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俊,高静波
(沈阳市妇婴医院麻醉科,辽宁沈阳110011)
喉罩 (larygealmask airway,LMA)作为一种介于气管导管和面罩之间的通气工具,因其损伤性小、耐受性好、操作方便等优点迅速得到了广大患者和麻醉医生的认可。现就LMA和气管插管(tracheal intubation,TT)在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中对循环稳定性的影响加以比较。
1.1 一般资料 选择60例因异位妊娠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20~35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喉罩组 (LMA组)和气管插管组(TT组),每组30例。
1.2 监测与麻醉诱导 患者术前均禁食水6 h以上,估计手术时间≤1 h。入室前30 min均肌注苯巴比妥钠0.1 g,阿托品0.5 mg,以消除其紧张情绪。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连接Detex-Omeda监护仪,常规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两组均采用舒芬太尼3~5μg/kg+丙泊酚0.2μg/kg+罗库溴铵0.06μg/kg进行麻醉诱导,患者意识消失,下颌松弛后,LAM组盲插入3~4号喉罩,气囊充气5~10 ml后固定,TT组经口喉镜明视下置入ID 7~7.5 mm的气管导管,套囊充气3~4 ml后固定,接麻醉机,调整呼吸参数,潮气量8~10 ml/kg,呼吸频率12~14次/min,吸呼比1∶2,保持呼末二氧化碳分压在35~45 mmHg,术中2.5%~3%的七氟烷持续吸入,维持麻醉深度。
1.3 观察指标与观察时间 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喉罩置入或气管插管即时,喉罩置入或气管插管后5 min,拔除喉罩或气管插管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 (DBP),平均动脉压 (MAP)和心率 (HR)的变化以及术后患者主诉咽痛和咽部不适的发生率。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年龄、性别、体重和术前血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P>0.05)。
2.2 数据分析 TT组在气管插管即时,插管后5 min及拔除气管导管时的SBP,DBP,MAP及HR均显著高于LMA组 (P<0.05)。TT组在气管插管即时,插管后5 min,及拔除气管导管时的SBP,DBP,MAP,HR与诱导前相比均显著升高 (P<0.05)。LMA组在喉罩置入时,置入后5 min,喉罩拔除时的SBP,DBP,MAP,HR与诱导前相比升高不明显,差异无显著性 (P>0.05)见表1。TT组术后咽痛或咽部不适的发生率为32.1%,LMA组为5.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表1 两组患者血液动力学变化
异位妊娠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因其对身体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美观等优点越来越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但此种手术对麻醉的要求较高,因其手术时间短,要求麻醉必须满足起效快,苏醒快,同时还要保证患者安全[1]。喉罩是近几年来逐渐应用于临床的一种介于气管内插管和面罩之间的新型通气工具[2],是 1983年由英国医生Brain发明的[3],插入咽喉部,充气后,在喉的周围形成一个密闭圈,可施行正压通气,也可让患者自主通气。几年的临床应用已经充分证明了喉罩的优点:操作简单,容易,无需喉镜暴露声门,避免了导管插过声门等机械刺激,不易出现喉头水肿、声带损伤等并发症[4]。本研究结果显示TT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LMA组更为剧烈,也说明了喉罩置入时气道的损伤小,尤其对一些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更为适用。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的时间都比较短,喉罩置入所需的麻醉深度比气管插管者浅,麻醉用药量更少,同时患者对喉罩的耐受性高,可以等到患者肌松及意识完全恢复后再拔除,对患者来说更安全。加之异位妊娠患者在术前可能已经合并有腹腔内大出血或失血性休克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由于喉罩置入时刺激轻微,从而避免了气管插管所造成的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术后咽痛是全麻常见并发症,与性别、体重、手术体位、时间、气道管理方法和术中用药等有关,女性较男性多发,肥胖、手术时间过长、诱导用琥珀胆碱、妇科手术及采用膀胱截石位皆易并发术后咽痛,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气道管理方法。LMA组患者术后感觉比较舒适,咽部异物感轻微,所以喉罩更适合于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但喉罩也有其固有的缺点,因其气道的密闭性有时较差,正压通气时容易漏气,对饱胃、胃内压过高的患者有发生呕吐、返流、误吸的危险[5],临床工作中也应提高警惕。
[1]许海芳.喉罩及插管型喉罩的进展 [J].国外医学 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0,1-15.
[2]盛卓人,王俊科.实用临床麻醉学[M].3版.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1996:300-305.
[3] Brain A.The laryngealmask a new concept in airwaymanagement[J].Br JAnaesth,1983,55(8):801-805.
[4]赵熙,李成辉,贾乃光.喉罩在临床上的应用 [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8(21):508-510.
[5]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鉴.现代麻醉学 [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92-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