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强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具有竞争、开拓意识和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等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优先发展体育文化素养。
一、现代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现状分析
1. 体育知识贫乏,体育技能缺乏,体育行为被动
衡量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高低与否,其外露的显性指标体现在三个方面: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和体育行为。 但笔者在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的访谈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与其所处的文化阶层是极不相符的,集中表现在体育知识贫乏,体育技能缺乏和体育行为被动。在一些常识性的体育知识问答中,常常令人啼笑皆非。对一些常见的伤害事故,比如“脚踝扭伤了,怎么办?”大多数学生由于缺乏基本的急救知识而只能选择直接上医院治疗。在笔者所在的高校,经常看到很多学生在中长跑之后不知道如何放松自己以恢复体力。更有甚者,部分学生至今还分不清健美操和武术的区别,更不用说散打和拳击了。以上种种只能说明现代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呈现出严重失衡的状态,尤其是一些很少参与户外运动的理科学生,从小对体育运动的排斥心态主观上阻隔了其对体育知识的吸收,体育技能更无从谈起。
2.体育意识不高,体育个性不强,体育意志薄弱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国家对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的高度重视,人们的锻炼意识比从前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也开展得风风火火,但总的来说,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依然不高,终身体育意识尚未形成,体育个性不强,体育意志薄弱。造成这种状况有以下三种原因:一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从小制约了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学校长期追求升学率的直接结果导致了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盲区。二是受大环境社会趋势的影响,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迫使学生不得不专注于学习而无暇顾及其它。三是体育设施、场地的条件限制以及教师的导向意识不够也是制约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个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培养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途径
1. 借助课堂教学平台,刺激隐性因素发挥作用
大学生没有良好的体育个性,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大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追求。因而刺激隐性因素发挥作用,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关键。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生一旦有了体育锻炼的兴趣,体育意识就会养成,同样也不用担心学生体育个性的形成和体育道德品质的问题。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打破长期以来存在的以传授运动技术为单一模式的教学体系,建立以适当的运动技能传授为手段,努力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为动力,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为最终目的的教学新体系。目前很多高校的体育课依然坚持大一为身体素质教育课和大二为自主选项课的课程安排,但这种单一固定的教学内容安排让很多原本有着浓厚运动兴趣的大一学生苦恼不已。好不容易进入大二自主选项阶段,部分学生的体育热情在漫长而枯燥的跑跳训练中已慢慢消退,长期下去,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我们也慢慢总结出一个规律:大学生身体素质并不是仅靠公共体育课上的身体素质训练而得以提高和发展,这种专门传授运动技能以发展身体素质的效果往往是非常不明显的,而恰恰是学生在平时的体育锻炼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增强了自身的体质。总而言之,刺激体育文化素养的隐形因素发挥作用是关键,教师应该责无旁贷承担着为学生的健康服务的神圣职责,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平台,努力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2. 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接受体育知识与技能
大学生接受体育知识和技能,一方面来源于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来源于自身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关注。因而学校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比如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体育运动协会,体育专题知识讲座等各种活动,让全体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在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受到感染,一方面学到了体育知识,另一方面培养了体育兴趣。
体育文化素养是人的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社会转型时期,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不仅仅是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同时也是高校体育改革所面临的社会责任。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终身体育的行为需求,在此基础上,教师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多渠道地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同时借助社会体育的力量,让学生意识到提高体育文化素养不仅是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更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必备的精神品质之一。只有如此,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才有了希望。
参考文献:
[1] 罗少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文化素养的理论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01
[2] 黄春林.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现状及培养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24):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