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咋就成了孩子的“仇人”

2012-04-29 00:44洪巧俊
中华家教 2012年8期
关键词:仇人隔代监护

洪巧俊

五一节后上班不久,正是返城客运高峰期,一位老鄉打电话给我,让我想办法帮他买两张回家乡的火车票,他和妻子要立刻赶回老家,如买不到票,能上火车也行。我不解地问他:“你刚回来,怎么又赶回去?”他叹息说:“家门不幸啊!养了一个不孝之子,把我妈打得住了院。”他告诉我,乡村打牌成风,他正上小学的儿子把压岁钱输了,又向奶奶要钱,奶奶不给他,说了他几句,他就动手打了奶奶。

留守孩子打奶奶的事屡见不鲜,听我在乡下的家人说,乡村留守孩子打骂奶奶常有发生。更严重的是奶奶成了一些留守孩子的“仇人”,有的孩子毒打奶奶,甚至杀害奶奶,媒体报道留守孩子杀害奶奶的案件也越来越多。

2012年2月3日《羊城晚报》报道了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永光村发生的一场家庭悲剧。15岁女生王某与奶奶发生口角后,竟然将把她一手带大的奶奶掐死并放火烧屋。包头市一位少女不但打骂奶奶,也因奶奶妨碍她与两个男孩在一起,就把亲生的奶奶杀害了。人们没想到这两个少女会如此残忍。到百度上搜索“杀害奶奶”的关健词,竟然有180多万条,惨案大都是乡村留守孩子造的孽。痛心追问这究竟是为什么?

产生这样的悲剧,无疑是这些孩子的教育发生了严重的问题。乡村留守孩子的教育,在类型上是隔代教养型,方式上是溺爱迁就型,内容上是作业完成和生活照看型,结果上是相互埋怨型。隔代监护和亲友代管的孩子,教育管理都是粗放简单、疏于管教。用我家乡的一句话说就是“隔层萝卜隔层皮”。

母子连心,只有亲身父母,才能及时发现孩子思想和心理上的波动,进行及时沟通和疏导,才能消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而隔代监护和亲友代管,往往与孩子难以沟通,造成他们抑郁自卑、孤僻不合群、自我控制能力差、甚至愤世嫉俗,身心健康扭曲等。

乡村留守孩子群体,是我国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特殊的社会群体。这个特殊群体大都是无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都需要监护。也是他们成长发育过程中的特殊期,更是处于敏感的年龄过渡期,这个时候正在形成自己的个性,且可塑性大,当然,这个时候也属叛逆期。孩子们这个时候最需要父母的关爱与亲人的沟通,但他们往往找不到倾诉的渠道,而对于他们,父母只是一个飘忽的影子,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期盼。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爱,加上情感淡漠,造成他们人格发展不健全。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的孩子觉得受到歧视,9.5%的孩子有过被遗弃的感觉,1%左右的孩子想离家出走或自杀。

事实上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少了关爱,少了亲情,缺乏沟通。这种缺失父母亲情的教育,很容易造成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方向偏离,从而产生性格孤僻、封闭自卑、叛逆成恶等。这也是奶奶成为他们“仇人”的悲剧根源。

所以,唯有让孩子们享受真正的父母之爱,唯有让他们时刻感受到来自父母双亲的呵护,心理上的问题得到及时的沟通疏导,他们才能够真正形成健全的人格,构建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不会做伤天害理的事情,才会成为一个有亲情、有爱心、有理想的人。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家庭才能幸福美满,我们的社会才会真正稳定和谐。

这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一是需要国家政府、社会各届的共同努力。但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留守儿童父母努力至关重要,首先是家有留守儿童的父母应清醒地认识到家中留守的孩子亟需父母的关爱与呵护,如果孩子得不到父母双亲及时的爱,极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二是有条件的父母可以把孩子带在身边,以便与孩子建立密切的亲子关系;三是,如果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要运用各种方式时时关注、呵护自己的孩子,比如:每天通话、定期写信、网络视频,或不定期地把孩子接到身边、经常回家看孩子,等等;四是与照看孩子的家人建立密切联系并及时沟通养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当然让远离家乡打拼的父母做到以上这些事情,不知要付出多少精力和辛苦,但不管怎样的付出,如能使留守孩子健康地成长,相信留守父母们定会高兴和快乐地去做。

责编:王敬川

猜你喜欢
仇人隔代监护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隔代亲”与文化传承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祖辈学堂:幼儿园隔代开展家庭教育的实践建构
武功秘籍
你把孩子的教育失败归咎于“隔代教育”,爷爷奶奶不背这个锅!
报仇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
报仇
感恩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