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溪 郭悦明
摘要:施工过程机械设备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个劳动者的生命安危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关系到施工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和存亡。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关键词:土木;工程项目;机械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的工程建设项目大多是投资大、工期紧、安全质量要求高, 承建企业若无强大施工机械队伍作后盾, 兑现对业主的承诺就成了一句空话。从另一个角度讲, 项目施工对机械设备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 工程成本中设备使用费所占比例不断上升, 机械设备管理已经成为项目施工管理中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一、土木工程项目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分析
1、 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
介于目前市场还不甚规范,管理制度还未完全到位,一部分企业的领导为了追求利润和政绩,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必须的设备更新改造资金舍不得投入,致使设备异常陈旧、老化现象较普遍的存在。
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逐步弱化
首先在企业诸多管理工作中,生产经营、安全无疑是被摆在最重要位置上,而设备管理则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工作了。其次许多企业中缺乏真正既有专业技能,又具管理协调能力的人才。第三,资质高、管理能力强的建筑施工企业目前大都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出现,客观上退出了设备管理工作的一线,这也是该项管理工作正在弱化的重要原因。
3、人员素质低,培训少。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操作人员文化层次低且又没经过正规培训就上岗。施工现场到了非用不可的时候才去寻求相应的操作人员;为了应急,不少施工现场会出现随意叫一个略懂一二但未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进行机械设备操作,而对操作人员的实际培训工作却做的很不够。
4、存侥幸心理,对强制要求检测的设备不检测,老旧设备不淘汰。侥幸心理是很多机械事故的根源,已经造成不少血的教训,几乎每天都有人员伤亡,问题发生后,大家都意识到:不遵守操作规程,设备太陈旧,控制系统失灵⋯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是侥幸心理造成的。
二、土木工程项目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机构与制度
要切实加强企业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完善行之有效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落实到基层工作岗位。各种机械都要严格实行定人、定机、定岗位职责的"三定"制度,把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等各环节落实到责任人,做到台台有人管,人人在专责,这样,才有利于设备操作人员的正确操作和安全使用,加强其责任感,减少设备损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防止设备事故发生。
2、从源头抓落实, 严把采购关
机械设备本身质量是影响设备安全使用的一个关键, 许多设备事故就是由施工单位使用性能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而引发的。该类事故主要由于生产厂家的制造能力或制造工艺不过关造成的, 事故隐患隐蔽性强, 日常检修保养不易发觉, 故危害性较大。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机械设备及配件采购工作, 一是企业要建立机械设备采购制度, 主要机械设备购置前, 必须进行安全、技术、经济论证, 从设备选型、购置、点收、安装、调试到验收投入使用, 都要专人负责, 严格办理登记和交接手续; 二是新购建筑机械设备都应当具备生产( 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产品作用说明书, 严禁国家规定淘汰、禁止使用的建筑施工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 三是凡经专业建设机械机构检测, 认为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建筑施工机械, 严禁施工现场购买使用。
3、 正确使用, 及时保养,“用养修”相结合
保养工作方面:在实际运行中,公司严格要求机械操作人员按标准、规范要求做好设备每天开机前、作业中和停机后的“一日三查”的例行保养工作,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予以排除,这样既确保了设备在完好状态下安全运行,又有效地控制了设备的维护成本。
针对设备运转周期,运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控制设备一、二级维护,落实专业机修人员到施工现场按工艺流程规范维护,公司要求现场机械操作人员做好配合、督促、监督,并由专业检验人员验收质量,保证设备现场维护质量。
依靠规章制度规范施工现场服务行为。公司在规范现场服务行为的实践中逐步提炼归纳出机械设备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五个到”;即“身到、眼到、手到、心到、情到”。每个机操人员每天上岗工作要认真做到“身到”就是要做到按时持证到岗到位;“眼到”就是要认真按规范仔细做到设备状况“一日三查”;“手到”就是要对设备勤保养、勤润滑、谨慎操作;“心到”就是要一心一意为施工现场服务,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努力为工程施工排忧5、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
特种设备必须经技术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才能投入使用,公司要求各施工项目对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特种设备逐一进行调查登记,对未取得检测合格证的特种设备立即停止使用,并区别对待,需要继续使用的必须立即进行检测,取得合格证后才能继续投入使用,不合格的清退出场。对那些已经超过使用期限,又无法检测合格的设备强制报废。
6、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测
特种设备必须经技术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才能投入使用,公司要求各施工项目对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特种设备逐一进行调查登记,对未取得检测合格证的特种设备立即停止使用,并区别对待,需要继续使用的必须立即进行检测,取得合格证后才能继续投入使用,不合格的清退出场。对那些已经超过使用期限,又无法检测合格的设备强制报废。
7、人员培训, 持证上岗
根据统计,人为的因素导致的事故占80% 以上。因此,要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生产运作,人的因素是决定因素。如上所述,建筑施工过程中,人员的流动性大,一线的生产工人大部分都专业知识缺乏等。为了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就必须加强对建筑机械操作人员的管理,坚持一定要持证上岗,按规操作。由于建筑机械的特殊性,大部分中小型建筑机械都是易于操作的,这就造成了部分人的思想麻痹,认为我也会操作,或者可以随便叫人去操作,这就为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殊不知,大部分中小型建筑机械是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但也是较笨重的机械,因为笨重,其运动惯性也大,一旦出事难以控制。如最为常见的砂浆搅拌机,其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运动速度也慢,如果一个没有经过培训的人员去操作,就不会认识到其危险性。在搅拌的过程中,如果用物料去拨弄拌桶内的砂浆,那是相当危险的。或者一旦有石块卡住了拌叶,应如何去紧急处理等,这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如果不经培训,操作员就不会意识到这些危险因素,紧急情况也不知如何处理、排除故障。所以,必须注重机械操作员的培训。机械操作员除了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外,还应懂得相关的机械常识和必要的安全知识。作为管理者,就是要做好宣传、教育、培训、监督检查等四项工作;对所有操作员要坚持持证上岗,并做好相关的机械维修、保养等文字记录工作。另外,作为一个正规的建筑施工企业,通常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已相当健全,问题是如何去宣传,使到人人知晓;如何保证规章制度的落实,使有关人员都能按规定去做;又如何去监督、检查,证实有关人员确实已按规定去做了。这才是一线管理人员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综上所述,使用单位只要认真依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加强过程控制,强化管理,就能确保施工现场大型起重机械的使用安全,有效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黎安明.《浅谈建筑设备管理系统设计的规范化操作》[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7,8.
[2] 柴彦昌. 浅谈建筑工程设备现场管理[J]. 河南科技. 2010(16)
[3] 聂永光. 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控制管理[J]. 科技资讯. 2007(20)
[4] 宋艳坤. 浅谈建筑机械设备管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30)
[5] 李书柳. 企业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今日科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