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如果你生活在大城市里,是不是曾抱怨过房子买不起、车子开不快、孩子上学难?大城市的生活似乎已经变得不那么美好。本期让我们一起聚焦城市病,细数城市快速成长给人类带来的困扰。
中国进入“城市型社会”
百科知识:目前中国的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如何?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哪些城市爆发了大规模的城市病?
答:早在2010年底,中国城镇人口比例是49.68%,已然将近50%。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到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了51.27%,首次超过50%,也就是城镇常住人口总数超过农村常住人口总数。这一转变表明,我们国家进入了以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型社会”,由此正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城市时代”。
但是,“城市型社会”却并不一定都会患上城市病,城市病往往出现在大城市。我们按照城市规模的大小做一个区分:市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为中小型城市;50万~100万的为大城市;100万~200万的为特大城市;200~1000万为超大城市;1000万以上的为巨型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2011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有6个,而超过700万的也已经有10多个。其中,人口超过1000万的大城市几乎都或轻或重地患有城市病,且有向中小城市蔓延的趋势。
百科知识:城市病具体有哪些表现?
答:城市病是指由于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对城市正常的运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而,我们形象地将它称为“城市病”,具体来说,大城市的病症包括:人口膨胀、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包括贫富差距大、犯罪率上升等也可以笼统地被认为是城市的病症。
人口膨胀
百科知识:已患病的大城市,人口总数分别是多少?
答:城市病在我国一些城市,尤其是超大型城市,表现尤为明显。《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曾提出,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总量应控制在1800万人,目前早已破此大关,北京常住人口数已将近2200万;上海人口则更多,达到2300万,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近10年上海每年增长62.8万人口数,按照这个速度持续增长的话,到2030年,上海人口将要突破3000万大关,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城;广州的登记人口数量也已达到1600万。
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城市相比较,北京、上海的人口规模都已经排在世界的前10位,除了东京之外,排在北京上海之前的比较少,比如纽约、伦敦、巴黎的人口规模均小于北京上海。
百科知识:一个城市是否有其人口承载能力,以北京举例来说,城市发展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与发达国家的城市相比,是否已经超负荷?
答:大城市人口承载能力问题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专家有不同的看法,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议题,有人认为城市承载能力问题是存在的,北京市这样的大城市究竟应承载多少人口,始终没有标准答案。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个伪命题,只要科学技术足够发达,能够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就可以承载更多的人口,依然可以正常运转。我认为,城市的确存在一定的承载能力。
城市承载能力包括城市资源承载力、城市环境承载力、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以及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城市产业承载力等,它们共同制约着一个城市发展的规模。其中,城市资源承载力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承载力,还包括经济资源承载力和社会资源承载力。以北京为例来说:
其一,城市承载能力受到水资源的制约。影响北京人口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的约束。北京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主要依靠“两盆水”,一个是怀柔水库,另一个是密云水库,这“两盆水”需要供全北京人饮用,并维持城市正常运转,更多地把水用于城市的生产生活用水,包括服务业、部分工业。从这个角度看,北京作为缺水城市,人口的规模必然会存在一个上限。
其二,城市承载能力受到土地资源的制约。影响北京人口承载能力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北京用地空间极为有限。尽管北京拥有约1.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范围,但事实上大部分都是不可用的山区(北边和西边),可用的平原地区位于东南部,面积也很有限,仅占全市面积比重不到一半,且已经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城市建成区,加上道路和公共设施以及一些厂矿,可用空间极小,因而北京现在正在计划向东向南扩展。
其三,城市承载能力受到就业岗位数量的制约。说到就业情况,北京适合发展高科技型产业,以及智力密集型的知识产业,并不适合大规模发展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产业。从这点来看,就对就业人员的整体构成有很高的要求。
客观来说,在一定的时期,对于一个特定的城市,在现有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确实存在一个合理的人口规模,即城市合适的人口承载能力,这一点似乎是没有争议的。北京市中心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千米2.2万,但只要空间和资源的利用合理,还是可以有一定发展空间的,东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密度是北京的近两倍,依然可以正常运转。
虽然我们的人口规模确实已经相当庞大,负荷已经很重,但只要我们的城市发展水平、技术能力、还有对资源的调动能力不断增强,就不再存在人口极限问题。
环境恶化
百科知识:患有城市病的大城市,其空气质量也似乎越来越差,您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答:城市工业发展速度快,建筑工地多、机动车迅速增加,使烟尘、灰尘和尾气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以北京为例,奥运会以后,首钢搬迁以及一些小污染源企业的外迁甚至关闭,上风口空气污染源被迁走,北京的空气质量比2008年以前好一些,晴天数比例有所提高。加上开始大规模使用新型的天然气能源,使我们的能源结构有很大的改善,使用无铅汽油且实行比较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尤其是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监测体系之后,北京城市空气质量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有所改善。
即便如此,尽管采取很多措施,但由于我们汽车总数的快速增长,在有限的城市建设区内,每天有数百万辆的机动车辆排放尾气,机动车尾气污染对于空气质量的影响依然很大,对城市居民的健康危害较大。从医学统计看,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比较高,与空气质量差都有很大的关系。另外,室内污染也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大城市建筑的过度、豪华、复杂装修,都会导致严重的小环境空气污染,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自2007年,连续4年癌症为市民死因之首,其中肺癌又居第一。
百科知识:患病城市垃圾污染严重,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环境也日益恶劣,有哪些治理城市垃圾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答:关于城市垃圾污染,大城市面临极大的的压力。每个人每天产生固定的1公斤左右的固体废弃物,以北京市人口计算,加在一起每天的垃圾量足有2万吨,形象地说,用火车拉也还要用七八个专列,只有用现代化的垃圾处理手段才可能合理安置。
这里我们可以参考威尼斯处理垃圾的方式,通过完全自动的流水线进行操作:垃圾有固定投放点,通过环保公司的车辆进行清运,统一放到一个地方,等待垃圾处理厂对其进行分类,通过专业的分离机器,把垃圾按照比重进行识别和分选,分成可回收的纸张木屑、金属、玻璃,而不可回收的有机质则进入烘干系统,接受无害化处理,最后将之作为肥料,也可制作成还填材料,真正做到了把垃圾变成一种新资源。这应该是中国大城市着重发展的方向。
交通拥堵
百科知识:北京机动车保有量日前突破500万辆,对交通情况有何影响?
答:交通拥堵是城市病的头等大事,它大大增加了市民出行的物质成本和时间成本。北京、上海、广州是交通拥堵最严重的城市,其程度要比香港厉害很多。关键原因就在于机动车的拥有量和使用量过于庞大,严重超出道路交通系统的供给能力,特别是在上下班的高峰时间,以及节假日集中出行的时段,拥堵最为厉害。有统计表明,白领上下班平均每天交通耗费3小时左右。拥堵还在慢慢蔓延,不仅仅上下班,由于大城市的繁忙程度非常高,交通拥堵状况似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目前,北京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500万辆以上,10年以来增加了300多万辆(见图1)。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500万辆车对北京交通带来的影响,如果以车长4.5米的普通轿车为例,500万辆车首尾相连,长度是2.25万公里,可以绕二环路(长约33公里)大概681圈。这样庞大的规模如果同时出现在路面上,其拥挤程度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从公共交通方式来看,地铁等轨道交通是城市得以有序运行的关键。但是,比较起来,北京市的地铁使用率还不是特别高。比如伦敦等城市靠轨道交通的分担率在60%~70%,即2/3左右。而我们算公共汽车在内才28%,即便按照今后的规划地铁达到1000公里,跟2/3的交通分担率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主要靠的是地面交通,私人汽车、出租车占到将近40%。因而,500万辆的机动车保有量肯定是会给路面带来巨大的压力。
百科知识:很多国际大城市,同样拥有大量的机动车辆,却少有拥堵现象,比如香港,原因何在?
答:每个城市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香港多山体,城区面积和可建筑面积都比较小,因而建筑密度很大,属于三维立体式的空间发展模式。建筑物向高空纵向延展,电梯就可以代替地面的道路,人们可以通过步行代替很大一部分机动车辆的使用。另外,楼宇之间都用廊道连接起来,人们可以直接在楼宇间穿行,既能避开高温烈日和风雨,也能为其提供舒适安全的步行环境。这样就真正实现了人车分流,香港虽然人口密度也很大,路也没有北京宽,但轨道、巴士、机动车都运行得非常有序流畅,车速很快,减少了机动车事故,降低了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的污染。这与城市的精心设计和土地的集约有效使用都有关系。
再拿东京来说。日本东京机动车总量超过400万辆,家用轿车320万辆,大约不到4人便拥有一辆私家车,不过上下班很少使用。人们日常出行主要靠地铁。但是换乘方便和准时也是东京地铁的一大特点,99%的线路换乘均可在3到4分钟内完成。同时,高昂的停车费用是东京政府治理交通的又一法宝。东京的停车费贵到让人心痛,若想开车上班,得付路旁或大厦内每小时600日元到1500日元(约合人民币40元至100元)的停车费。而北京的停车费远远达不到这样的约束效果。
北京的城市建设有自己的特点,其“摊大饼”的发展模式使整个城市用地只能不停向周边蔓延。尽管北京也在建设高楼,但依然属于平面的二维的延展模式。一旦相应的公共交通没有配套的设施,严重滞后于城市的扩展速度,难免会造成交通拥堵情况。北京如此,中国其他大城市的情况也相类似。
建设会呼吸的城市
百科知识:经济发达国家的城市是否也患过“城市病”?减轻乃至治愈城市病,有哪些现实的解决之道?
答:事实上,发达国家也同样经历过患城市病的艰难历程,他们也同样有过这样一些教训,比如英国的“伦敦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由于当时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工厂大量聚集在大都市里,烟气集中排放,很多城市居民患上眼部疾病,严重的甚至造成死亡。在一定时期内,城市病在发达国家体现得更为明显。
资料显示,从20世纪50年代起,墨西哥城的环境日益恶化,成为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一直到1988年,当局才下决心治理环境污染问题。1990年政府宣布了一个预算25亿美元的治污计划,以后预算提高到46亿美元;制定严格的治理污染的法规;放慢墨西哥城的发展速度,在距墨西哥城70~100公里的地区建立数座卫星城,减轻墨西哥城的环境压力;严格限制交通,私人轿车每周停运一天,此措施使汽油的使用量减少18%;整顿工业污染,要求企业严格执行新的排污标准,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重点监督。尽管采取了以上这些措施,但环境污染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治污任务依然艰巨。
至于如何对城市环境和资源进行管理,我们应高度关注绿化的作用。例如,广东省实行的一项“绿色廊道”计划,即绿道工程,主张在城市里建“绿心”,市中心的公园绿地就好像是城市的“肺”一样,可以进行“吸旧吐新”,使城市不再是完全由钢筋水泥铸造而成,真正变成了一个“会呼吸的城市”。厦门的绿化工作做得就很好,树像巨伞一样遍布四处,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绿色生态系统。
我们的大城市发展也应该采取“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以避免或缓解大城市病的发生。在每个组团之间打造绿地和休憩的空间,组团内部包括水体、绿色隔离带等部分,以保证组团内部功能齐全,就业、医疗、教育资源配置完善,在组团内部就能够完成全部的生产活动。这样,商业和生态环境就会得以改善,交通拥堵情况也会减轻。
早在100多年前,霍华德提出了一个关于“田园城市”的伟大设想,这也应该是我们城市化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保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环境与城市相融合、生活与工作相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城市患病的几率。
【责任编辑】王贺
专家简介
刘治彦,男,1967年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城市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后导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等学术团体理事;多个城市发展顾问。发表学术论文、文章、研究报告100余篇,代表作有《城市区域经济运行分析》、《中国城市发展30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