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华伟
“还是这样碧波荡漾,秀丽清澈/满怀深情地缓缓流淌/多少年了,曲江,你总是在我的梦里不停地喧响/涌起一波一波的惆怅/两岸的稻花,如烟如雾的丛林/芬芳了无数青涩的时光……”
是的,多少年了,我总是在诗歌里写到曲江,像描写一位我刻骨思念的亲人。此刻,我坐在它桉影婆娑的岸边,赤裸的双脚伸进清澈的流水,一种久违的快感漫过全身,我情不自禁地想起母亲,想起金色的童年。
从哇哇啼哭的婴儿到青春飞扬的少年,我一生中最为美好快乐的时光,就藏在它温柔的臂弯里,像一粒玛瑙,晶莹剔透,坚硬如铁,人生的风风雨雨不能将它侵蚀与风化。事实上,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与其说曲江像我慈祥严厉的母亲,不如说曲江像我温良宽厚的姐姐,对于我的胡闹和任性,它总是报以清浅的一笑。于是,我整个金色的童年便浑身散发出浓烈的太阳味儿,鲜嫩的肌肤由细变粗,由粗变硬,仿佛涂上了一层亮晶晶的桐油。那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和小伙伴们一起拿鱼摸虾。公社时代的田园,缺少农药、缺少化肥,凡是有水的地方就有成群的鱼虾,这些可爱的精灵不仅契合了孩子们爱玩爱闹的天性,而且为我们的餐桌增添了一道百吃不厌的美味。鱼拿够了,人也变成个泥猴,光屁股郞当一头扎进明亮的河水,其乐融融。就这样,曲江像鲜血一样流淌在我生命的早期,成为童年力量生长的起点。
平淡如水的日子水一样川流不息,终于有一天,我再也不好意思光着屁股下河洗澡了,我的奶奶兴奋地向她的老姐妹们夸耀:“瞧瞧,老普家又多了一个男子汉。”其实,那时候我充其量算得上是一个准青年,正被父辈们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驱赶着在通往象牙塔的独木桥上奋力拼搏,离真正的男子汉还需要一段漫长的经历。归鸦振翅,落日熔金;晚风微微,馥郁清香;曲江河畔的黄昏总是那么令人迷醉。晚饭过后,我最喜欢带一本书漫步河堤,或吟诵、或记忆、或思考。有时,一头背着轻快笛声的水牛,缓缓走进我疲惫的目光;偶尔,一群忙忙碌碌的蚂蚁,误把我的脚杆当作枯柴。明亮的云在天上飘,清澈的水在河中笑,纯净的绿在地上跑。阡陌间,一串草帽波浪起伏,整个天空俯下身来,为他们披上一件灰色的风衣。你可以尽情地想象,想象自己是一只鸟,在理想的天空展翅飞翔;想象自己是一棵苗,在深情的大地上抽穗扬花;想象自己是一尾鱼,在诗意的水域里尽情畅游……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家门前有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流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因了这一脉好水的滋潤,两岸的田野一年四季落英缤纷,时鲜蔬菜瓜果从不间断。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父老乡亲也能靠山莜、芋头等粗食杂粮果腹充饥,而不至于水肿乃至饿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孩子,更是像田野里的庄稼,风吹、日晒、雨淋,吸吮故土的自然之美、人性之美、风俗之美,一茬一茬地茁壮成长。
二十年前,我第一次离开故乡,北上求学。北国春城冰天雪地冻裂石头的严寒,并没有把我的思念冻僵,曲江以另一种形式——诗歌的形式,在我的心灵深处不停地奔流。今天,我在县城里工作、学习、写诗,好像与那片生我养我的故土疏远了,淡忘了。在一首名叫《说说故乡》的诗中我这样写到:“……星星作证/我的乡愁浓如血浆/胸中一捧土得掉渣的文字/夜夜生长满纸的大豆高粱……”
每一次回家我都会到河边走走,面对花朵的笑脸、碧草的柔情,再深的创伤也能抚平,再多的烦恼也能抛下。像一块卵石,静静地坐下;像一片浮云,默默地离开,只留下一个游子内心真诚的祝福,在故乡在大地上缓缓流淌……
往事不如烟
对曲江大河的刻骨记忆,源于一次流血事件。
那时候我还年轻,连哭声都不成熟。那一天是春节,曲江河畔人头攒动,鞭炮声此起彼落,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那一年我刚刚考上学校,寒假回家过年,每天都能收到几箩筐长辈的嘉勉同辈的羡慕,心中洒满灿烂的阳光,脸上挂着桃花的笑容。我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自由漫步,分享着人们发自内心的欢乐。突然,一声巨响伴随着撕心裂肺的哭声从身后传来。一个孩子的左手被炸得血肉模糊。我情不自禁地冲上前去,背起那个孩子就往医院跑。
半小时后,医生已为孩子处理好伤口,孩子的母亲也赶来了。她用血红的眼睛盯着我,像一只复仇的母鸡,扬手就是一巴掌。我感到脸上火辣辣的——疼!我真想用握紧的拳头去摸摸她那娇小可爱的小蒜鼻,看看是不是肉长的?会不会像她儿子的左手一样血花盛开?但我没有,默默地转身离去。从那一刻起,我第一次感到自己长大了,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再也不是那个动不动就给父母惹事添乱的浑小子了。当天晚上,她提着一篮鸡蛋来我家,我对她说:“大婶,现在需要鸡蛋的是你儿子,不是我。”她向我深深地鞠了一躬,眼含热泪……
二十年后,劳动节。我扑在曲江大桥的栏杆上,静静地看着河水里自己孤独的倒影,回味着孔老夫子的名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正当我准备离开的时候,听到河对岸传来欢快的唢呐,抬眼望去,秃手的新郎挽着他的新娘,一脸的幸福与满足。很遗憾,他没有认出我来。于是,我的生命中少掉了一杯喜酒,但我真诚的祝福依旧像曲江大河清澈的河水一样,缓缓流过这片生我养我的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