位相同
美国的401k计划与中国的企业年金计划均属于养老金体系的补充计划,养老金体系的主体还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他们也都采取自愿原则,员工根据自己的现实需要决定是否参加这一计划,并不像基本养老保险那样属于强制执行的。他们都是为了在员工退休后接受基本保障的基础上根据员工的意愿相应的提高员工退休生活待遇水平。
(三)投资模式相似
DC模式需要一个长期的基金积累过程,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投资来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从而为员工带来更多的利益。美国的401k和中国的企业年金在投资时均采用“谨慎人原则”和受托责任原则,将基金交予专门机构进行专业化管理来保证基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并且二者的投资范围均比较广泛,几乎涉及所有的投资工具,包括银行存款、债券、股票、房地产、风险投资和金融衍生品等。但是由于两国金融市场的完善程度不同,所以二者投资的限制有所区别。
以上仅列举了部分的相似之处,另外结构框架等也具有相似之处。具体问题具体分心才是各国发展的必要选择,由于地域等原因的限制,二者必然也存在着不同之处。
二、不同之处
(一)享有的税收优惠待遇不同
美国的401k计划无论是雇主还是雇员均采取税前缴费的原则,这一税收政策不仅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有利于企业充分的吸收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而且有利于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增加工作热情。另外美国401k采取非歧视原则,不得优惠高薪职员,实现员工普惠制。而中国在缴纳企业年金时记入个人账户中的费用无论企业还是个人缴纳的均需纳税,根据税后列支原则实施。且中国的企业年金体现了国家在政策上对企业年金的鼓励、倾斜和扶持,其中侧对高收入者有利,具有一定的歧视性。
(二)便携性和转移性不同
可携带性和转移性有助于劳动者在市场中不同地域和不同性质工作的流动,便于劳动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生活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从而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便携性和转移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员工和企业都有利。美国的401k对员工更换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有利于促进劳动力跨企业、跨区域流动。它规定在职工更换工作是可以按自己的需求自行处理401k账户中的资金。401k账户中的员工可以将余额转至个人退休账户中,甚至是将余额全部提取出来,也可以转至具有401k计划的新企业的账户中。而在中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地域文化差异等因素导致我国企业年金中的个人账户并不能实现全国联网转移,这就说明一个员工必须终身呆在一个地区或单位才可能获得自己积累已久的企业年金资金,如果一旦转移就会造成大量的成本损失。我国的企业年金携带性较差虽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企业跳槽率,为企业长久的留住人才,但不利于员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自主的选择工作岗位,不利于员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益。
三、总结
本文比较了美国401k计划与中国企业年金计划的相似之处,不同之处以及美国401k计划相对优越之处。美国的401k作为实行了近30年的计划必然有其优越性值得我國去借鉴和学习,我们应该就其经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有选择地采纳其优越之处。与此同时,中国的企业年金计划也实行了近20年,在这20年中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我们在吸收美国优秀经验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发挥我国企业年金的优势之处,在改革创新中推动我国企业年金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秉文.中国版401k路在何方.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8(23).
[2]郑秉文.完善税收政策支持企业年金发展.中国证券报,2010,4(13).
[3]赖周静.美国401k计划的经验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保险职业学院学报(双月刊)2010(2).
[4]辜毅,林义.我国企业年金可携带性问题探索.保险研究 2009(02).
[5]邓大松,刘昌平.中国企业年金制度若干问题研究.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作者简介:王夏婷(1990-),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本科,研究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
(责任编辑:赵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