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点学科发展建设目标与院校所处发展阶段相互影响,新升本科院校处于生命周期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其重点学科应分为教学重点、特色重点和发展重点;三类重点学科的发展要制定相应的策略,并根据不同阶段需要有侧重地进行建设。
关键词:新升本科;重点学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摇?摇?摇?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24-02
一、新升本科院校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作为新升本科院校前身的专科院校,其职能主要是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很少进行重点学科建设研究,其管理模式、思维习惯和教职工的心态经过长期磨合,多数已经表现出组织成熟期甚至贵族期的特性,少部分院校(系)甚至出现了官僚期特性。
其次,多数教职工认为升格为本科院校只是形式上的变化,没有意识到两种体制和环境的本质差异,思维习惯和行为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从而与新升本科院校的发展要求并不一致,因此需要各级员工调整行为模式。
再次,新升本科院校同时存在专科和本科学生,招生规模比以往扩大。如何顺利地完成本科、专科教学模式转变,向社会提供合格的本科生,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院校评估,得到社会认可等一系列问题,是新升本科院校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最后,新升本科院校大部分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资金来源较单一,而校区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合并升本院校改换了名称,学校特色变得模糊,社会知名度有所下降;在吸引高素质人才和争取国家课题方面短期内缺乏竞争力。
二、重点学科发展规律
重点学科选择和建设要遵循学科发展的科学规律,要经历一个形成、发展、成熟与衰退的过程,在不同发展阶段,都伴随着对学科知识进行枝剪的过程,推陈出新才能使学科在知识转型过程中发展。
学科形成有多种形式,有的源于教学过程中对某一问题产生兴趣而逐渐形成研究团队,有的通过一系列项目的研究而凝练出稳定方向,有的则是因为某学者的研究偏好带动周围教师在特定研究领域不断深入。但此时的学术组织还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其内部结构尚不明晰。
当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形成并经历了一段时间建设而在局部取得突破时(如一定数量的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或研究基地;获得硕士授予权等),学科建设才进入发展阶段。这时真正的重点学科很容易凸显出来,加上前期各个学科建设经验,重点学科建设则步入正轨化管理时期。
随后学科建设进入提高、成熟阶段,这时重点学科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形成了合理的学科结构,并对其他学科建设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表现明显,与学校其他工作融为一体且呈现良性互动状态。这一时期学科发展速度减缓,知识体系日趋成熟,学科呈现前沿性,管理模式已经成熟,重点学科建设步入常规化形态。
三、重点学科选择
新升本科院校的发展存在阶段性目标,而重点学科发展也存在周期性过程,那么重点学科的选择和定位也须与时俱进,以适应院校整体发展阶段的需要。从战略规划来看,应依次选择如下阶段性重点学科建设。
(一)教学重点
新升本科院校首要任务是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院校评估,因此最初重点学科选择应该倾向于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优质高效完成本科教学任务——这一重点称为“教学重点”。这不但能够很快提高新升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而且能够激励专业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发现问题、凝练思路,最终形成可行的学科研究方向,为后续重点学科培育基础。
“教学重点”建设完全是阶段性的,随着各专业顺利升本和教学质量稳定提高,其作用和意义就会下降,对这些重点的偏重程度只是相对的,相关投入应适可而止,哪些学科能够成为优势重点学科尚不清楚,如果过于倚重教学主导的重点学科研究,反而可能扼杀对学院随后发展起长期作用的学科培育。
(二)特色重点
新升本科院校另一重要任务是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得到社会和同行认可,扩大学校的资金来源,为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对此新升本科院校可以把特色学科作为重点学科进行建设——这一重点称为“特色重点”。特色重点不但容易将自己与其他院校区分开,更容易被人们记住,且特色学科具有一定垄断性,在学术成果资金转化方面可以获得稳定收益。
特色重点最好以原有专科时期的特色专业为基础或以院校特有人才为中心,这样更容易建立其真正的特色。对此要注意两个方面问题:一是特色专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院校总体知名度,在提高知名度的同时,最好能够使特色重点学科成果在企业或政府部门得以应用,为学校创造效益,扩大资金来源;二是部分特色学科会由于自身独特性而难以发展成为大规模学科门类,因此不能指望特色重点学科对学校整体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三)发展重点(优势重点)
经过前面阶段的积累和培育,院校拥有了一批有一定基础的学科,这时候筛选“发展重点”成为可能和必须。在选择和确定该类重点学科时,除坚持一般的遴选标准外,要对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进行明确区分,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备选重点学科的内涵进行分析和认定。新升本科院校要防止敝帚自珍,在这些学科上不断地加大投入,而相忽略了目前尚显稚嫩,却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真正特色学科。
发展重点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研究价值,社会需求可能也很旺盛,在建设过程中往往能够起到很好的拉动作用,带动一些相近学科发展,经过一段时间建设有可能成为国家或行业领跑者,能够为院校将来招收硕士、博士打下基础,能够为学院赢得更高知名度和影响力,能够为学校发展创造收益。另外,“发展重点”的认定一定是具有发展前景的学科门类,但能否发展成为“优势重点”学科,还要靠相应的学科建设策略和管理方法来实现。
四、重点学科建设策略
第一,搞好重点学科建设的首要条件是要让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到重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要让大家改变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来适应本科院校特点,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形成良好学科建设氛围。重点学科团队要构建成学习型组织,建立与团队自身相匹配的核心价值观,以价值观为引导,激发团队的责任心和创造力。
第二,在重点学科培育上走两条路:一是内部培育,通过院系教师共同努力,在细分学科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细致系统的分析,逐步找出本院校的竞争优势所在;二是借鉴企业战略联盟形式,与国内国际院校及企业加强学术交流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寻找重点学科培育点。
第三,初始学科建设以“教学重点”为主,并启动“特色重点”,考虑到初期引进高级人才的困难和资金短缺的现实,院校要坚持“宁缺毋滥”原则,减少不急需人才的引进,为后续高层次人才引进留下充分职位和资金;要重点引进特殊人才,确保特色学科的人才需求;要建立引进重点发展学科带头人保障机制,舍得花大代价引进核心人才,以确保学校对重点“发展”学科建设投入的有效性和学科方向把握的准确性。
最后,建立科学的重点学科建设评价和管理机制,比如项目资金的专家审批机制、课题申报的竞争选择机制、学术团队优化机制等,通过完善的考评管理制度,推动重点学科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建益,杨军.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8,(2):69-71.
[2]单佳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发展战略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71-73.
[3]王战军,翟亚军.论大学学科建设中的战略思维[J].高等教育研究,2008,(10):16-20.
[4]余琼.重点学科建设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基础[J].江苏高教,2009,(5):151-152.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0924004)
作者简介:景泽京(1975-)男,南阳人,河南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