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绩与官声

2012-04-29 00:44余显斌
领导文萃 2012年8期
关键词:景公齐威王齐景公

余显斌

《史记》和《资治通鉴》,各记叙了有关政绩与官声之间关系的一件有趣的事,内容相似,形式相近,结果却大不相同。

《史记》中记载的是齐景公时的事——

晏子被齐景公派去治理东阿,三年后被召回,受到严厉批评,原因是晏子治理东阿时官声不佳,有负国君期望。面对景公盛怒,晏子没有分辨,而是请求再治东阿。一年后,晏子在官员的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工作者。景公很惊讶,询问取得成绩的方法,晏子回答,道理很简单,第一次治理东阿,由于自己采取了富民政策,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打击恶霸权贵,杜绝行贿受贿,得罪了国君的亲信和权贵,他们纷纷给景公打小报告,进谗言,因而,自己受到批评。当再去时,晏子一改当初做法,竭尽仓库广送贿赂,这样,达官显贵人人欢喜,个个满意,自己当然就得“上考”了。景公听后,十分惭愧,让晏子放手去治理东阿,自己不再过问。至于晏子后来把东阿治理的怎么样,作者没写,笔者也不敢猜度,但如果没有贪官勒索,再没有景公掣肘,以晏子的政治才能,大概是能将东阿治理好的吧。

而《资治通鉴》中所写的,则是齐威王时候的事。

一次,齐威王在考核官员时,对即墨大夫说:“从你到即墨,说你坏话的人就不断,可我派人视察时,那里田地庄家茂盛,百姓富足,地方安定。说你坏话都是由于你不贿赂我身旁的人啊。”重重地奖赏了他。而对阿大夫说:“你在阿当官,每天都有人赞美你,可视察你那儿时,田地荒芜,百姓贫困,你啥都不干,专知行贿讨好我身边的人,替你延誉。”于是,处死了这位官员。

在记叙中,作者都没有发表自己的见解,然而,从对比中,我们仍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官员的政绩、公正廉明的程度与官声未必成正比,更有甚者,竟成反比。因为一般勤于政事、清正廉明的官员大都比较忙,一心扑在工作上,眼睛盯在百姓生活上,没工夫走上层路线;即使有闲工夫,也没那个闲情,更没那个闲钱。而贪官则相反,要时间有时间,要精力有精力,要钱有钱。两厢一比较,贪官当然要得到上司的赏识了。

其次,作为上级领导,在考察下级时,也不要一味地听身边的人褒贬。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人推荐人才,也本着为国求才的目的;但也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荐才不是为国,而是为己求“财”;谁行贿多,谁就有才;反之,则无才;有的甚至属于打击对象。时下,这种现象还少吗?提拔官员如此,包建工程如此,就连招聘人才也是如此。

再次,上层领导要知道下层政绩如何,不能光看材料,听汇报,不能光听身边人说,而应查一查,看一看。否则,就会偏听,就会让一些心术不正的人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就会形成贪官得意、清官受排挤的局面。

什么时候,官声与政绩成正比了,什么时候贪官也就少了。

(摘自《杂文报》)

猜你喜欢
景公齐威王齐景公
晏子劝戒
田忌赛马
被嫌弃的齐景公
田婴巧荐王后
田婴巧荐王后
晏子施妙法救了齐景公
忠直不迂
——晏婴(二)
Yan Zi Persuades Qi Jinggong Wisely晏子巧劝齐景公
嗜好可以当药
晏子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