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诗对照 循文悟诗

2012-04-24 02:09张婕
新语文学习·小学中年级 2012年4期
关键词:引号李广将军

张婕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首创,也是苏教版教材的一大亮点。

“文包诗”,顾名思义既有“文”,又有“诗”。“文”为“诗”的补白,“诗”为“文”的中心;“文”因“诗”起承转合,“诗”因“文”水到渠成。“诗”有魅力,“文”有张力,诗文珠联璧合中显示出编者的独具匠心。

课本中精选的诗词都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精品,都特别讲究含蓄,一唱三叹,余味无尽;它们往往借物言情,寓情于景,诗情画意高度融合。这些诗词既是名家名篇,又符合各学段孩子的学习及鉴赏水平。更重要的是,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有一段让人感动的故事,读来兴趣盎然。

编者根据那些千古名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编写成生动活泼的故事,把一首古诗巧妙地包含在故事中,其中,“文”由“诗”演化而来,是对“诗”背景、大意等的描述,“诗”是对“文”的升华。让平实浅显的故事来引导我们学习古诗,化难为易,大大降低了学习古诗的难度。文中所包的诗也往往是我们似曾相识或早已背熟的,特别能够激发我们学习古诗的兴趣,为自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李广射虎》就采用“文包诗”的形式讲述了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下曲》中的故事。课文具体生动地叙述了李广将军一次夜巡,在朦胧的月光下,树林深处风吹草动,他误以为有虎,箭射入石的传奇故事,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和神勇无比。

本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共四个自然段。

课文由介绍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开篇:“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引出“飞将军”李广,并介绍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引出诗中的故事。

第三、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课文第三段创设了古诗所描绘的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疾风劲吹的月夜,“月色朦胧”,“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渲染出当时恐怖的氣氛,为英雄人物的出场做了铺垫。那真是“林暗草惊风”!“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从“猛然间”“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等语句能体会到李广将军机敏、神勇、果断的性格特征。课文生动具体地描写了李广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他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

课文的第四段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段落。第二天,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呀!大家全都惊呆了。”为什么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呀”“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让我们体会到人们惊讶之余对李广将军的赞叹敬佩之情。想想深深扎进石头的白羽箭,士兵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的情景,更让人增添几分敬佩之情。再回到诗中­——“没在石棱中”,我们就能体会到“没”字用得何等巧妙、传神!

“文包诗”的文章要以诗为主,以诗引文,文诗对照,循文悟诗,会文悟诗,才能使诗文相得益彰,更好地理解课文。

课文中还有许多带引号的句子,在品读课文时,可以根据课文的具体语言环境探究引号的不同用法。例如:“这位‘夜引弓的将军,便是人们称为‘飞将军的李广。”第一个引号是引用古诗中出现的词,第二个引号是引用人们对李广的称呼。还有,树木野草发出“沙沙”声,箭射出时“嗖”的一声,其中加引号的词是模拟事物发出的声音。这些引号的使用效果需要反复品读才能体会到。

猜你喜欢
引号李广将军
“咕咚”为什么加引号?
哼将军和哈将军
马援将军
How to Arous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lish Study
将军驾到
李广的故事
随机微分方程的样本Lyapunov二次型估计
水中的精灵
点兵
点击“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