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普洱市农村集体经济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的分析,对普洱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及思考,提出了普洱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农村集体经济亦称“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农民按照一定区域或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基本生产资料共有或按股份所有,在生产与交换过程中实行某种程度的合作经营,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所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新课题,是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了解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状况,研讨如何构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框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为此,对普洱市农村集体经济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作了一些思考,就普洱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谈点粗浅的意见和建议。
一、普洱市农村集体经济的现状及特点
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全市国土面积4.5万平方公里,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一个地区。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边境线长486公里,具有“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独特区位优势,有2个对外开放口岸,有5条水陆干线、18条通道通往周边国家,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建设的黄金前沿。全市辖9县1(区),103个乡(镇),999个村民委员会,14200个村民小组,农户51.03万户,农业人口205.18万人,劳动力123.15万个。集体农用土地总面积4252万亩,其中:耕地455.61万亩,园地137.75万亩,林地84.41万亩,草地72.89万亩,水面15.94万亩,其他324.91万亩。2009年全市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为8366.15万元,其中:经营收入为1316.33万元;发包及上交收入为1183.43万元;投资收益为5.14万元;补助收入为1998.64万元;其他收入为3862.61万元。
普洱市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推行,原生产大队的综合厂、村办企业、机耕等设备逐渐变卖,转让解体及剩下少部分企业承包给个人。特别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三提五统”后,集体统一经营层次项目规模逐渐减小,收入来源渠道减少,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实力减弱。目前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有:土地征占费补偿、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投资收益、补助收入及其他收入构成。普洱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1.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上看,发展极不平衡。有集体经营收益的村少,无收益的村多。普洱市2009年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统计表反映,当年没有收益的村645个,占总村数的64.56%;当年有收益的村354个,占总村数的35.44%,其中:在有集体经营收益的354个村中,集体经营收益在10万元以上的村有44个,集体经营收益在5万元以下的村有310个。
2.从村级财力构成来看,财政补助收入是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由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集体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和其他收入构成。
3.从村级集体经济支出构成来看,管理费用大。2009年,全市村级管理费支出1603.2万元,占村级经营收入1316.33 万元的121.8%。
4.从村集体资产管理方式来看,我市属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全市村办企业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2009年发包及上交收入为1183.43万元。
5.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项目的实施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强劲之基。2005年以来,省财政扶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项目的实施,给全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带来了机遇,被停滞、弱化的村集体经济渐渐复苏。2005—2008年扶持项目83个,扶持資金794万元。通过项目实施已有56个取得经营收益,为5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增加收入114.72万元。2009年扶持项目16个, 扶持资金160万元。其中:种植业3个;养殖业2个;其他行业1个;10个项目正在实施中。项目总投资264.74万元。其中:省级扶持资金160万元,村级自筹100.74万元,其他扶持资金4万元,吸纳剩余劳动力1992人。完成项目实施已为4个村增加收入4.5万元。其中:增加3万元以上的村1个, 1万元以下的3个;有2个已实施完成的项目暂无收益。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村集体可供支配的资源匮乏。目前,由于国家政策原因,集体土地、山林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已分给农民,大部分村没有保留起码的基础性资源,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缺乏支撑点。
2.无收益或收益很少的村占的面很大。农村实行双层经营责任制后,村级统一经营项目少,原有的村办企业,如村集体茶场、综合厂、农业机耕设备等大部分已低价变卖或转让,集体经济来源少且实力逐渐减弱。
3.村集体收入不稳定,变数大。农业资源经营性较差,大部分村以发包为主,有利时才有人承包,无利时无人包,导致集体资源性资产效益低下,收入不稳定。
4.负债繁重。在村一级,全市有债务的村占到总村数的60%以上,负债总额3010.27万元,其中:流动负债2141.95万元;长期负债:868.32万元。
5.农民集体意识观念淡薄。在集体经济积累问题上,“分光用光”的思想严重。一些地方把城镇建设、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的补偿费、安置费均一起分到户,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提留尽可能少提或不提。采取各种手段分配集体积累的现象时有发生。
6.村两委任期短、换届快,干部有后顾之忧。集体经济发展缺少长期规划或长期规划得不到连续实施,造成短期行为严重。
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有人干事,有钱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健康有序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立足全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进一步解放思想,敢破难题,理清思路,积极探索符合农村实际的发展路子。
1.提高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对农村基层实际的调研,深深地认识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政治问题。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是加强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增强村级组织的服务功能,推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先进文化,实现农民的根本利益,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2.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为增强农村集体经济提供组织保障。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以人为本,必须着眼于农村党支部班子的加强和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要认真选优配强党支部一班人,注意从文化程度高、经营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
3.找准有利于发挥区域优势、合理利用当地资源的发展路子。普洱市地处山区,地形地貌各异,海拔高低不一,村村之间条件千差万别。发展村集体经济必须立足当地实际,找准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资源的发展路子,进而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总结全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得较好村的做法,并积极参考外地先进经验,普洱市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以下几种模式可供借鉴:一是土地经营型,走以地生财的路子。如宁洱县勐先乡宣德村扩建集贸市场项目,用8万元扶持资金,建盖砖木结构房屋8间,房屋当年出租,村委会的年收入为1.1万元,效益期长达30年;二是资本运营型,走盘活集体资产增收的路子。对村集体闲置的房产和废弃的学校等设施和村集体货币资产,采取公开拍卖、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盘活,建立资产有偿使用制度,使村集体存量资产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增加村集体收入;三是资源开发型,走靠资源开发增收的路子。如景谷县永平镇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池塘养鱼等项目,统一由村集体进行经营,勐嘎村当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6.7万元、迁云村当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6.9万元、费竜村当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4.5万元;四是项目兴业型,走企业强村的路子。如宁洱县的窝拖村通过建成茶叶加工厂,产品由初加工变为深加工,村委会当年增加收入1万元;五是有偿服务型,走依靠服务创收的路子。围绕村域农业产业化经营,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有偿社会化服务,创办多种形式的村级经营性服务实体,为农户及时提供生产资料、农业机械、病虫害防治、技术质询等服务,或开展联结龙头企业和农户的中介服务,或兴办农产品等专业批发市场,开展购销服务,适当收取服务费用,增加村集体收入。
4.加强经济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增强集体经济强化监督机制。要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节约各项经费支出,减轻集体经济负担,实现集体经济的资产积累。一是内部管理制度要再落实。如财务收支的预决算制度、支出审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財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必须要落到实处,坚决避免走过场、走形式,要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提高资金利用的透明度,防止集体资产、资金、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流失和浪费。二是非生产性开支要再压缩。严格按照上级规定,控制报刊费、电话费、招待费等费用的支出总量,严格控制管理费用支出。三是村务公开要再透明。目前,全市村务公开率已经达到100%,但村务公开的质量还不高,仍然存在不公开、假公开和半公开的现象。所以,要加大公开的真实性,增强公开的透明度,特别是在重大投资决策和建设项目上,必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提高村务公开的透明度。四是资产清查要再继续。坚决清理集体资产,包括资金、房产、资源等,采取变卖、租赁、抵账等手段,化解村级不良债务。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手段,对垫付的农业税和特产税尾欠要严格按照税法规定进行,增加集体经济,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对村提留和统筹尾欠根据数额大小和农民承受能力,制定还款计划,采取说服教育和法律的手段进行资产清收,达到壮大集体经济的目的。
5.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实践证明,财政政策对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拉动作用。从调查了解到,普洱市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不论是集镇郊区,还是山区农村,都需要政府在经济政策上给予极大的支持,尤其是山区村集体经济基础较差,举步维艰,更应加大扶持力度,行政拉力和经济政策双管齐下,使之启动。如澜沧县东回乡回竜村种草养畜项目,2005年用项目资金(7000—10000元/户)扶持5户农户从事肉牛养殖,种植皇竹饲料草15亩,户均3亩,建氨化池户均1个,购买了良种种牛进行养殖。到2007年12月止,5户示范户累计出售肉牛20头,销售收入5万余元,扣除养殖成本后,累计产生经济效益3万元,户均6000元,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得投资收益5000元(村委会按投资数量每年收取5%的投资收益)。西盟县中课乡中课村“阿瓦辣”种植示范项目,用项目资金采取补助建盖烤房、种子、育苗、肥料、农膜等方法,扶持农户种植“阿瓦辣”。聘请农业技术员培训了辣椒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人数达1528人次,辐射带动9个村民小组583户农户,受益人达2861人,当年村委会获取收益9000元。
参考文献
[1] 陈景飞.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考[N].丽水日报, 2008-04-20.
[2] 丰凤.土地流转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湖南:湖南农业大学, 2010-04-20.
[3] 陈景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政策瞭望,2008-06-20.
[4] 顾晓群,徐寿发.发展周边村集体经济之策.江苏农村经济[J]. 2009-08-15.
[5] 石宝琴.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石.经济师, 2009-06-05.
[6] 李国徽.山东省乳山市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与探索[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12-01.
[7] 郭金平,张建军,王金华,孟昭安.我省村级组织经济支撑状况及对策研究[J].河北日报,2008-04-15.
作者简介:陈蜀萍(1972-),女,汉族,云南普洱茶树良种场财务科长,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责任编辑: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