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本质特征 用好基本不等式

2012-04-29 19:35:58林清龙
教育教学论坛 2012年9期
关键词:基本不等式特征教学

林清龙

摘要:本题要研究的是ab的取值范围,可以理解其为研究对象为“积的形式”,而已知条件中含有的不仅有ab,也有a+b,即既有“积的形式”,也有“和的形式”。

关键词:基本不等式;教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39-02

在均值不等式a+b≥2■(a、b∈R+)的应用中,大多强调“一正二定三相等”,这指的是在用均值不等式时该注意的一些要求,本文就不进行过多研究。事实上,问题在于不知何时该用均值不等式解题,因此,笔者认为在学习均值不等式的时候应强调其本质特征:①a+b是两数“和的形式”;②是两数“积的形式”;③均值不等式给出的是两个数“和的形式”与“积的形式”存在着某一不等关系,即a+b≥2■(a、b∈R+);④不等式两边是同次的。只有抓住其本质特征,才能在解题的过程中考虑到应用均值不等式。下面用几个实际例题的分析和解答,来谈谈均值不等式及其变式的应用。

一、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例1:已知a+b≥2■(a、b∈R+)。求ab的值范围。分析;本题要研究的是ab的取值范围,可以理解其为研究对象为“积的形式”,而已知条件中含有的不仅有ab,也有a+b,即既有“积的形式”,也有“和的形式”。于是,自然可以产生一种思路,即:利用均值不等式将“和的形式”转化为“积的形式”,这样,原先的等式就转变为只含“积的形式”的不等式了。则问题迎刃而解,得到解法如下:

解:∵a,b∈R+ ∴a+b≥2■

∴2=ab+a+b≥ab+■

∴ab+■-2=(■+2)(■-2)≤0

∴■∈[-2,1] ∵a,b∈R+ ∴■∈(0,1]得。

类似地,也可以轻易解决变式:已知a>0,b>0且ab-a-b-1≥0,求a+b的最小值。

例2:求证:log23>2log32。分析:本题选自于湘教版选修4-5第23页例3,书中的证明思路为:证明log33=log827>log916=2log327,引入中间变量,笔者认为这个证法并不利于学生接受。在思考这道题时,较多情况下会应用分析法将问题转化为:lg23>lg2lg4,到了这时发现lg2lg4是无法进一步进行运算的,但是考虑到对数是可以进行加法运算lgaM+logaN=loga(MN),因此,此时可以考虑利用均值不等式将lg2lg4转化成lg2+lg4,则易得证法如下:证明log23>2log32?圳■>■?圳lg23>lg2lg4?圳lg3>■ ∵■<■=■<■=lg3 ∴lg3>■成立.

综上命题得证。类似地,也可以应用分析法轻易地解决变式:已知0<a<1,x2+y=0,求证:loga(ax+ay)≤loga2+■。

例3:设a3+b3=2,求证:a+b≤2。

本题在湘教版教材选修2-2第128页、选修4-5第22页中都是用反证法给予证明,但是笔者认为这道题用反证法来证明的思路并不是那么容易想到的。实际上,大家认真分析题目,该题要证的是a+b≤2,可以设法将已知条件a3+b3=2转化为与a+b有关的结论,则可得证法如下:

证明:令t=a+b,由■≤■得:ab≤■

∴2=a3+b3=(a+b)(a2+b2-ab)=(a+b)((a+b)2-3ab)≥t(t2-■t2)

∴t3≤8?圯t≤2,则命题得证。

二、不等式组■≤■≤■≤■(a,b∈R+)的应用

上述不等式组可以由均值不等式轻易证得,但它们的应用是相当灵活而且常见的。实质上:■=■给出的是“a,b倒数和”的形式,a2+b2给出的是“a,b平方和”的形式,因此,自然在应用该公式时应该产生一个念头,即:a,b的“倒数和”、“积”、“和”、“平方和”之间存在着某一不等关系,解一道题一旦有了想法,就很容易得到解题思路了。

例4:已知a+b=1,a,b≥0,求证:a4+b4≥■。

分析:已知的是a+b,即“a,b和的形式”,要证的结论应与“a,b四次方和”有关的,因此考虑多次运用公式■≤■进行转化。

证明:∵a,b≥0 ∴a2+b2≥2ab

∴2(a2+b2)≥a2+b2+2ab=(a+b)2 ∴a2+b2≥■

∴a4+b4≥■≥■=■

∵a+b=1,∴a4+b4≥■。

例5:已知a,b∈R+,a+b=1,求证:(a+■)2+(b+■)2

≥■。

解决该题时,可容易证到:

左边=a2+■+2+b2+■+2≥2+2+2+2=8。而这样是无法完成解题任务,实质上,该证法的错误在于不等式两边的等号是取不到。实际上,由于已知a+b=1,我们可以考虑将(a+■)2+(b+■)2转化为a+■+b+■=1+■+■的范围,再应用“a,b倒数和”与“a,b的和”存在某一不等关系来解决问题,则得证法如下:

证法一:∵a,b∈R+,∴■+■≥■≥■=4

则由公式a2+b2≥■得:

左边≥■(a+b+■+■)2≥■(1+4)2=■。

当然应用均值不等式来证明该题还有一常见证法如下:

证法二:左=a2+b2+■+■+4≥2ab+■+4

=(2ab+■)+■+4

≥2■+■+4=■

综上:命题得证。很明显,两种证法相比较,证法一的思路来得更自然一些。由此可见,如果深入地研究了均值不等式及其变式的本质特征,则更易在解题的过程中寻找到解题的思路,希望笔者对该问题的理解能够给同学们提供帮助,甚至将该思想应用在选修4-5中对柯西不等式的应用理解也是很有帮助的。

猜你喜欢
基本不等式特征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04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抓住特征巧观察
以问题为主线、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
河南科技(2014年23期)2014-02-27 14:19:15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体育师友(2013年6期)2013-03-11 18: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