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在广播综艺节目中的发展趋势

2012-04-25 14:48文丨汪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8期
关键词:演播类节目综艺

文丨汪 乐

广播为依靠声音传达的媒体,唯有招引人们的听觉,招引人们的耳朵,信息的传达才能够高效、完善。当前广播收听人群的变化,如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收听习惯等等导致电台节目不得不向新的受众转变、不得不用新的方式演绎,由此产生了广播综艺节目的新类型,也就是近似于“相声”的新型脱口秀节目。针对此类广播节目来讲,一定要明确特定人群的娱乐需要,节目才具备让人喜欢的条件。

1 广播综艺节目需要推陈出新,强化“说”的功力

当今,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和审美观也与以往有了较大的区别,在当今形势下,广播听众是个多层次、多结构的听众群。广播节目如果想获取更多的听众,除了要提高录制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艺术性之外,获得一个好的听觉效果,另外,题材和形式的选择必须要有很高的创意。广播的明显优点:一为靠声音传达,及时性高;二为传达范围广阔,穿透性高;三为合理有效,富有感情;四为普及性高,选取比率大。要将此类优点完全进行展现,最基本的因素便为强调“说”的能力。无论为广播新闻,或者广播综艺,均非常讲究富有感情、直观动人,以便利用“说”的技术实现“融汇生动直观之美,引领形象想象之听”的有关目的,形成合理有效“像外之言”的力度,也就是:“言能尽像,像能尽言”。在我国,谈话类节目的娱乐性与严肃性常常划分不清晰。为了避开某种明显特别的情况,许多节目对课题的研究一般不深入,随便地打个“擦边球”就不接着往深入里进行。由于“娱乐”非常安全,因此严谨的对话节目便更加接近“娱乐化”了,就这样,经过十余年的演变,一种类似于“相声”的脱口秀节目也就正式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这也验证了节目设置要根据听众的需求变化进行不断地调整。

在综艺节目当中,“脱口秀”不像其他娱乐节目那样受到多方的制约,通常主持人都是靠现场随机应变,它会因为某个主持人的技能,而有效提升此类节目的质量。主持人的技能为此类节目能否达到目的的首要因素,主持人的知识素质与性格也将变成此类节目的十分重要的特点。在课题的选取上面,针对娱乐类型“脱口秀”节目具有某些特定的需求,针对娱乐类型“脱口秀”,轻松的课题比深沉的课题更能够激发人们的兴趣。在范围的展现上面,娱乐类型“脱口秀”节目十分注意“表演化”,然而新闻评论方面的“脱口秀”的关键却在于课题内在质量中。娱乐方面的“脱口秀”的主持人一定为某种具备很高表演技能的人才,节目的嘉宾也必须注意其表演上面的技能。

2 “脱口秀”在广播综艺节目的发展趋势

“相声”曾是20世纪中国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以侯宝林、马三立等为代表的相声大师把相声艺术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相声演出的戏票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现象;但随着一代相声大师的相继离世,相声也逐渐呈现出后劲不足的态势。期间尽管又涌现出了马季、马志明、侯跃文、高英培、姜昆等一大批相声名家,但相声的总体表现已不如从前,漫长的作品创作过程越来越跟不上不断加快的社会发展节奏。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主旋律相声”的出现以及优秀相声演员的日渐减少,“相声”更是江河日下,从历届央视春晚相声由观众趋之若鹜的“主角”沦为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鸡肋”便可充分说明这一点。没有了讽刺、缺少了幽默、跟不上时代节奏的“相声”前进的步伐越来越沉重。

而类似于相声的“脱口秀”在当今的广播综艺节目中占了越来越大的比例,特别是近几年来,在中国大有遍地开花之势。各个广播电台争相开办“脱口秀”节目,花样繁多。如乌鲁木齐人民广播电台大型晚间综艺脱口秀节目《夜空不寂寞》,北京广播电台文艺节目中心全力打造的《星夜故事秀》,杭州交通经济广播电台的《交通快活人》等,“脱口秀”既有走纯娱乐化的路子,也有定位于社科类或新闻专题类,强调人与人之间要求沟通的本能。而地方台、港台开办的类似节目,一方面凸现地方特色,一方面更加偏向于娱乐化。

目前来看,在广播综艺节目中,“脱口秀”节目的发展状况是比较好的。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①某一时段节目话题和风格的选择与该时段受众群的特征不相符。②忽视细节的处理。③主持人缺乏驾驭谈话现场的能力。

上述各种问题的存在给“脱口秀”节目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及早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以争取留住当下的受众群,唤回已流失的听众或观众,重塑脱口秀节目的传播地位。大致来看,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加以改进。①选择“群众关心、领导重视、有普遍意义”且指导性、借鉴性较强的话题。②营造轻松和谐、畅所欲言的氛围。③着力提高主持人驾驭谈话的能力。

诚然,我国的电台广播谈话节目还存在着粗制滥造、简单模仿的弊病,但它尚需时间慢慢成熟,摸索出符合中国市场的特色,同时需要避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出现的低级庸俗化,真正服务大众,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并且,广播综艺谈话类节目更需要多一点人文关怀,多一点的社会责任感和能担当起灵魂作用的主持人。

电视的出现,为什么能抢走那么多广播听众,网络多媒体的兴起,为什么能分走广播电视市场的“蛋糕”。原因之一就是电视和网络多媒体都具有生动、直观的图像,它们视听兼备,声画合一,能够面对面传播,近距离甚至零距离观赏,更便于受众参与,所以,广播没有图像的先天不足,决定了我们广播从业者必须大力挖掘“说”的艺术,在“说”上狠下工夫。力求通过“说”描绘出图像,让图像通过“说”给听众产生听觉冲击,使“像能尽言”。在广播综艺节目中办“脱口秀”节目,不管选择什么样的文艺形式,在串联编排、播讲点评中,都是力求声像并茂,语言直观。在写稿、演播中,演播者自己头脑中先形成图像,然后用语言调动听众情景再现。演播者要想使听众在你的播读和解说中能够看到什么,自己必须先看到,先身临其境。这些无一不说明了类似于“相声”的脱口秀节目在当今广播综艺类节目中的优越性。

3 结语

总之,在广播综艺类节目里,“脱口秀”必须要把握好思维中的语言,听觉中的形象。二者应是同步生成、相辅相成的。宏阔叙事、琐碎细节,倾情演播,尽心投入,才有广播综艺的可听性和必听性,也才有广播节目的“钳制力”和吸引力,最终才能给听众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和纯美的听觉享受。

[1] 宋慧媛.论“脱口秀”在中国本土化中的表现特点.山西大学:山西大学,2010(5):23-24.

[2] 王强.从《天天向上》分析我国娱乐类脱口秀节目的品牌攻略.新闻传播,2011(7):43-44.

猜你喜欢
演播类节目综艺
探析小说演播如何更好地“化为人物”
有声小说《白鹿原》演播艺术分析
——以李野墨演播版本为例
新时代有声演播者应该如何掌握情气声的关系
融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的出路
文化类节目的融合传播策略分析
浅谈小说演播中的角色塑造
以《这就是灌篮》探析体育综艺发展趋势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韩国女性综艺人立足难
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如何提升传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