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与虚拟任务的评价视角

2012-04-29 00:44周建峰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年9期
关键词:评价学生

周建峰

教育主要是一种针对具体知识学习的微观活动构造,不论是课堂活动还是课外活动,其目的都是为了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技能与情感,因此各类的评价其价值取向都应是指向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因为学生年龄比较小,学习过程相对简单,学习成果相对简陋,评价其学习效果就比较困难。为此,我们可以转换到“不同性质的任务”角度来区分讨论,如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角度为作品的“完成度”和“创新度”。

一直以来,我们在任务中经常涉及的一个原则就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我们用“关注健康”为主题,用饮食、卫生、安全等相关知识的获得作为驱动任务,学习网络信息的搜索技术。又如,用“作文修改”为主题,采用输入作文、改病句、排版等相关过程为任务,学习运用文字处理软件的编辑技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技术都能够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因为受到时间、空间和身份的限制,更何况技术的最高层次其实与艺术是相通的,它也需要存在一部分具有超强的想象空间的、独具艺术特色的技术应用与创新。比如,畅想未来的信息世界与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释放。又如,在网络上做一次虚拟旅行,可以是不太可能集体实现的欧洲之行,还可以是无法实现的星际之旅,让学生快速地进行地理考察、文化联想等,综合地掌握、提高解决问题的技术与技能,培养技术与信息的双重情感。

● 对真实的任务,要注意“完成度”

真实的任务有很多种构造方式。让学生亲历亲为地去做一件事进行长效学习,这是从过程上的界定。例如,运用数码技术为社区老人服务,给他们拍摄、加工、打印生活照片,让他们的生活更丰富充实,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的、不定向的技术、技能与情感。让学生运用现实中的实例进行短效学习,这是从内容上的界定。比如,设计爱心提示卡片,只是针对现实健康、安全等问题进行的限时思考和定向技术学习,这只是实践的部分环节,所以技术、技能与情感也会更加具体。不论从内容界定,还是从过程界定,两者都是可以实现让学生在独立实践或合作探究中得到真实体验。比如,竞选大队委的演讲允许使用PPT,渲染演讲效果。要求学生设计自己的PPT竞选演讲稿,下面举其中的精彩个案进行简要分析,我是如何在过程中关注其完成度的。

第一,规划设计。开始的时候,我提示她先写出自己要表达的文字稿,学生问我用什么样的内容才有表现力?我提示她,只有五分钟的陈述,重点是用不多的文字表现出自己,而不是讲套话。最终她拟定的规划共有三条:①自我介绍;②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介绍;③竞选宣言。我对每条的真实性、可能性进行评价,提倡利用特长进行突出:①擅长写诗,用诗句介绍自己的名字,加深同学们的印象;②每一个特长爱好配以图片展示更有说服力;③进行排练计时,演讲时PPT按照预设自动播放,演讲一气呵成。

第二,资料筛选。我让学生首先独立完成文字稿件,对其中的细节进行推敲,把她找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结合资源的针对性、多样性、生动性进行完成情况的讨论、分析,改进。例如,介绍名字的诗句,学生创作:溪水汇聚方成江河,月光虽微可驱幽暗,我的名字是溪月。正如我的名字一样,我愿意做永不停息的溪水,驱散幽暗的月光,以我所有的热情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这样的原创很朴实、有特色和个性。例如,她写到:……生活中我是一个活泼开朗、勤奋自信的女孩,滑雪、高尔夫、写博客、绘画都是我的最爱……我指导她找出相关的照片,在PPT中跟随演讲展示,这样的设计很生动,让在场的老师、同学印象深刻。

第三,PPT创作。在进行充分准备后,开始PPT创作。先指导她建立模板,把基本内容分页填写好,基本要求是:文字清晰、画面简洁;然后进行细加工,图片要进行裁切,用图像处理工具软件进行拼接,加上说明,突出主题;进行排练计时,让PPT和演讲的进度准确契合。

第四,情感表现。上场前她还是有些紧张,尽管经过排练,还是对自动播放的PPT有些顾虑。演讲开始后,PPT在她身后展示,她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看到画面和自己的演讲配合默契,她微笑、自信、准确地完成。掌声和欢呼瞬间把会场淹没,她的才华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出来,震撼了全校。我对她说:虽然你是第三次站到竞选的舞台,虽然前两次的失败让你记忆犹新,但是,你的确是上帝派来的天使,你的自信和你不断的努力,通过这次展示让我们认识到了一个多才多艺的学生。

● 对虚拟的任务,要关注“创新度”

虚拟的任务构造也可以有两种。一是在过程上虚拟化,让学生运用技术去虚拟体验活动过程。例如,“探险非洲沙漠”,有的组可以搜索地理、气象、历史等各类信息了解非洲沙漠情况;有的组可以发起讨论,寻找最佳穿越方案和设备配备;还有的组可以通过邮件等交流渠道征求专业人员的观点和建议。探险的真实性并不重要,虚拟的体验对学生综合技术的提高会富有激情激发和技术应用创新的功效。二是在内容上虚拟化,让学生运用技术去体验虚拟的活动内容。例如,“创作我的未来生活”。工具也许只用画图或者记事本就行。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是绘制的,让学生设计自己的未来生活,其中包括未来的技术。这类的活动,在美术、语文等课程中已经应用非常多,学生在自己的创意中获得的成就感、美感都是巨大的,值得我们借鉴。例如,我在“创作我的未来生活”画图教学课上,就抓住了“创新”这个维度来指导、评价学生的作品。

第一,创意。我主要关注了学生的创意是不是新颖。在发现不少的学生是把现在比较发达的一些网购、高铁等纳入创意时,我指导他们再大胆一些。甚至说,反正现在没有的,你想的就行。结果创新一时间泛滥起来,有的在吃上花样很多,有的拥有了轻便飞行器。其中,有一个学生设计的汽车尾气出来的都是鲜花和树叶,真是构思奇特。

第二,构图。鼓励创新的构图,让学生不要管比例、位置,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学生特别高兴。构图的新颖关注的主要是突出主体的创新,当然各种形式的都进行鼓励。对透视、对称等没有要求,也不作评价。例如,有的学生把电脑画得像树一样长在路边,还把路边的石头都拿来当鼠标,这些都是夸张到极点的安排。

第三,色彩。我提示学生色彩很重要,但是不一定要多,主要是要自己喜欢。对他喜欢的事物配上他喜欢的颜色,这是追求的感受创新。不可避免好多学生有恶作剧的想法,如把人物的脸弄成七彩,把太阳都画成黑色,但是我都对他们进行了刻意表扬。色彩少的、多的、乱的,我都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创新的成功。

第四,人文。个别学生的作品涉及了人,如会照顾老人的机器人,还有能阻止同学吵架的橡皮等,我对这种在人文情感方面的创新特别进行了表扬鼓励,趁机向他们讲述人类要和谐共赢才能有美好的未来。

另外,对学生作品的主题、风格等方面的创新也适当进行了关注,总之是要实现一个目的:每个人都有创新,每个创新都是优秀的。

苍山点题

教学评价,不是评比,不是评最优秀。评价应是一种检测,评价也是一种指导,评价更是一种促进。因此,群体评价其实只能评价教师自己,评价更应该倾向学生的个体成长。

第一篇文章对作品评价的措施、问题已作详述。我仅想对第二篇文章的真实、虚拟任务的价值加以点评。

必要的真实任务,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效果。在经历、体验真实的任务中,了解技术的作用、理解技术的价值、把握技术的规律,在实践中对技术的学习印象更加深刻,技能得到显性提高。

必要的虚拟任务,可以启蒙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思维的拓展、释放、激发的过程中,学生了解技术的特点、体验技术的魅力、创新技术的应用,甚至能够去把握畅想技术的未来,其思维方式、创新意识自然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飞速提高。

当然,真实与虚拟本来就不是能够完全区分的,只是在设计任务时,在内容上、在过程上侧重点适当有所区分,以突出不同的学习方式而已。但是,两种任务在取舍时都要关注“必要”二字!

猜你喜欢
评价学生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快把我哥带走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