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瑞峰
摘要: 普通生物学实验是普通生物学教学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普通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指导、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结果表明,经过实验教学改革有利于突出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教学质量。
关键词: 普通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体系构建
《普通生物学》是高等院校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1],也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近年来,许多高校均已开设这门综合课程。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为总目标。如何能更好地实现这一课程目标?如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围绕这些问题,我在普通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验考核办法等方面作了一些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精选内容,构建合理的《普通生物学》实验项目体系
精选实验内容,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完善修改,构建合理的《普通生物学实验》项目体系。精选内容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内容的经典性和基础性。
在精选实验内容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实验项目取舍。有些经典的实验内容经过长期教学实践的锤炼,对学生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增加基本技能的锻炼有很好的帮助,像这样的经典实验内容一定要保留。在保留的基础上,还要特别注意实验内容的创新。例如:“显微镜的使用”是一个很基础、很经典的实验,并为后续课程的实验提供一定的基本技能,在这个实验中可结合细胞形态观察,动物和植物细胞结构比较、组织器官的制片和观察等内容[2]。
(二)注重内容的连续性和层次性。
为了改变目前实验项目验证性实验过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过少的情况,在内容层次化结构中,要注意根据各自的教学目标,反映从认知层面到应用层面再到创新层面的逐步提高的过程,这样符合学知识、用知识,发展创造能力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
在认知层面上的实验如“常见动植物基本组织结构的制片观察”、“生物绘图”等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层次实验,如“鱼的系列实验”、“植物群落特征调查”等。在基础和综合实验基础上进行设计创新实验。在完成必做实验以后,布置学生进行设计实验,可学生自选题目,也可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行探究,锻炼学生思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三)注意内容的可行性和实际性。
在确定实验内容时,不仅要根据课程的需要,而且要根据实际情况,包括要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情况,以及结合当地实验材料采集、培养的难易程度等方面的因素选择可操作性强的实验内容。如“水螅、涡虫、蛔虫”等实验材料,如今越来越难找到,但又有其典型性,于是,将其列为选做实验,或者换作其他易于获得的实验材料进行相关实验。
二、修订大纲,构建合理的《普通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
修订实验教学大纲是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对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水平,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3]。依据我院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和《普通生物学》课程的要求,本实验课程共有20个课时,在编制本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的过程中,应明确实验类型(必修、选修)、实验属性(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生物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侧重于细胞、生化、微生物、遗传等工厂化操作领域。生物技术专业则侧重于在动植物个体生物学方面内容,因此,在编写实验教学大纲时,针对不同专业,进行内容取舍。生物工程专业着重于培养学生在动物学、植物学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实验基本技能,生物技术专业着重于培养学生在动物学、植物学发展和应用方面的实验基本技能。
三、规范教学,构建多元化的《普通生物学》实验教学指导体系
为了规范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编写实验教学指导书。并从操作、实验报告的撰写等各个方面,给学生以指导,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指导体系。
(一)完善课程体系,编写适用的实验指导书。
随着普通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教材的编写也在发展中。目前,仍然很难找到一本适合我院实际的普通生物学实验指导书,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不便。因此,根据本课程改革的需要和我国高校生物科学实验的教学改革思路,在近几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努力编写普通生物学实验指导书,希望能力求做到完整、系统、实用、可操作,满足普通生物学实验的教学需要。目前只有部分手稿,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二)加强实验报告撰写的指导。
撰写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要重视学生实验报告的撰写质量,在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后,对学生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对不符合要求及不认真撰写的实验报告,坚决要求返工改正。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让学生展开多维度的思考。
四、注重以人为本,改革《普通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
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以人为本意识,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一)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从实验的准备到完成,指导学生直接参与实验的准备和整理工作,在学生预习实验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参与实验所用物品的准备工作。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对实验全部过程有系统的认识,独立地完成实验,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实践技能、使学生在严格、系统的训练中,提高动手能力,为将来就业或继续深造创造条件。
(二)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实验课常规由教师演示,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材料用具、操作步骤及结论等按要求进行,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只重视最后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而忽视实验过程中仪器的正确使用。针对这种情况,实验指导教师每次上课,都要自始至终认真指导学生的操作技能训练,加强在课堂中的现场指导,保证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对于综合性实验,除了课内知识外,还要积极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一些感兴趣的课外实验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植物园、动物园、生态学野外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知识,会对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实习中融入实训的内容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4]。
五、规范实验考核模式,建立完善的《普通生物学》实验评价体系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的实验成绩主要以实验报告成绩来评定,这样做不能全面考核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水平。在《普通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中,采取考勤、实验态度、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多项考核定成绩的方法,并坚持实验操作考核。具体考核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平时的实验态度与实验操作占30%;实验报告的书写与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占30%;随机抽取题目并独立完成的实验考试占40%。三种方式综合评定实验成绩,避免了教师只看平时表现打分的过分主观性,以及不同教师不同的评定标准;更正了学生只注重操作,忽视对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的错误观念;真正有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总之,普通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涉及面广,环节多,比较复杂。我们只是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通过实验教学改革,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训练和提高,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培养,真正实现了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自主的工作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改革与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倪秀珍.普通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尝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3)136-137.
[2]马丽霞.普通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尝试[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6,(3):121-124.
[3]金显文.普通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0):231-232.
[4]王娜.普通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轻工业:2009,(6):16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