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钩手”之正误

2012-04-25 06:14罗永平
少林与太极 2012年12期
关键词:陈式拳术小指

文/罗永平

说到太极拳的“钩手” (勾手),也许有人会说:钩手谁不会,还用你说?不就是五指尖撮拢在一起,腕关节顺屈自然下垂而成“钩手”吗。

此话不错,这是我们所看到的(包括许多太极拳书籍) 大多数太极拳者在演练太极拳时所展示的“钩手”,也是拳术中最普遍的钩手(见图1)。

凡是拳术,大多都有钩手。掌、拳、钩是“手”在拳术中的基本手形,在技击搏斗中各自有不同的作用。掌、拳的作用无须多言,钩的作用主要用于擒拿。于是就有了专司擒拿技艺的“钩手”。其手形:五指依次并拢,拇指背朝上,其余四指微向掌心弯曲,并以小指为主,顺小指一侧的掌缘屈腕为钩。这种手形的特点不见明显的钩尖,而是四指尖形成锯齿状,故而也称为“锯齿钩手”(见图2)。

图1

“钩手”的作用从任何拳术的技击意义上讲都是擒拿技法,其主要技术技势是叼、拿、锁、扣,太极拳的钩手也不例外。

“钩手”在太极拳推手或者散放时得机得势地叼、扣、锁、拿住对方肩、肘、手、腕等部位,使其进入死角状态而不能进行转换变化。钩手有抓筋、拿脉、锁骨、截劲等作用和功效,使被“钩”者痛彻肺腑、有深透入骨之感。钩手叼、拿、锁、扣技法如果与击、打、跌、放综合起来运用,更能体现太极拳技击特有的威力和魅力。

图2

但是,如果以图1所表示的钩手手形来体现太极拳“钩手”的神奇威力,那是基本办不到的。太极拳应有太极拳的钩手,而太极拳的钩手是根据太极拳独有原理和技击要求而设计并得到实践检验的。

那么,什么是太极拳正确的钩手呢?

太极拳钩手手形用文字表述应为:手腕自然下垂,先小指,依次无名指、中指、食指蜷曲,拇指贴于食指梢节,小指紧贴掌根缘,卷曲掌中为空心,成为钩手(见图3)。

这种钩手有别于其他拳种的钩手。笔者在教学和实际运用中深刻体会到,这种钩手讲究顺势顺劲的手指缠丝,更便于叼、扣、锁等擒拿技势的发挥和手腕背部的击打,符合太极拳原理。那种五指尖撮拢自然下垂的钩手,在太极拳实际运用中作用不大或其作用可忽略不计。

文字表述有限,实际操作优劣便知。

但值得注意的是,五指尖撮拢自然下垂的“钩手”,为什么练太极拳者普遍用之?笔者查阅了众多太极拳书籍,如1921年许禹生的《太极拳势图解》、1925年陈微明的《太极拳术》、1929年姜容樵的《太极拳讲义》、1931年杨澄甫的《太极拳使用法》 等,在讲解“单鞭”势时,要么“手腕下垂,五指微拢作钩型”,要么“五指旋即垂下变为吊(叼) 手势”,没有具体描述和专门的手形图示。

图3 太极拳钩手手形

就是当代太极拳大家陈小旺1985年出版的《世传陈式太极拳》 在第五式“单鞭”中也说:“右手五指捏齐成钩手经左掌心向右上方起。” 太极拳大家陈正雷在1997年出版的《陈式太极拳》中说:“勾手,是指五指尖捏拢,屈腕放松,不能用力形成死弯。”

以上大师、大家的描述以及历代传授,无疑形成了图1所示“钩手”的普遍共识。难道这些大师、大家另有隐晦?笔者曾经请教过一些太极拳名家,他们对于钩手的说法也莫衷一是。

倒是冯志强、顾留馨另有一说。

冯志强1990年出版的《陈式太极拳精选》 讲:“勾手,屈腕,拇指、食指、中指尖轻轻捏拢,无名指与小指微屈下垂。”并附有照片(见图4)。

图4

顾留馨在1982年出版的《太极拳术》 中说:“钩手是先小指,依次将无名指、中指、食指卷屈,小指紧贴掌根,拇指贴于食指梢节之上。”这正是图3的手形。

由此看出,冯志强和顾留馨所说的钩手手形基本一致,笔者很赞同,而顾留馨的表述更为详细。

杨式和陈式太极拳的钩手都是在乘势转圈中作“钩手”状,只是陈式太极拳手指依次卷曲,腕部和指节的旋转幅度较大。而杨式太极拳在乘势转圈中五指尖捏拢下垂,故也称之为“吊手”。从这一小小区别中,也能看出陈式太极拳在套路、推手和散放中保持了擒拿技势较多的特点。

太极拳的擒拿有叼、拿、锁、扣、抓、截、挂、带等多种手法技势,并不局限于反筋背骨,而是更注重于拿对方的劲路。太极拳的擒拿不仅需要一般意义上的擒拿技术,更要有拿劲路的技术,因此,太极拳擒拿手形的“钩手”也应该有别于其他拳术。

由此可见,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推手、散放的实践来看,笔者以为图3所表示的“钩手”手形,才是太极拳比较正确的“钩手”。

猜你喜欢
陈式拳术小指
陈家沟陈式太极拳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互动模式的构建
拳术论
降落伞(翻绳)
新时代传统拳术课程化研究
21世纪以来陈式太极拳技术体系演进特征
旋转手指操
手指舞 《鱼儿鱼儿水中游》
雨林游记
焦作市陈式太极拳发展模式实证研究
明清时期拳术地位变化的动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