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淑芳
中学时代是青少年成长的黄金时代,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构建健康活泼的人文素养、掌握基本写做技能的重要时期,现阶段的中学生一定程度地存在着作文难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中学生轻视阅读和写作材料的积累过程。这样,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出现了硬着头皮写作文的现象。古人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说明写作过程是应该具有它的自然属性的,而这种自然属性的真正实现是建立在大量的阅读之上的,因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对于中学生而言,优化阅读手段是提高中学生写作技巧的重要途径。
阅读是学生获取写作材料的最直接的途径。真实而丰富,鲜明而创新的生活素材是写作的基础,学生通过阅读,搜集处理信息,在认识自我和锻炼思维的同时,有培养了自己的人文情怀。经过材料的积累,阅历的增加,通过不断的练笔实践,才能达到得心应手的写作境界。不仅如此,阅读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认识并向往人类真、善、美,痛恨并抵制社会假、恶、丑,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向上人生观的形成离不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知书方能达理,读书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
一、积极引导,让学生感受读书的乐趣
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的阅读,首先语文教师在学生的眼中应该是一位喜欢阅读、热爱学生的良师益友。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教师的博学多才和好学不倦的品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习惯的养成。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大纲规定,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光靠几本课本的学习是不能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语文教师有责任督促学生走进图书室和阅览室,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使学生阅读量达到要求指标。这一点应引起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在应到学生大量阅读的同时更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因为不同的作品会有不同的风格,文章题材的不同也是阅读方法不同的原因,语文教师应教会学生运用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如课外阅读的“索引”、“浏览”、“略读”、“精读”、等方法,课内阅读重视记叙文“六要素”、说明文“两要点”、小说的“三要素”、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等特点。这些方法的掌握是离不开教师在教学当中潜移默化的渗透的。只有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学生的阅读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好读书,更应该指导他们去多读书、读好书,培养他们的读书兴趣。近年来由于图书市场中不法商贩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许多没有艺术价值的,充斥着色情、暴力等严重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武打和言情读物泛滥,严重地污染了学生们的心灵。我们语文教师有怎人引导我们的学生去科学地选择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文学作品和科普读物。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还可以使学生从读书中真正地领悟到中华民族那博大精深的文化与无穷底蕴所带来的美好的享受和启迪。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发展的能力、真正体会到探索与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所在。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时它的教育效果越大,我们把这种规律看作是教育技巧的核心。”这说明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二、优化阅读手段,提高阅读质量
时代的发展要求人类应不断的提高获取信息的速度,中学生受个性心理特征与生活环境的特点以及自身认知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不同的,我们的语文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停时期进行不同阅读内容的优化引导,提高阅读效率,提高学生从阅读中进行搜索、加工、写作信息材料的能力。
1.精讲范文,指导方法
教师认真的讲解范文是提高学生阅读与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要讲好现行课本中的精彩的文章,要不断地优化阅读手段,教师首先要认真领会范文的精妙之处,只有自己深刻的理解教材的写作背景,写作技巧,才能对学生的讲述突出重点,已发散思维的方式来启发学生体会文章的精美之处。
2.阅读训练,培养习惯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它是阅读者对阅读者对阅读材料进行加工和获取多种信息的过程,是读者在学习中悦纳中华文明,用心过滤祖国文学沉淀,吸取文学营养的过程。除语文学科外,在历史、政治甚至数、理、化等各科试题中无一不体现出对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考察,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对于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在学生阅读中要渗透阅读方式的转变,阅读理念的更新。不断地在阅读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找出规律,抓住信息,理解思想。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应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点拨作用的相辅相成关系。这里我们提倡教师的科学指导,文学是开着许多窗子的房子,要想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发现自我,张扬个性,体验文体的魅力,真正感受那种曲径通幽的创新探索后喜悦,教师就要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体会语感和情感,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获取他们所需要的文化养份。反对教师一言堂和过多过细地去精剖细解文章的字字句句段段。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的宝贵的阅读与领悟时间,同时也会影响文章给人带来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妙之美,破坏了学生们自主性阅读和独立分析文本的能力,更谈不上对文章的创新型理解,扼杀学生本应有的奇思妙想和创造性思维。
通过阅读,学生所获得的各种信息自然会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过去,有的甚至于终生难忘,但人的记忆里是有限度的,好的记性不如烂笔头,文章中出现好的词句,名人名言,一篇文章中的升华之笔,还是用笔记下来好,这样还可以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选择你学做所需要的材料,养成了良好的记笔记的好习惯,同时还可以在阅读后及时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感和所想,提高了自身随机写作的能力,积累下自己的灵感之作。
总之,我相信,通过我们语文教师的不懈努力,帮助学生们架起阅读这个通向写作的桥梁,我们的学生会真正走向妙手偶得这一写作的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