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体育中考考核办法的探讨

2012-04-29 01:28:17杨勇
体育教学 2012年8期
关键词:考核办法平时成绩总分

杨勇

一、苏州市现阶段体育中考考核办法

我市体育中考考核采用等级分。体育满分为40分,包括体育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二个部分。体育考试成绩为30分,测试项目为三项,以等级评定成绩,然后将等级折换成分数计入总分,等级有A、B、C、D、E、F六等,等级分折算方法为:A=10分,B=9分,C=8分,D=7分,E=6分,F=5分。平时成绩为10分,初一、初二各占5分(如表1、表2)。

二、苏州市体育中考考核方法与我省其他城市对比分析

从表3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就从测试项目的设置及所占分值来看,我市的中考考核办法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必测类项目与选测类项目在项目设置上比较传统、单一

我市就必测类项目(50米或跳绳)已经连续五年没有更换过了,而选测类项目的选择范围也很狭小。这样的考核办法就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初中毕业生的体质状况及运动技能的水平。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达标为优秀和良好的两类学生选择的中考项目与体质达标的项目有一定的联系。而及格与不及格两类学生在选择上,基本上与达标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了。结合我区兄弟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后两类学生根本不可能选择体质达标类项目如50米、立定跳远、实心球等,原因在于身体素质太差,基本没有什么可能通过短时间的努力会取得好成绩或者说是满分的可能。因此,这两类学生就选择了一些上下肢力量及技术性含量均不高的项目(如篮球运球),通过短时间强度较大的专项训练,最终能够顺利通过体育中考。结合以上情况我们可以综合分析:(1)我市目前这种考核办法不能够很好体现,中学生在技能项目学习上所掌握的情况。(2)项目设置上的局限性,不能客观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及全面评价学生体质的发展状况,甚至会造成考试考什么项目,教师就会教什么项目,学生练什么项目(表4)。

2.初中阶段所学的武术、技巧及健美操等运动技能项目没有能够很好的融入中考

对比分析来看,我市在运动技能类选测项目上只有男生的篮球及女生的排球考试,而初中阶段学生所学的武术、技巧及健美操等运动技能项目,没有能够在体育中考自选项目中出现,这样的项目设置,既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也容易导致体育教学简单化。初一、初二体育课易形成“放羊课”,到了初三就出现集中练习体育中考项目的现象。而常州市、南通市在技能考核项目设置上就比较广泛,构建了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项目设置。这样不仅能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且能够很好反应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运动能力,大大增强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三、优化体育中考考核方法

1.加大体育中考总分分值,强化平时成绩的考核力度

加大体育中考总分的分值,意味着体育教学价值指向发生了变化,体育教学学科的地位得到重视。一方面:体育中考总分的提高,能够转变学生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让学生意识到体育对强身健体的作用。另一方面:总分提高了,家长及社会对孩子的健康认识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初步形成了家、校、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良好氛围。

强化平时成绩的考核,重视对学生平时体育学习行为和表现的评价,促进体育教学常态化发展,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很多地区的体育中考平时考核成绩均流于形式,没有能够真正起到它应起的作用。为了提高平时成绩考核的透明度,学校可以采用表格形式,对学生在初中三年的“平时成绩”分别进行公示,且划分一定的得分比例,算出最后的总成绩。例如,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初三年级的“平时成绩”,可分别占体育中考“平时成绩”的30%、30%、40%。另外,学校还应将学生在体育大课间的表现、体育课堂的表现、体育课考试的成绩、体育活动等情况,分别以分数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利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公示,使人一目了然,提高了平时考核的可信度及说服力。

2.重视学生个体差异,丰富技能类自选考核项目

体育中考项目的设置如果能够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加大技能类自主选项考核项目的类别,这样的考核办法更具有全面性和过程性,既强化了过程性学习的作用,又开阔终结性考试的广度,避免了学生只抓考试项目,忽视其他项目的功力做法。建构了满足学生个体化发展需求的评价体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符合自己发展情况或兴趣爱好的运动技能类项目进行考试,鼓励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解决了学生运动能力、运动体能差异性的问题。丰富的技能类考核项目如: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武术、支撑跳跃、男直腿后滚翻、女肩肘倒立、五步拳、技巧组合动作等等,既照顾到了学生的个体特征,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的项目设置,符合新时代的需求,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3.细化必测类与选测类各个等级相对应的分值及提高A等级相对应的考核标准

对于分数的细化可以采用A、B、C、D、E、F六等,等级分折算法为:A=10分,B=9分,C=8分,D=7分,E=6分,F=5分。细化考核项目各个等级相对应的分数以及提高A等级相对应考核标准,可以杜绝一些项目只要参与考核,多数学生就能够得到8分以上成绩(总分10分),从人本的维度上来看是可取的,但是分值过高或者A等级标准难度不高,对于那些认真锻炼、运动能力较好的学生来说就不是很公平,也不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学生之间体育中考总分区分度不明显,实际上也消减了体育中考考试的地位。

4.体育中考可以设置“加分”或者“免考“制度

对于加分奖励的设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在区(市)级以上各类运动比赛,获得单项前三名或集体项目前三者,可以一次性加2分;(2)初中阶段体质达标连续三年均为优秀的学生,可以一次性加2分;(3)在体育中考考试指定项目测试中,单项成绩超出该项满分标准,达到加分标准成绩时,可以在该项目中加1分。此类加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度,更能加大学生自觉锻炼的积极性,更好地提高个人的身体素质。

对于免考制度的设置,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1)每个学校可以采取学生自荐及教师推荐的形式上报符合体育免考制度人员的名单,这些名单必须公示在学校橱窗,接受初三全体师生的投票选举,最终以学校总人数的5%比例产生最终的免考人选。这样选出来的学生最具说服力和代表性,能够很好调动全年级学生参与各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2)免考的学生需要在全校各项体育活动中起到带头作用,并帮助和指导体质薄弱的同学积极锻炼,从而更好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3)免考的考生除了体育能力特别好以外,在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方面也必须得到同学们及老师们的一致认可。

我们在完善体育中考考核制度的同时不能将体育中考作为追求学生健康的主要途径,因为提高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仅仅靠把体育纳入中考可能是难以解决根本问题的。在完善体育中考考核办法的同时,我们要重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课程教学的常态过程。引导青少年加强体育锻炼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程,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传授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方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兵.体育中考——南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着力点[J].中国学校体育,2011.7.

[2]刘海元.我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实施现状分析[J].体育学刊,2008.9.

猜你喜欢
考核办法平时成绩总分
高校体育专业术科课程平时成绩评定方法的探究
让平时成绩回归本真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中等数学(2018年8期)2018-12-01 00:48:55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
青海政报(2017年17期)2018-01-31 02:25:52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菜篮子”市(州)长负责制考核办法的通知
青海政报(2017年13期)2017-11-24 05:07:2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
青海政报(2017年24期)2017-04-18 09:18:12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平时成绩评定与构成——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
新闻传播(2016年13期)2016-07-19 10:12:0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的通知
一年级语文上册总复习(一)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