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志愿者恩格尔:“地震摧毁了我对中国的成见”

2012-04-29 12:08王建刚曹一鸣杨新华
百姓生活 2012年9期
关键词:恩格尔灾民汶川

王建刚 曹一鸣 杨新华

从2008年5月21日开始,美国志愿者罗伯特·恩格尔在汶川地震灾区度过了令他终生难忘的13天。泪水、欢笑、信念、大爱,那块土地上坚韧不拔的人民,那支像钢铁长城般的、给灾民以希望和信心的人民军队,以及政府的高效组织,永远镌刻在他心灵的深处。

“满载粮食、水、建材、药品、帐篷等救灾物资的卡车,源源不断地开进灾区。如果你有需求,你总能找到提供帮助的人。灾区到处都能看到政府的赈灾站点、医疗帐篷、四处奔波的政府官员以及无处不在的军人。在我看来,中国政府的救灾模式值得各国效仿。”谈起在灾区度过的日日夜夜,恩格尔深有感触。

“他们做得实在是太棒了,大多数国家的救灾过程中很难看到这种令人激动的场面。”恩格尔说。

恩格尔是纽约一家设计公司的老板,汶川发生地震时,他还在美国,但他还是按照几个月前的安排前往中国。“原来是打算去中国旅游的,但地震改变了我的计划,我决定利用这次机会亲自看看中国人民是如何战胜如此大规模的天灾。重要的是,我有救灾经验,因此特别想为中国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恩格尔曾在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当了一名志愿者,这期间,他做了志愿者组织分配给他的所有工作,包括当司机,安抚受到极度惊吓的市民,并在包括红十字会在内的许多救灾组织充当临时帮手。

恩格尔告诉记者:“作为在冷战中成长的一代,美国媒体多年灌输给我的是共产主义是不可接触的‘恶魔,虽然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成为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强国,也使我对中国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但由于从来没有到过中国,对中国共产党仍然抱有一定的偏见。因此,我更想利用这个机会亲身感受一下中国政府究竟是如何对待受灾的人民的。”

恩格尔进入灾区后,惨烈的灾后场面令他感到“极度震惊”。他说,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有些国家,也许是一件非常难以应对的场面。“但中国政府对灾难的反应速度和救灾效率,人民军队舍己忘我的救灾行动,中共领导人的率先垂范,民众在灾难面前所表现的大度、乐观与自信,完全颠覆了我过去对中国、尤其是对中国共产党持有的偏见。”

“我在灾区时,还有大批人住在帐篷里,但不久他们就开始搬进了预制的简易房里,灾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改善,这种速度我相信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是达不到的。”恩格尔说,“另外,为了保障救灾物资不间断的运输,政府在极短的时间里建了加油站。每一个保证救灾高效进行的环节,似乎都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在指挥和策划。这令我折服和感动。”

恩格尔还告诉记者,他观察到一个细节,许多国家会在灾难发生期间出现治安混乱现象,但在汶川地震灾区,“政府似乎并没有靠铁腕维持治安,也没有出现军队荷枪实弹的冷酷场面。”

恩格尔感慨地说:“汶川地震灾区的所见所闻,彻底改变了我对中国的认识。中国曾经是一个我原来只能远距离观察的国家,然而这场毁灭性的地震,同时也摧毁了几十年我对中国的许多成见,这也是我此行的又一大收获。”

在灾区的那些日子里,恩格尔一边协助同行的美国中文电视的记者高为,把在灾区采访到的第一手报道传回美国,告诉美国人民灾后汶川的救灾实情,一方面与灾民交流,抚慰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灾难的信心。

高为说:“恩格尔恨不得与所有人握手问候,他想给更多的人送去欢笑与安慰。他经常把一些可爱的孩子们扛在肩上,还把身上仅有的几千元人民币捐给了灾区。但他总觉得做得不够,因为他感觉在灾区所看到的一切让他彻底忘记了外国人的身份。他已经把感情完全融入到了灾民的感情中了。”

恩格尔说,他在灾区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日子,这听起来似乎是一种悖论,但灾民们的淳朴善良与热情好客,他们的百折不挠、团结一心的人生态度,他们怀抱不屈的信念,這些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特质让他无数次落泪,又无数次欢笑。

猜你喜欢
恩格尔灾民汶川
生活迷宫
恩格尔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云上远眺新汶川
一个“太阳能灯”男孩
恩格尔持续壮大——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投资项目
Measure of Chance
9岁男孩过生日不要礼物 要给灾民买比萨
党是灾民铁靠山(三首)
汶川6年
我在汶川挂职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