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教育生命归属感
——江苏省东海县教育局局长刘晋认为,要让教师有幸福感,还要让教师对学校有认同感,对教育生活有满足感。一所学校,无论它多有名气,如果身在其中的老师们感觉生活枯燥乏味,那学校与他何干?所以我们强调校长在日常管理中,要多一点人文情怀和主体意识,多一点赏识眼光和情感投入,尊重教师的独立人格和辛勤劳动,关心教师的精神生活和心理需求,尽量让教师多享受一些温暖,多获得一些感动,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多一些提升。目前,很多学校关爱教师形成了很有创意的做法和制度,比如有些学校每周为“岗位标兵”升国旗;有些学校实行优秀教师备课免检;有些学校为“每月一星”教师披红戴花;有些学校举行一次教师集体生日宴会;有些学校节日祝福温馨感人,一束鲜花、一份礼品、一封慰问信、一段祝福视频、一句暖心问候,为教师带来组织的关心和团队的温暖,增强了对学校的依赖和留恋。
别的局长可以不读书,但教育局长不能不读书
——四川省阆中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局长汤勇说:“如果学校没有文化,学生的行为规范就只能依靠强制管理,教师的积极性就只能靠物质金钱来维持。而营造书香文化,必须从校长和教育管理者做起。我始终觉得,其他人可以不读书,校长、教师不能不读书,别的局长可以不读书,但教育局长不能不读书”。
每所学校都应该形成自己的学生文化
——山东省青岛实验初级中学校长马林认为,每所学校都应该形成自己的学生文化。学生文化并不需要我们面面俱到地去搞研究,也不需要我们泛泛而谈地去讲学术。学生文化是需要学生自主参与,真正能体现学生的特点并让他们感到快乐的文化。塑造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品质,其实是赋予了他们获取快乐、享受快乐的能力,因为只有那些能把握自我的人,才能真正体验人生的乐趣。
职业教育资源的有偿使用需要常态化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副所长王寿斌认为,当前我们最紧迫的任务应该是齐心协力推进职教资源的有偿使用,并逐步使之常态化。从操作层面看,“有偿使用”可以是提前预支,可以是过程合作,也可以是用时“购买”。从实际效果看,职教资源常态化的有偿使用至少可以使当前困扰职教发展的难题得到破解。一是可以有效破解校企合作中企业积极性、主动性不足的问题。二是可以破解“技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问题。想买的买不到,想卖的卖不了,招人和就业两难并存的问题,一直被一些专家以“信息不对称”来搪塞。三是可以有效解决当前民办院校资金渠道单一的问题。
教师要做“师”不做“匠”
——教育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认为,当前社会上存在一种误区,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教书“匠”,只要把别人的东西讲给孩子们听,会管孩子,就是一个好教师。他们仅仅把教育看成是一种传递,看不到或不承认教师劳动的创造本质对人的精神生命发展的促进、丰富和创生。今天的我们必须改变“教育是以知识传递为主”的传统观点。教师要做“师”不做“匠”。
“轻负高质”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浙江省绍兴市教育局副局长徐志伟认为,从教育的角度看,时间和空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把学生从课堂、书本、作业中解放出来,有了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就是给了学生主动发展的机会。“轻负高质”教育是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的教育,学生负担轻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多了。通过学校的组织和引导,自由时间的活动安排可以丰富学生的智力生活、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创造能力、满足学生精神上多方面的需求,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何 永/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