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奇景

2012-04-29 00:44卢勇
百科知识 2012年8期
关键词:甘肃土壤

卢勇

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有一种独特的传统抗旱耕作形式:人们在地表铺盖一层厚度为6~15厘米的粗砂砾或卵石夹粗砂,进而形成一种特殊的田地,它就是砂田,也叫“铺砂地”,或“石子田”,因其起源和主要分布于甘肃兰州及其周边地区,故也被称为兰州砂田、甘肃砂田。

砂田是当地群众在长期适应干旱少雨及盐碱不毛之地的耕作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独特抗旱耕作形式。闻名遐迩的兰州白兰瓜、黄河蜜、大板黑瓜籽就出自砂田。

起源——模仿鼠洞出奇迹

关于砂田的起始时间无确凿所依。有学者考证后认为,“明代中叶在甘肃的陇中和青海等地发现了举世际齐的砂田”,“砂田历史局限于二三百年前的清朝是估计不足的……甘肃的砂田是应当起始明代中叶,距今大约四五百年的历史”,对此学术界存在争议。目前学者们一般认为砂田的起源没这么久远,因为甘肃皋兰、水登、景泰等地民间广泛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要问砂田旧来源,话要说到康熙年。只因当时连年旱,百草无籽人受难,一位老人忽发现,茁苗长在鼠洞前,仔细分析仔细看,老鼠淘沙铺洞前,一人传十十传百,铺压砂田渐开展,代代考察代代试,确实保收好经验。”这段谚语的通俗解释就是:清朝康熙年间,兰州秦王川一带有一位老人在受旱地里的鼠洞旁受到启发而仿效试验,实行铺砂,几经改良,粮食产量增加,为防旱抗灾独创了一条有效途径。

记载甘肃砂田早而详细的《兰州古今注》(1943年)中也说。“为人民无穷之利者兰州之砂地也”,但“虽不知始于何人使得其名万户尸祝,夫何隗焉……但历史当非久远”。《洮沙县志》(1930年)中说:自清咸丰年以来,农人渐以科学方法铺大砂、小石于地面,“砂田其始源尚无典籍可考,据乡农流传,系于逊康熙年问,或有谓肇始于嘉庆年间者”。

另外,在砂田最为典型的秦王川一带,民间也广泛流传着“此地原来是荒滩,祖先明末才种田”的歌谣。因为当地人都是明末清初从陕西等地迁来的,明末之前,当地属荒滩戈壁。从当地砂田的面积、厚度来看,秦王川面积最大、砂层最厚,最厚处达到45厘米,结合秦王川地质结构来看,土地表层一般土层40~100厘米,之下为沙砾,这与“老鼠淘沙铺洞前”的传说也相吻合。

综合各种因素看,目前学术界倾向认为:甘肃砂田起源于清康熙年间前后,受鼠洞启发而创设,距今约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功效——抗旱保墒显神威

甘肃兰州地区年降水量少,干旱是当地农业生产所要面临的主要威胁。据甘肃省皋兰县近百年记载,共发生大旱34次,小旱52次,素有十年九旱之称,人称“山上和尚头,山下干枯沟,沟壑光溜溜,人畜饮水愁”。兰州地区虽偶有降雨,但雨水季节分布不均,冬春干旱,秋季暴雨多,年蒸发量大,作物产量与降水量特别是与4~9月份的降水量的多少关系密切。是故。当地植被稀疏,多数地方耕作粗放,水土流失严重。

如前所言,砂田通过在土壤表面铺压砂石,对土壤进行覆盖后再耕种。这种措施恰恰克服了干旱、半干旱丘陵地区的地理、气候、土壤诸多复杂的自然劣势,大大提高了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和土壤地力,为作物稳产高产创造了环境条件。其作用不仅能够蓄水保墒,突出的功能还表现在增温保温、保土保肥、改良土壤耕层结构、抗风压碱等方面。

据测定,新砂田一般比对照土田温度高2~3℃,土壤冻结期比土田推迟20天左右,解冻期提前15天左右。这对喜温的瓜果等作物来说,不仅能丰产,还能促使作物提前成熟,改善其品质。

而且砂田能够充分地接纳雨水,增强了土壤的渗透力和淋溶作用,使盐分下移造成脱盐、洗盐,另一方面由于砂砾层切断了土壤的毛细管,使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因而土壤下层的水分不能上移,盐分因之不能随之上移。这样就有效控制了土壤盐渍化。据测定,砂田脱盐率为50.5%-81.2%,以表层脱盐率最为明显,向下逐渐减小。以前“苦甲天下”的甘肃会宁县利用砂田的这一特性成功培育了郭城砂田籽瓜、关川砂田西瓜等地方特色优势产品。

还由于砂砾层的保护,病虫不易侵入,因而砂田能减少病虫、杂草危害,避免或减少因病虫害引起的减产。

特产——石头缝里结仙果

砂田由于具有湿度大、温度高及盐碱性低等优良特性,使得在其上栽培的植物产生了较大的根系和较大的光合器官,光合作用进行强度较高,时间较长,因此增加了有机物的制造量,植物生长与发育速度得到促进,尤其适合瓜果的生长。

压砂西瓜就是当地人充分利用砂田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一种特色种瓜模式,被当地百姓称为“石头缝里长出的西瓜”,在世界上也可以说是独创。压砂西瓜完全是旱作条件下的栽培产物,个大皮厚、便于运输、果肉鲜红、果汁丰富、甘甜爽口,糖分含量高达13.8%,并且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特别是含有人体保健所需的硒和锌等微量元素,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衰老和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

砂田甜瓜中以“黄河蜜”为最,其瓜圆形,个不大,但皮色黄亮似金,瓜瓤碧翠如玉,色泽极为诱人,尤以甘肃民勤县所产最为出名。当地百姓将甜瓜种植于砂田之中,由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环境无污染,地理环境的差异造就了“黄河蜜”的优良品质:瓜味甘甜,蜜汁沾唇,香气扑鼻,且有轻淡香醇的酒味,且以其大小均匀、外形美观、易储耐运而畅销全国。

未来——大有可为应保护

我国砂田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的部分区域,山西的晋中等半干旱地区也有分布。其中甘肃砂田主要分布于中部干旱的兰州市及白银市的大部分县区及河西走廊的部分县区。

其实,不仅中国有砂田。据说,受甘肃砂田的影响,在世界上其他降水稀少的地方也有砂田,如法国南部的蒙彼利埃,美国的德克萨斯州、蒙大拿州和西部的科罗拉多州,瑞士以及南非的部分地区等。

尽管学术界对砂田的作用仍有争论,比如有学者就认为,铺设砂田将导致无序采挖砂石,会加剧土壤、植被受破坏程度并致使生态环境恶化,应限制发展。

但在我国人口日益增多、工农业以及生活用水压力不断增大、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加剧的今天,北方地区沙尘暴肆虐,水源潜力已近枯竭的情况下,砂田的可持续性远较地膜覆盖为大,这种古老而又神奇的耕作形式在西北的干旱区农业中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

【责任编辑】赵菲

猜你喜欢
甘肃土壤
土壤
灵感的土壤
行走甘肃
甘肃卷
我叫甘肃,花开时节待君来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甘肃卷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大美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