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 王强强 甄东龙 李鹏大 于泽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类招生,分流培养”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正逐步被各大高校所采用,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培养人才,力求与社会需求接轨。以学生视角,拟从该种培养模式的实行情况入手,阐明其利与弊,旨在寻找大类和专业的平衡点,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进一步卓有成效的推行此种模式。
关键词:优势;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7-0155-01
1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招生培养模式简介
大类招生,就是不按专业或者专业方向来确定招生计划进行招生,而按照院系、学科等大类制定计划进行招生的一种招生模式。分流培养,则是指对大类招生的学生,经过1—2年的基础课学习,通过对学科、专业的进一步了解,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根据与院系的双向选择原则进行分流培养。
纵观我国各大高校的招生情况,目前实施大类招生培养的类别又可大致分为三类:(1)大类招生,专业培养:是目前各大高校普遍运用和施行的招生办法;(2)按院系招生:即在同一院系中,不分专业,只按院系招生;(3)“基地班”“实验班”形式(例如我校的孙越崎学院)。这些实验班不分专业,实施的是“通识教育”。
2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招生培养模式的优势
(1)顺应时代背景,符合社会需求。21世纪需要的是综合性的人才,而过去按专业招生培养模式是专才教育,容易导致学生的知识面过窄从而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大类招生,有效地避免了这一缺陷,注重学生的学科基础,为学生的均衡、全面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2)避免了学生入学前对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大大提高了志愿的录取率。按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前两年不分专业,在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充分地了解自己,结合社会发展与需求,从容地选择专业,使专业与自身的切合度大大提高。
(3)加宽学生专业基础,使学生竞争意识增强,学习动力加大。现在社会需要的是既有个性化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又强的交叉型复合人才。而实行按大类招生、培养,可以更好地实现宽口径、厚基础,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特长。
3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学生填报志愿与高校招生的信息不对称。调查显示,有接近七成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对各大高校实行的招生培养模式不了解,而对学科的分类、专业的设置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致使许多考生在报考时盲目选择学科大类的方向,对自身的发展极为不利。
(2)“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淡化了学生的专业意识,致使专业技能掌握不够熟练。在实际调查访问中,诸多学生反映专业课学习时间短,专业课程相比以前大幅度缩减,导致自身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不佳。要寻找大类招生和专业招生的平衡点,处理好大类培养与专业特色的关系。
(3)选择分流方向时,专业间失衡现象显著。调查中发现,学生分流时,考虑的主要因素为社会需求和学科实力,所占比重分别高达47%和38%,致使社会需求量较小以及学科实力相对较弱的专业招生困难,长此以往,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师资力量的整合、学科的发展都将产生严重的影响。
(4)一味追求同一招生培养模式,欠缺对本专业特点的深入考虑。调研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学院都采用大类的招生模式,笔者认为不应盲目追求大文、大理或者学科大类的基础统一,也不能照搬专业合并的模式,要结合专业自身,对于我校采矿、安全等特色鲜明的专业,有着稳定的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按照专业招生、专业细分的培养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
4 针对上述问题的一些建议
(1)招生工作方面。校方应转变观念,在进行招生工作时要着重介绍现行的招生培养模式,使学生对学校的实力、专业的设置安排有着清晰的认识,合理地填报志愿,更好地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对于需求量小的专业,或压缩招生规模,或隔年招生,而对需求大的专业,则在招生计划上适当增加。但与此同时,要力求使同一大类中专业保持相对平衡,尽量避免出现过冷专业。
(2)教学工作方面。结合大类特色,有选择地侧重基础或专业,灵活选择分流时间,在大类与专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此外,建立人才需求信息调查和预测工作系统。对各个专业近年的就业信息,各专业拥有的资源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学生专业分流意向、各专业未来的就业情况及发展态势等进行合理预测,从而更好地辅助教学工作的开展。
(3)学生管理方面。现行的管理模式是大类行政班级、宿舍四年不变。致使专业同学沟通较少,不利于情感的建设和学业的进步。而分流后重组班级和宿舍,施行新的班级和宿舍制,更有利于专业分氛围的培养和学习的进步,从长远看更有利于分流教学的开展。
总之,大类招生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趋势,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变革,是新世纪本科人才的理性选择。对于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抓住本质,深入分析,分门别类地进行改革和调试,学校、教师、学生要达成共识,为今后的人才培养工作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R].中发[2004]16号.
[2]@赵健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J].山东省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