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米
在海拔8千米之上,在空气稀薄透明的世界,在晶莹的巨大雪椅中,他,独自坐在那儿,一动不动。
他盖着雪的被子,微微斜靠,面容宁静,仿佛只是小憩片刻,等恢复了年轻人的体力,会随时跳起来,绽开笑容,告诉人:我,刚刚登了顶。
几年之后,他的朋友霍格,就这样在离珠穆朗玛峰顶300米的地方,赫然看见了自己的朋友彼得。
霍格是受彼得父母之托,上山寻找彼得的。都说登这样的山峰是个危机四伏的过程,必须全神贯注,一点点杂念都会导致粉身碎骨,何况雪山茫茫,找一个无声无息的人,比大海捞针还难。霍格首次登珠峰,会有这样的运气么?
是好朋友的灵魂相通吧,他们相遇了,似乎,彼得正在等待着朋友的造访。但霍格仍然无法将彼得带下山,因为他的下半身冻结在雪里,已经成为山的一部分。所能做的,只是拍下彼得的照片,让他父母放心,他在那儿。
也许彼得并不寂寞,因为在珠穆朗玛峰顶8千米高度之上,至少有数百人,壮士一去,永不回还。最多的一天,有15人的生命,丧失在暴风雪中。那是1996年5月11日。
15年后的2011年,事故的亲历者之一尼尔,重新踏上当年的死亡之路。当年和他一起登山的人,有的不幸死去,他们的家属有人患上了抑郁症。其余的幸存者,不是受伤截肢,就是选择了永远远离珠峰,远离那场噩梦。
远离的原因不仅仅是死亡和伤残,还有风雪迷乱生死关头人的表现,种种自私选择以及内心受到的巨大拷问和自责。尼尔曾用肩膀扛着救下两个人,还是为没能拯救更多生命、把同行者留在了山上而无法释怀。
多么熟悉的场景,看起来仿佛昨天。在珠峰南坡登顶的必经之路上,尼尔看见了15年前的登山伙伴,他只是往路边稍微移动了一点点。“我看到他在那儿安息,然后带给他我的敬意。”
山在那儿,他在那儿,尼尔的心宁靜下来。
摘自天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