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素英,章美玲
(1.肇庆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风景园林教研室,广东 肇庆526061;2.上海深圳奥雅园林设计有限公司,上海200052)
邻里交往是居住环境和社区生活中重要因素之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使得邻里关系被大大削弱[1];随着城市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可以在工作、学习以及其他社会环境中获得所需要的社会关系,这也是邻里交往重要性被削弱的另一原因。然而,事实上阻碍现代居住区邻里交往的除了上述因素外,更重要的是居住区空间的营建不够合理,使得小区规划忽视了社区感和家居感。城市住宅从过去宽敞自然的住屋形式演变为现代高度密集的“鸽子楼”形式,仅仅解决了人们生理上的需要,却忽视了邻里交往的社会生活质量。有限的居住区外环境,正是现代居住区邻里交往的重要渠道及物质载体,因此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的设计与居民邻里间的交往有着密切的关系。
邻里是1915年Robert E.Park首先提出的概念,后由佩里发展为邻里单位理论。尽管邻里包含一些密切住户社会交往的思想,但它更强调居住的物质方面。直到二战后Milton Kolter关于“邻里”的理论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认为邻里是与居民关系密切、非常熟悉、经常使用而认为是“自己”的区域,其边界因为个人爱好、年龄、文化、职业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固定的“游移”状态[2]。在这里我们主要是指从居住空间邻里交往自然发生的自愿行为的交往。
所谓“地域性”从地理学角度来讲,主要包括地理环境、外部社会环境两方面。根据人地关系互动理论,居住区建设也有明显突出的地域性特征。一方面因为住区成员单位、群体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社会空间;另一方面因为居住区地理环境及地理位置差异会形成不同的地域空间。
我国居住区建设与国外相比有较大的区别,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居住区建设。由于地域性的差别,我国城市化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均衡情况,这在沿海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这些地区的住区建设中,城市居住问题也随之突显出来。概括地说有两点问题:首先是以高层为主的城市居住区人口密度大、制约条件多与稳步提高的居住环境质量之间的问题;其次是广东沿海地区因为改革开放的冲击,从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迁移进来的居民较内地的多,再加上外来务工的流动人口,从某种程度上切断了原有社会网络、人际交往环境、社会支持系统等,使商住区居民同质性降低,社区文化开始贫乏,归属感减弱。种种原因给社区管理、社区环境、邻里交往等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类问题的解决远非建筑师、规划师所能做到的,但也并非无能为力,可从环境、规划方面给邻里交往营造空间,使得社区环境更加完善。
广东省肇庆市地处发达的珠三角地区,享有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砚都”之美誉,2006年又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因此被形容为有着“西湖之水,阳朔之山”的“一方秀土”。2009年广佛肇城际轻轨全面开工,为广佛肇1h经济圈的开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城际交通的迅速发展,“城市边界”的日渐消融,使“工作在广州,居住在肇庆”成为可能。肇庆的众多美称及其不可复制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其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有着“珠三角后花园”之称的城市如何着手共建美好的人居环境、创建和谐的邻里空间,将是规划者的首要任务。
邻里交往的成因由多方面因素影响,研究人们通过何种方式认识邻居或住区其他居民有助于我们了解邻里交往产生的机制,从而通过一系列规划设计手段强化这一机制,进而有助于交往的形成[2]。为了从总体上把握居住区居民邻里交往现状及居民期望的邻里空间,本次问卷调查以肇庆市端州区有代表性的8个商业居住小区为例,其中每个小区发出问卷65份,共520份,组织2008级园林的学生分为8组分别对8个居住区进行调查,探讨特定地域背景下的住区园林环境对居民交往空间的影响。时间上主要选择在下午5~7点,分3天进行,分别选择工作日和周末休息日进行调查。问卷中主要涉及性别、年龄、职业等对邻里交往的影响,居民交往途径,小区户外环境与邻里交往的关系,居住区道路设置与邻里交往等方面。
对8个小区520份的居民问卷调查中,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年龄段主要分为:1~12岁、13~18岁、19~26岁、27~45岁、46~65岁及65岁以上;从问卷结果中发现:从户外休憩活动频繁、邻里交往频度总体上说女性高于男性,并且以46~65岁年龄段的居多;交往途径通常是因为遛宠物、散步、闲坐休憩或照顾幼儿。1~12岁的儿童主要分为3个阶段:1~3岁一般有家庭直接看护,其活动范围及地点很大程度上受到看护者的影响;4~6岁入幼儿园的幼儿已经有一定的自主性,中小学生对环境的选择相对有更多的要求,但主要是寻找年龄相仿的伙伴玩耍。儿童对环境的感受——邻里关系、安全感、舒适感等表现并不敏感,但游戏是他们的天性,对户外活动的热爱更是其他年龄群的人们无法比拟的。中青年虽然是住区的主要居住者,但正职壮年的他们既要成就自己的事业,又要培育下一代,有时还需要照顾长辈,闲暇时间较少。由此可以看出,老年人和婴幼儿对住区环境利用率较高,而且中青年也往往是因为老年人或孩子的关系与邻里发生交往。
从职业的角度看,不同的社区居民的职业构成有所不同,调查起来相对较为复杂。调查中发现教育工作者、行政机关等事业单位的居民对居住区的环境及邻里交往要求更为迫切;而对于私营企业、个体或工作时间不固定的居民来说,大多对邻里交往、社区环境持“不反对”意见。
问卷中涉及居民一天中在小区户外进行户外活动经常是在什么时间段。8个小区中调查结果大致相似(表1)。从调查结果可知,居民到户外活动、休憩选择在傍晚(16~19点)和晚上(19点以后)的居多,而选择中午(11~13点)和下午(13~16点)两个时间段的相对较少。
表1 居民一天户外活动时间分布%
现代的商业居住小区——特别是最近几年新兴的居住区,如中源名都、锦绣莱茵、嘉湖新都市等,居民通常是来自不同单位、不同地域,加之肇庆的地理位置属于相对发达的珠三角地域范围,每个小区居民基本属于各个地区的大融合,在问卷中还设置了关于居民邻里交往及认识的途径(表2),调查中发现在8个小区中的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最可能的认识方式是“经常碰面”和“户外休憩、溜宠物”,其次是“通过孩子”,出乎意料的是通过“户外环境锻炼”方式认识的机会相对较少。这也证实了日本学者应用社会测量学方法对邻里关系进行的调查结果:邻里关系的密切程度符合社会心理学的“邻近性”原则,即住得近的人容易成为朋友[2]。
表2 居民邻里交往途径分析 %
此次调查的目的即社区园林环境、地域性差别对邻里交往的影响,笔者此本次问卷中重点调查了居民对所居住的居住区园林环境的看法、要求以及期望有什么样的空间场景等(表3),8个小区的调查结果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期望“优雅舒适的户外环境能促使更多的人到户外,激发邻里交往”的均在50%以上,其次是居民认为邻里交往与居住区园林环境关系密切,户外活动场地是交往发生的主要场地。这说明居民期望通过合理利用室外空间、改善园林环境以促进邻里交往的发展。为进一步了解园林景观中各景观要素对邻里交往的影响,调查中还了解了居民渴望在小区环境中有什么样的景观要素、景观场所等(表4)。
表3 邻里交往与住区园林环境关系 %
表4 园林环境景观要素对邻里交往的影响 %
根据表3的调查结果可知,居民期望通过改善户外园林环境来弥补邻里之间交往机会的不足,从表4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每个小区的调查结果基本是一致的,其中,最迫切的期望是“有较多的休闲空间和设施”,其次是“有可以供许多人共同活动的设施”;这两方面的诉求加起来几乎占每个小区调查中的65%,这也印证了杨·盖尔所说的“与驻足停留对物质环境的要求相比,步行和小坐的要求更多,也更综合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停留可以看做步行状态因某种原因而中止,而且是可能发生的小坐行为的必然起点。
杨·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曾提到:步行首先是一种交通类型,一种走动的方式。但步行的目的有多种,如因公务而步行、观光或散步等,但步行交通的特点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决定了对物质环境的一系列要求[3]。居住区中的“步行”不能单纯地看做一种“交通类型”,而是身体和心理放松状态的低强度活动,即可以称之为“步憩”。步憩行为是步行过程中对环境信息把握的过程,也是发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各种感官去体验空间的过程,同时也是寻找兴趣的一个过程。因此居住区中道路空间的处理对居民户外活动也起着一定的影响。作者在问卷中设置了关于小区道路建设对邻里交往的影响,题目是:“从实现更好的邻里交往的角度,您认为小区道路需要做哪些改进?”(表5),从8个小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有40%的居民期望在居住区道路两旁适当布置休息空间和休憩场所,同时有30%以上的居民期望改善道路两旁的绿化以吸引居民停留脚步。这也说明了步憩过程中的停留需要某种条件,即适当的休憩空间及设施和优美的环境,如图1所示,可在小游路上设置与环境融合的花架,供步憩者停留下来小憩或欣赏景观。
图1 小区道路空间
表5 小区道路建设对邻里交往的影响 %
此次问卷调查主要涉及16个问题,基本都是围绕住区园林空间构建对邻里交往产生的影响问题展开的。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居住区的园林环境建设能促进邻里间的交往。为了提高住宅设计水平,促进肇庆城区住区环境的发展,改善居民交往现状,根据调查结果得到以下几个观点。
特定地域的物质和精神形态,是在特定环境的条件下,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气质”——这种与生俱来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使人们能够区别一个地方与另一个地方,唤起公众对特定地方的认知[4]。居住区环境建设中园林风格及唤起居民对居住环境场所的识别性是不可缺少的。所谓园林风格,能反映地域性差别,补充居民对环境的识别性及归属感。肇庆地处珠三角地带,具有着丰厚的岭南古典园林气息,又加上其独有的历史文化,为其住宅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熟悉的、可识别的地域园林文化能吸引居民走出居所享受户外环境,为邻里交往提供可能。
4.2.1 加强宅旁绿地场所开发
从交往途径看,“同一栋楼经常碰面”几乎是所有情况下都处于第一位途径,这表明,在规划设计中创造使住区居民能经常碰面的机会和可能性,对促进住区邻里的形成、改进交往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宅旁绿地建设可以为“就近”的居民进一步接触、交流提供场所(图2)。
图2 宅旁休闲绿地
4.2.2 加强点、线、面结合的“多义景观场所”建设,营造动、静结合的流动空间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住区步憩空间建设对邻里交往有着一定的影响,其中要求在“道路两旁布置休息空间和休憩设施”的,在8个小区中均占35%以上;同时50%以上的居民认为舒适优雅的园林环境能促进居民之间的交往;从交往途径看,除了“同一栋楼经常碰面”外,“户外闲坐、休憩”、“散步、溜宠物”等也是最可能的认识方式(图3)。
图3 户外休闲场所
以上几个因素表明,住区景观环境是以视觉为主要感知途径,以休憩环境的美学功能为价值取向的。因此,住区环境景观建设中尽量加强线形道路、点式小憩与面式综合休憩空间,营造具有多种使用可能的流动的“多义景观场所”。
在问卷调查过程中,通过与居民聊天还发现,居民除了对实质环境方面的追求之外,营造和谐、有序、赋予归属感的社区空间也是他们一直以来的愿望。根据肇庆的地域特点及人口特性,应在居住区中营建反映地域生活的空间环境,创建有肇庆特色的各类文化设施,如地区性文化雕塑、乡土植物、文化宣传、体育、娱乐活动等,也是增加邻里交往、增强社区归属感的重要途径。
[1]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2]杜宏武.珠江三角洲住区休憩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杨茂川,王 琛.城市公共空间的地域特色与可识别性[J].江南大学学报,2006(12):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