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政治新闻对政府执政活动的影响

2012-04-29 00:44王旭婷
新闻爱好者 2012年8期
关键词:影响

王旭婷

【摘要】随着中国政治的转型及网络媒介的发展,参与式政治新闻已经成为中国政治新闻的一种新形式、新趋势。本文通过对参与式政治新闻的动因、内涵及影响分析,探讨了参与式政治内容对政府执政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参与式政治新闻;政府执政活动;影响

近些年,参与式政治新闻大量出现在媒介实践中,成为媒介政治内容的一道特殊风景,其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和公众参与的民意张力,对政府的执政活动造成巨大影响,并因此重塑着中国的政治生态。

参与式政治新闻的动因

参与式政治新闻是中国市场经济、媒介新技术和政府执政理念转型等综合环境下的产物,应该说,几股力量合力,才使政治新闻呈现出新的面貌。实际上,国家发展是一个综合结果,社会经济结构的差距、发展环境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到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1]从参与式政治新闻的动因分析,主要包括四个因素:媒介自身的需要;政府或政治团体的需要;受众的心理需要;媒介技术的客观支持。

中国的新闻媒体,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性质开始转型。从完全充当党和政府的政治宣传工具,到具有独立的市场法人资格,成为在媒介市场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型媒体,其产业功能得到了确认。这种性质的过渡使媒体和受众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媒体从不需要考虑受众需求的政府团体(事业单位)到主动迎合受众需求的法人团体(企业管理),从不需要考虑盈利到主动追求盈利,媒介的角色与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生存与发展,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媒介在其新闻议程的设置里,开始考虑受众的因素,因此,参与式新闻、参与式政治新闻应运而生。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政府改革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政治参与方式和参与行为,如听证制度、基层公民自发参加选举等。这些行为出现的背景是,国家与社会的逐渐分化,当代中国公民参与中“动员性”成分下降,而“自主性”成分上升。[2]90年代初,一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地市甚至省级政府的主要领导走进直播间,与群众通过热线直接交流、获取情况、解决问题。[3]90年代中后期,在江苏、浙江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开始了面对电视的公开选举、监督类节目等。从参与式政治新闻的产生时间和地点考察,它最早产生于市场经济活跃的深圳和广州,继而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争相效仿,应该说,很大程度上源于市场经济对当地媒体的渗透与影响。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促使经济发达地区的媒体较早地意识到竞争和压力,他们不再满足于做政府新闻的“传声筒”,而是开始考虑受众的需求,一些得风气之先的媒体,较早地开始了参与式政治新闻的尝试。

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国家政治民主进程的推进,“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执政能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新的执政理念相继提出,为了配合这种理念的实施与落实,社会各领域都适时进行了调整。在大众传播领域,党在新时期对媒介政策也做出了一些新的规定和要求,如强调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改进和加强国内突发事件报道、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等。从党和政府工作的新需要出发,政治新闻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政治报道不再总是高高在上地发号施令,而是强调“和谐”与“民生”。

20世纪末以来,互动新媒介技术的广泛普及,颠覆了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模式,使媒介、受众、政府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成为一种技术上的可能;而且,新的媒介传播技术也改变着受众的心理与角色,使受众从对信息的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使政治传播的主体从政治精英到社会大众。来自民间的政治传播内容,借由新的媒介传播技术进入“公共政治”空间。大众传播时代权利主流话语体系正在遭受到民间立场话语体系的前所未有的革命性颠覆、分化与消解。[4]随着信息运动速度的加快,政治文化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偏离选民代表政治,走向全民卷入中央决策的政治。[5]借助于互动新媒介的“平权化”特征,“草根”阶层开始走上政治舞台,表达他们的政治“心声”。

参与式政治新闻的内涵

如何界定政治新闻的内涵和范畴呢?中国最早研究政治传播的学者邵培仁这样定义:“政治新闻就是政治传播者通过一定的媒介就新近发生的政治事实向公众进行的报道和述评。”[6]14从这个定义上看,并没有对政治新闻的传播主体做出界定。然而在传统新闻实践中,政治新闻往往被认为就是政府新闻,即政府发布的新闻,因为政府是政治的主体,尤其是在中国。“政府,是对现代社会中行使公共权力,进行政治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国家组织机构及其人员的统称。”[7]“政府传播是指政府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信息传播,或政府面向大众进行的传播。”[8]也有专家认为,政治传播就是“在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系内,统治者作为信息的中枢,利用信息输出、传递、扩散、存储及输入、反馈等方式,完成社会控制、监督、整合和存续,以保持政治稳定、延续的手段和活动”[9]。由此可见,在传统的政治传播中,政治传播和政府传播并没有明显的分界。

但是,“现代政治学认为,现代社会的政治主体不仅包括国家、政府、政党、政治家、官僚,而且还包括非政府的团体和公民个人、非统治阶级的被统治阶级、非执政党的在野党,不仅包括国内政治主体,还包括国家主权延伸的国际组织”[6]31。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人民的委托,虽然在政治实践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它的活动并不是政治生活的全部。政府的对应范畴是公民或公民社团,公民或公民社团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他们的政治参与活动也是政治生活的一部分。

因此,要想准确恰当地定义政治新闻,必须对“政治”和“新闻”这两个关键词进行重新厘定。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认为,政治的基本内容包括: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10]6-8中国新闻界普遍认可的新闻定义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由此我们可以试着给政治新闻下定义:政治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涉及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问题的具有公共社会关系的事实的报道。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10]166从政治参与的主体看,参与式政治新闻主要强调的是普通大众的政治参与,而不是政府管理行为。因此,参与式政治新闻,从本质上看,既是政治的一部分,又是新闻的一部分,是大众的政治参与活动在新闻传播中的具体表现。参与式政治新闻与一般的政府新闻不同,它突破了传统政治新闻自上而下的传播模式,取而代之的是自下而上或平行参与的政治传播模式,使受众的政治参与活动通过媒体及时地传播出来,从而影响政府的决策行为或思想。

参与式政治新闻通常表现为公民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和行为,是公民的政治权利活动在媒介中的体现。“公民与臣民不一样,在政治输入过程中,他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这个过程是做出政治决策的过程。”[11]在这种媒介政治参与活动中,公民的参与行为往往是主动的、为自己的权利而进行的政治行为,它常常通过公民的意见和行为表达出来,进而影响政府的决策行为和过程。

参与式政治新闻的影响

参与式政治新闻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对政府执政活动进行渗透和影响:1.媒介的舆论影响力;2.公民参与的政治影响力。这两种影响力交织在一起,共同改变着政府的执政环境,使政府执政向着合理、公正、透明、高效的方向发展。

首先,关于舆论,李广智等在《舆论学通论》中指出:“舆论是社会公众对涉及个人利益事件的意见的自由表达和传播而形成的共同意见趋向。”[12]从舆论的定义看,舆论的主体是“社会公众”,客体是“涉及个人利益事件”。公共舆论对政府执政活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公共事件中形成的意见表达来进行公共监督和民意审议的。其次,作为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途径,政治参与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政治参与是公民以其政治权利和资格,通过影响政治权利及其作用,最终实现其利益的重要方式。[10]179在理论上,只有当公众与政府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价值契合时,统治的合法性才能得到认同。[13]43在进行统治和管理的过程中,政府总要或多或少地顾及人们对自己的评价,并竭力维护自身合法性赖以存在的基础。[13]45

世界各国政府职能的理论和实践表明,政府职能的合理性就是指政府权力行使是否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是否得到公众的认可。[14]一旦政府执政活动不符合公众的利益和要求,公众必将通过各种政治参与方式影响政府的政治统治或管理。另外,政府的执政活动也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来赢得支持与认可。

参与式政治新闻对政府执政活动的影响,通常包括几个层次:1.对政府执政行为的影响;2.对政府执政过程的影响;3.对政府执政理念的影响。这几个层次是一个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的过程,也是渐进式、累积式的增量影响。

政府执政过程,是指政府执政行为、方式、结果等一系列行为活动的统称,是政府为实现执政目的而进行的施政行为过程。政府作为国家的代理,人民的委托,只能在法律和公众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主权,不可以超越其权力范围而任意施政。有专家认为,政府执政过程包括“意见表达——意见综合——决策——施政”四大基本环节和“监督——信息反馈”两大辅助环节。[13]14由此可见,政府决策形成的前提是必须有足够的意见表达和意见综合,这些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意见综合,是政府正确决策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参与式政治新闻正是通过公众的意见表达和意见综合,从而影响政府的决策过程的。

当然,政府的决策必然涉及政府官员的形象问题,因为政府官员是政府行为的直接发出者。政府官员,是指行使国家权力、履行国家义务、在各级政府机关从事政治和公共事务的工作人员。[13]159官员的形象是通过其言谈举止、施政措施等具体体现的,如果官员的形象不符合公众的利益要求,那么公众就会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不满与愤懑,进而影响其行为,直到符合他们的要求。参与式政治新闻正是通过媒介的舆论压力和公众的意见反馈,促使政府官员改正或矫正自己的形象,符合其代行国家权力的角色定位。国家作为主权的拥有者,最终体现在人民拥有主权,政府受国家委托也就是受人民委托,因此政府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在人民确立的法律框架内依法执政。[13]20

更重要的是,参与式政治新闻在影响政府执政活动的同时,也影响着政府的执政理念与思想。理念与思想的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通过行为来展示,通过措施来呈现,属于潜在的、深层的意识问题。长期的、持续的行为必将沉淀为一种新的思想与文化,改变着中国的传媒与政治生态,这也是参与式政治新闻可能达到的最理想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聚成.信息力——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M].人民出版社,2006:95.

[2]汪凯.媒体、民意与公共政策[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69.

[3]陆小华.新媒体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01.

[4]仲志远.网络新闻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1.

[5]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235.

[6]周鸿铎.政治传播学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7]高波.政府传播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4.

[8]程曼丽.政府传播机理初探[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2).

[9]陈谦.传播、政治传播与中国古代政治传播制度体系[J].广西大学学报,2006(1).

[10]王浦劬,等.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阿尔蒙德.公民文化[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199.

[12]李广智,等.舆论学通论[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26.

[13]朱光磊.现代政府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4]刘伯高.政府公共舆论管理[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31.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新闻学博士生)

编校:董方晓

猜你喜欢
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不同上蔟蔟具对茧丝质影响
影响大师
I Have the Right to Be a Child
Say 'No'Because It's Your Life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