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建荣
我校软硬件设施完善,师生信息化素养也有一定的基础。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学习与生活方面的技能,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一大难题。信息技术教师既要考虑信息技术教学要求,也要考虑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可用的现成教学资源有限,学生用的素材大多数来源于教师自备资源库,很容易造成知识的复制。
结合以上分析,我认为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开展生活案例式教学,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发挥各自的特长,体验成功的喜悦。
●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探究
生活案例式学习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参与,对比不同手段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体验生活的信息化进而形成知识构架。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应用型学科,而非理论型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合作,更要求学生亲身体验,结合实际与信息技术的特点反复练习,解决问题,因此,加强学生的动手活动非常必要。信息技术把互联网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呈现给学生,为其学习创造了广阔天地,增强了对思维兴奋点的刺激。教学时,学生活动可多以先观看生活实例视频或导入生活情境后参与为主,通过一系列信息的展示,给学生营造创作的情境,激发创作兴趣。
例如,我在教授Photoshop的相关内容时,要讲“层”这个概念,这个概念非常重要,但是单纯的讲解会使学生感觉很枯燥,于是我先播放我校育英电视台的节目。学生们看到自己的表演,立刻来了精神,看完之后,我让学生说说视频片头画面是如何形成的,请各小组讨论,小组长代表发言。讨论之后,有的说“用相机拍,然后用电脑软件处理”,有的说“电视台有专用的编辑机操作”,还有的说“网上找来的”……随后,我布置了实践任务:让学生分组合作通过网络查找“学校电视台片头是如何制作的”。学生个个兴趣盎然,经过查找、讨论,大家先形成了共识:应该是先做合成图,再做动画。于是,我下发了素材,并提出问题:这个合成图如何做?用什么软件最佳?几个元素如何合成?小组协作中,有的组提出:“为什么我们制作不出来?”这时,我提出了“层”的概念,并用准备好的塑料A4纸,每张上画上相应元素,各张塑料纸通过慢慢地移动合成,让学生深刻了解了层的重要性。
一节课很快过去了,部分学生通过协作完成了作品并进行了展示。组内自评和组间互评以及教师评价,让每位学生真正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从中借鉴学习到他人处理事情及问题的方法。这节课,学生掌握了重要概念,并学习了操作,学生间的协作讨论,助推了学习效果,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中的尝试、总结、再尝试,我悟出了生活案例式教学策略的优势所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其发挥自己的特长,亲身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教育结果会让学生终生难忘。
● 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生活案例式教学给教学带来了新的形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并体验了学习的喜悦。据调查,很多学生都愿意亲身参与,与教师一起合作制作作品,完成创作任务。但是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思考与设计,认真搜集各种信息,并具备观察生活的智慧。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和特长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与社会实际的多样性的体验活动,也才能在活动中时刻注意调整教学,增删活动内容,更好地使体验式教学服务于课堂,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形成。案例式教学不是万能的,但作为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一个新探索,丰富了我们的教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