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后再看香山饭店

2012-04-23 06:08田军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35期
关键词:贝聿铭香山建筑师

田军

摘要:在香山饭店中,贝聿铭寻找到中国建筑文化的基因要素,把它们提炼、整合,并与现代建筑有机融合成为贝聿铭特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简洁朴素的、具有亲和力的传统民居形式为外部造型,将西方现代建筑原则与中国传统园林的营造手法,巧妙地融合成具有中国气质的建筑空间。而且贝聿铭注重对历史文化内涵的探求和对文脉的关注。可以说香山饭店是中国与世界建筑接轨的里程碑,也是中西合璧的典范。

关键词:香山饭店 中国传统建筑 现代建筑 园林 建筑符号 建筑文化 里程碑 中西合璧 典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建筑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建筑设计正在趋同于国际化。但是我认为今天的建筑师更应注重对历史文化内涵的探求,和对文脉的关注。历史对建筑师来说是一笔财富,但对历史的狭隘的理解却常常成为创作的羁绊。然而,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浩瀚无边,加之现如今设计市场的功利氛围,消化并领悟其中的精髓难之又难。从30年代中国第一次复古主义思潮开始,中国的建筑师便为了这个目标进行了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有一些成功的实例,表达出建筑师对民族之路的思考。其中引起中国建筑界强烈震动的香山饭店,便是体现了对中国建筑民族化追求和探索的典范。

1、 展现园林风光,设置开敞布局

香山饭店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是香山饭店设计中最重要的特征。在整体结构上,它恰到好处的运用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借助大自然风光,依山而建,随高就低,蜿蜒曲折又不拘一格。精心营造的山石、池水、花草、树木、曲径与白墙青砖,清新淡雅的建筑,曲径通幽,一步一景的连廊巧妙结合,融入整个香山的自然风景之中,显现出江南园林特有的雅韵风情,真可谓“虽由人作、宛若天开”。

这一具有超前意识的名作,是对中国建筑师的一种提醒。香山饭店的存在是告诫中国建筑师在努力学习现代建筑技术的时候别忘了传统,优秀的作品大都吸取了传统的精华。

2.1 大厅入口空间以及大厅

我国北方四合院民居,常在入口处放置影壁来缓冲视线,南方园林也常于入口处做各种处理,以求得含蓄幽深之感,而香山饭店则将二者巧妙结合。巨大的屏风,避免了进入大堂时的一览无余与空旷之感,屏风中央的圆形窗洞产生的层次变化与纵深感,和框取大堂景观所产生的自然含蓄之美,更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大厅顶部采用了贝聿铭一直比较推崇的的玻璃屋顶,改善了大厅的透光条件,而且出现了特殊的光影效果,丰富了墙壁的光感。

2.2 颜色运用巧妙

香山饭店在用色方面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贝聿铭运用了三种颜色:白色、灰色、黄褐色,由于灰色和黄褐色均属调和、稳定的色调,不仅极易与自然界中的山、水、树协调,而且还给人幽雅、宁静的感觉;白色和灰色的巧妙运用使香山饭店的这座建筑纯净而自然,白色为主调,墙面大面积采用白色给香山饭店带来了鲜明而强烈的特征,而大门入口处的柱灯和大堂坐灯的小面积白色灯体,与大面积的白色墙面相互呼应;灰色是辅调,灰色用于屋顶、连接窗子的装饰格带、门窗套和勒脚等,使香山饭店更多了些江南园林的雅致与传统的设计气息。黄褐色运用在室内的陈设与装饰中,使得在细节上体现了古老东方文明的气息。这三种颜色的巧妙运用使得整个香山饭店和谐而统一,纯净而高雅,成为香山风景区中的一个亮点,令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2.3 灵活借鉴传统建筑符号

在建筑设计中,符号已经作为一种设计语言,被许多建筑师自觉或不自觉予以运用,以表达自己对建筑文化的理解。南方园林的长廊曲径、假山水榭,尤其是建筑屋宇与周围自然景观相辅相成的格局,以及光影美学的运用,都被贝聿铭作为建筑符号用于香山饭店的设计之中。贝聿铭的另一手法是大胆地地重复使用两种最简单的几何图形——正方形和圆形。如大门、窗、空窗、漏窗、砖饰、壁灯、宫灯以及月洞门、灯具、茶几等,巧妙的体现了中国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及中国道家传统的行为方式,给观者一种完整而统一的视觉冲击。

3、 香山饭店是中西合璧的典范,折射出了贝聿铭建筑在文化上的延续

贝聿铭是最典型的第2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香山饭店,将中国的江南园林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进行了一次完美的嫁接,是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现代建筑融合的桥梁。在与周围环境同化的同时保持了正统的中国特色。这种设计手法,既有亲和力又显得与众不同。贝聿铭曾经说:“中国的建筑不能重返旧式的做法。庙宇和宫殿的时代不仅在经济上使建筑师们可望而不可及,而且在思想上不能为建筑师们所接受。我希望尽自己的浅薄之力报答生育我的那种文化,并能尽量帮助建筑师们找到新方式……”

西方建筑倾向于用单一的正面建筑来表现自己的风格。香山饭店则不同,它层次感很强,逐渐展开,引人入胜。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放进光线和新鲜的空气。但对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画框,花园永远在它外头。这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所在,在这里,贝聿铭把它发挥到了极致,是中国文化在建筑中的彻底体现,此刻贝聿铭已经把建筑浓缩成了文化,把文化渗透到了建筑里面,文化与建筑已经融为一体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因此香山饭店在开张七个月以后,美国授予贝聿铭普利茨克奖。香山饭店表现了建筑在文化上如何延续——不对过去横加批评,而是撷其精华,成就自我。我们从香山饭店看到:贝聿铭所代表的文化的决定因素是“归根”思想,凝练、升华并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其成功创新的源泉;人、环境、功能的有机巧妙融合,形成建筑的秩序是其内在逻辑,“以人为本”、“环境第一”是他创作的基本原则。

中西文化的交流在建筑中的体现,使中西文化的交流不只限于字面本身上了,而是上升到一更高的层次了。贝聿铭的香山饭店堪称是开了一个先河!

4、 香山饭店留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

建筑界人士普遍认为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3个特色:建筑造型与外部环境融合、空间处理独具匠心、建筑材料考究并且内部设计精巧。事实上,对贝聿铭建筑艺术创作创新用简单的词语来描述是狭隘的,其思想的启迪作用和深远影响力是无法估量的,他的作品“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火花。重温大作,我们发现:贝聿铭先生诚实可见的是基于最为普遍的概念和原则层面上的追求,独具慧眼地提升建筑通常关注的事物和现状,重视不同文化和特定地域建筑内在的逻辑及其与环境的关联。延续中蕴藏突破,突破中又体现延续。其艺术品味和文化韵味都是历练的设计结晶,经历风霜,历久弥新。香山饭店留给我们的是:我们要重视文化,尊重历史;尊重环境,以人为本;建筑的形象都是由内在本质要素在外界因素作用下所决定的;要考虑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特点,创新的视角、处理手法却有很大差异。

一个好的建筑艺术设计创作就是探寻其内在的连贯性、明晰性及其与外界的关联。贝聿铭作品隽永得益于自信和坚毅、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经历和求实态度、怀疑和批判精神……。这些,对于我们无疑是困惑和迷茫中的指路明灯。

参考文献

[1]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牡,2005.

[2] 王天锡.国外著名建筑史丛书——贝聿铭.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8月.

[3] 黄健敏.贝聿铭的艺术世界.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4] 黄建敏.阅读贝聿铭.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贝思出版有限公司,1997.

猜你喜欢
贝聿铭香山建筑师
缤纷四季在香山
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
香山名字的由来
小小建筑师
一纸红叶映香山
贝聿铭:自信的百年微笑
猴子建筑师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贝聿铭的灵感
香山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