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莹 陈一波 李坤
[摘要] 随着PCT(专利合作协定)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申请人在对外专利申请时会采取PCT途径。本文以PCT申请数量为各国在国外市场专利布局的衡量指标来计算国外专利布局对本国出口的影响程度。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分析中国与其他6个OECD国家的外对专利申请与出口的关系。结果显示:对外专利申请对本国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存在个体影响。
[关键词] 出口额;专利合作条约;面板数据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8. 025
[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2)08- 0036- 03
1引言
专利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创新活动的重要指标,也代表了该地区的科技实力。专利战略已成为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重要手段,尤其对跨国公司而言。我国专利制度运用较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国内发明专利不仅在数量上远低于国外发明专利,在质的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外发明专利主要集中在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出口导向型制成品行业。
对外专利申请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在国外市场布局知识产权战略扩大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对外专利申请可通过PCT途径和非PCT途径。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为专利合作协定,专利合作条约是专利领域的一项国际合作条约。它主要涉及专利申请的提交,检索及审查以及其中包括的技术信息的传播的合作性和合理性的一个条约。PCT并不包含专利的授权,并且不受理外观设计和商标等的保护申请。自采用巴黎公约以来,它被认为是该领域进行国际合作最具有意义的进步标志。PCT是对巴黎条约的补充,它是在巴黎公约下只对巴黎公约成员国开放的一个特殊协议。申请人只需提交一份申请即可向多个国家进行申请。PCT的主要目的在于,简化以前确立的在几个国家申请发明专利保护的方法,使其更为有效和经济,并有益于专利体系的用户和负有对该体系行使管理职权的专利局。PCT制度自1978年开始运作后,受到了国际申请人的普遍欢迎。在20世纪90年代,PCT制度日趋成熟,成为国际申请的主要途径。截至2008年l0月1日,PCT成员国已由2000年1月的105个增至139个。
近年来我国逐渐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在PCT申请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2005年,我国PCT申请量已经超过2 500件,在全球PCT申请量排名中,首次跻身十强;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PCT申请数量不振,增速仅为2.32%,而我国PCT申请量达到6 089件,占全球PCT申请量的3.7%,更超越英国排名世界第六位,同比增幅11.9%;2009年,由于受金融危机持续影响, WIPO估计全球PCT申请量下降4.5%,然而中国PCT申请量在危机中实现了逆势增长,增幅达到30%。中国在PCT申请方面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绝对数量依然落后。据统计在PCT申请中前15大申请人来源国中除了中国和以色列,其他全部为OECD国家。
保护出口产品是企业申请PCT的主要原因,拥有国外专利对出口企业开拓市场,促进贸易起到很大作用。尽管我国是出口大国,但是在出口中产品蕴含的专利却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2009年中国每向美国出口一亿美元的高新技术产品,相应地在美国申请2.3个专利。2008年韩国每向美国出口1亿美元的高新技术产品,相应会在美国申请64件专利;日本每向美国出口1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会在美国申请157件专利,与中国的2.3个形成鲜明对比。
2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
专利作为技术创新的产出被许多学者应用在经济研究中。Soete(1981)运用截面数据模型,表明科技活动(由美国专利授权数衡量)对贸易发展有积极的效应。Laursen(1999),以19个国家的17个制造业部门为研究对象,使用贸易数据和美国专利数据分析了技术变迁对贸易增长的影响,得出1965-1988年8个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技术变迁和出口绩效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并且一个国家积极进入技术活跃领域的能力越强,出口的增长率越高。
2.2 国内研究
随着知识产权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凸显,我国学者也对专利有了更多的关注。李平,孙灵燕(2007)构建国外专利申请的技术溢出模型,对国外专利申请包含的研发存量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对国外专利申请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外专利申请对中国技术进步具有促进作用,但对东、中、西部技术进步的贡献度存在差异。姚立民(2007)研究了技术创新如何影响出口绩效,结果发现在技术和出口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作用。杨波(2008)运用面板数据调查了不同国家的R&D投入与出口之间的不同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的R&D投入对出口的影响作用要较小。余道先和刘海云(2008)将在中国的专利分为国内专利和国外专利,结论表明国外专利对出口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国内专利。张经强(2010)构建了国外专利申请溢出的传导模型,运用计量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国外专利申请溢出对我国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外专利申请在中国各区域都产生了技术溢出,这种溢出促进了地区技术进步,但由于国外专利申请溢出在各区域之间的传导存在差异,则对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以往的研究中多数通过研究研发或者创新与出口之间的关系发现他们之间的正相关作用。但是很少有人研究PCT和出口之间的关系,PCT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逐渐成为跨国公司申请国外专利的主要途径,因此有必要研究企业对PCT申请的运用及PCT申请与出口的关系。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PCT和出口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PCT申请的重要作用。
3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1 模型描述
本文运用各国的PCT申请数作为其将本国技术应用到国外市场的衡量标准,并计算这种国外专利布局战略对出口的影响。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分析2000-2007年的PCT申请量对2002-2009年出口的影响。选取中、美、日、韩、英、德、意7个国家为分析对象,由于专利申请到生效的滞后期,以滞后两年的PCT申请为因变量,以各国出口额为因变量,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计算对外专利申请对出口的影响程度。
面板数据分析方法是最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统计方法,面板数据可以克服时间序列分析受多重共线性的困扰,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多的变化、更少共线性、更多的自由度和更高的估计效率。面板数据模型是结合时间序列和横截面两者的数据进行分析。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提供经济的一个更加丰富的信息来源。它指的是在时间序列上取多个截面,在这些截面上同时选取样本观测值所构成的样本数据。面板数据对国际经济问题的研究是很成功的。例如,在研究专利申请对出口的影响时,单纯的时间序列,即选择单个国家在不同时间点上的观测值,只能计算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专利对出口的影响,而不能计算多个个体不同的影响程度,不能得出国家之间的差异对出口的影响,不能进行比较,而单纯的截面数据又不能反映专利对出口的长期影响。因此,采用面板数据选取多个时间内不同国家的对外专利申请和出口额为变量,可以比较不同经济实力的国家在长期内,受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对外专利申请对其出口的作用。
横截面的异方差与序列的自相关性是运用面板数据时可能遇到的最为常见的问题。由于这两种现象都突破了古典回归模型的假定,这时候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将是不适合的。
面板数据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yit= αi+xi tβi + μit(i = 1,…,n;t = 1,…,T)
式中,xit为1×K 向量,βi为K×1 向量;K为解释变量的数目。该模型可分为3种类型。
不变系数模型,在该模型中截距和系数都是不变的。
yi=α+xi β+μi (i=1,2, …,N) (1)
变截距模型,在该模型中存在个体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可以通过截距的不同体现出来,系数不变。
yi=αi+xi β+μi( i=1,2,…,N )(2)
变系数模型,在该模型中系数和截距都是变化的。
yi=αi+xi βi+μi(i=1,2,…,N) (3)
在如何选择模型类型时先建立两个假设:第一个假设在模型中截距和系数都是不变的;第二个假设为在模型中截距是变化的而系数是不变的。由于本文研究的几个主要国家经济实力以及经济结构均有较大差别,存在个体差异,在经过对3个模型的估计之后,根据残差平方和通过F检验我们拒绝了假设一和假设二,即模型中的系数和截距都是变化的,选择第三个模型变系数模型。因此模型满足以下条件:
αi≠αj,βi≠βj,?坌i≠j(i=1,…,n;t=1,…,T)
3.2 数据分析
本文数据来源于OECD(经济合作组织)统计网站,和中国统计局统计年鉴,以及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Statistics on Patent中PCT Yearly Review。其中出口数据选取的是2002-2009年美国、英国、中国、德国、日本、韩国和意大利7个国家每年的出口额,以美元计算,并以2005年的价格指数为基准,因此出口额是消除了价格影响因素以后的美元值。对外专利申请选取的是以上各国2000-2007年相对出口额滞后两年的PCT申请数据,单位为件。具体数据请见表1和表2。计算时对原始数据取自然对数。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Export是各国年出口额,各国出口额及价格指数数据来源于OECD网站,其中中国出口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解释变量Patent,为各国PCT申请数,数据来源于WIPO网站的PCT Yearly Review。因此本文的初始模型为:
ln EXPORTit=β0 +β1ln PATENT it + μit(i =1 ~ 7 国家和地区;t =1 ~ 8 年)。相关数据如下:
4计量结果
通过Eviews计量软件我们对变系数模型进行了估计,结果如下:
因此得出以下等式:
Log(export)USA=6.865 8-8.06+0.96log(patent);
Log(export)UK=6.865 8+29.54-3.29log(patent);
Log(export)JP=6.865 8-0.96+0.28log(patent);
Log(export)KO=6.865 8-2.78+0.47log(patent);
Log(export)CN=6.865 8-1.92+0.53log(patent);
Log(export)GE=6.865 8-12.69+1.56 log(patent);
Log(export)IT=6.865 8-3.12+0.59 log(patent);
5结论
通过以上结果,我们可以发现PCT申请对出口绩效除了英国以外都有促进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程度随着国家的不同而呈现差异。在所研究国家中,PCT与出口绩效之间呈现最显著的正相关作用的是德国和美国,其中德国的系数为1.56,美国的系数为0.96。PCT申请对出口有最大促进效应的是德国。在中国PCT申请对出口也有一定的促进关系,其影响系数为0.56。PCT与出口的关系在应该呈现负相关作用,并且该作用并不显著。所以我们不能确定英国PCT申请同其出口之间的确切关系。
在模型中,中国的截距为正值,这表明在不存在专利的情况下中国依然可以出口,这和中国的出口模式有很大关系。中国的出口大部分为加工贸易,加工贸易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出口结构。但与此同时,这些加工产品处于价值链低端,技术含量较低,包含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仅占出口产品的很小一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仍然是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所以即使没有专利,中国依然可以利用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优势实现出口。相反,美国和德国的截距均为负值,说明在没有专利的情况下他们的出口将会是负值,这更进一步表明了专利对这些国家的重要性。在这些国家出口产品以高技术产品为主,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来技术创新。
结果显示了在不同国家之间PCT与出口的不同关系。可以确定的是PCT申请对出口有促进作用并且可以帮助企业扩展国外市场。
尽管近年来中国的PCT申请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PCT申请数量同中国的出口规模是不相匹配的。对外专利申请还没有最大程度地促进我国出口,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PCT制度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很多企业对PCT申请的理解上存在偏差。政府应积极引导企业,加大R&D投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建立自主品牌以开拓国外市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优化对外专利申请的资助政策,明确资助目的,规范资助范围和资助额度,提高资助效率,鼓励企业进行对外申请,尤其重视对私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资助,有效提高专利收益。
(2)引导企业通过利用PCT制度进行国外专利布局,提高国际技术竞争力。有效利用PCT申请制度保护国外市场。但也要注意避免盲目申请。
(3)制定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对外专利申请政策。规范PCT申请,鼓励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申请。
主要参考文献
[1]K Laursen. 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y on the Dynamics of TradePerformance[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1999,10(3):341-357.
[2]Luc L G Soete.A General Test of the Technological Gap Trade Theory[J]. 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1981,117(4):638-660.
[3]余道先,刘海云.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基于专利授量的实证[J]. 国际贸易问题,2008(3).
[4]杨波. 科技创新对出口促进作用的国际比较研究[J]. 科研管理,2008(1):21-28.
[5]高铁梅.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的实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