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熊 帅
燕郊:城乡结合下的社区建设
□ 本刊记者 熊 帅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的志愿者在燕郊紫竹园社区为社区的小居民详细解答生活安全常识。图/熊帅
在中国城市化的过程中,依托某个中心城市的发展建立起来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数不胜数,河北廊坊市三河市(县级市)燕郊镇就是其中之一,该镇十几年前还是一个没有任何工业基础、贫穷的普通农村,如今却已成为“天子脚下”名副其实的卫星城市。
类似的小城市或者城镇,往往混含着乡村和城市的双重身份。在城乡结合部,聚居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个体:大批动迁的“农转非”居民、外来务工人员、本地城市居民等等。
据燕郊镇的官方数据显示:目前燕郊镇25万的总人口中,常住人口14.7万人,流动人口10.3万人。有汉、满、回、蒙古、壮、苗等19个民族。
由于他们不同的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以及频繁的人口流动,使得社区人口构成和社区文化皆呈现高度异质化。如此一来,作为协调矛盾、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社区建设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含义。
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相较于传统的乡村和城市,城乡结合部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逐渐在消逝。
“以前,有事习惯找社区,现在有事习惯找物业。”目前居住在燕郊镇天洋城某小区的黄慧(化名)表示,遇到事情往往先找物业管理,然后找朋友托关系帮忙解决,这已经是一种普遍的解决矛盾或困难的方式。
“在我们的观念里,现在社区能给予的帮助范围太小,社区无法给居民提供更多、更直接的服务。”黄慧说。
记者在多个城乡结合特征明显的社区走访时发现,部分常住年轻居民不能准确说出社区居委会的位置,更不知道社区主要负责人的名字。
“我对社区居委会感到很陌生。”一些年轻居民坦言,虽然对社区名字耳熟能详,也时常在一些张贴栏上看到一些妇女体检通知、献爱心捐赠启示等社区居委会发的宣传单,但很多都与自身关系不大,就不再理会。
目前就职于北京东三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居民周阳表示,很多在燕郊等地买房的人,一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消耗在工作上,与社区的联系非常少,遇上周末,都是应酬或者宅在家里休息。
“社区开展活动内容单一、陈旧,基本上都是老年人唱主角,适合我们年轻人的社区活动很少,针对年轻人需求的社区服务建设得也不齐全。”据周阳介绍,他所在的社区,大部分都是在北京工作的年轻人。如果社区能够开展一些针对年轻人交流、联谊的活动,比如读书会、相亲会等,应该会很受欢迎,但是目前社区依然很少有这样的活动。
“社区的工作大都停留在对居民服务的层面上,已经不能满足居民更高更多样化的服务要求,因而这也导致了居民社区归属感的缺失。”某社区负责人表示,一般的城乡社区在开展工作或者举办活动时,很少征求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没有考虑到城乡社区居民的时间安排和心理需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居民和社区“相见不相识”,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如今,很多工作在基层社区建设第一线的员工已经意识到,传统的社区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像燕郊这样的新型城市状态的社区建设需求,倘若仍不做改变,居民就很容易失去对“家园”的归属感。
事实上,城乡结合地区的百姓生活更离不开社区。
今年67岁的高大爷,2008年随着儿子从河北保定到燕郊安了新家。他告诉记者,在燕郊居住的第一年,每天除了早晨去社区公园散步之外,大部分时间就是呆在家里,看着时钟一分一秒地转过,直到孩子们下班回家。
“当时,我很期待可以和社区里的老头下下棋,或者与老太太跳跳交谊舞,找一些兴趣相投的老年玩伴儿。”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社会学系的马义昌,曾经深入南京市周围十多个城乡结合的乡镇或者小城市,他发现当地的居民对于社区生活和文化建设都持期盼的态度。
“社会工作一旦介入居民生活,一方面可以坚定外来人口对安置区生活质量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消除当地居民失去或者共享生存空间带来的不确定感等后顾之忧。
如何帮助老百姓找回社区归属感?近5年来,燕郊镇政府一直在寻求最适合燕郊发展的社区建设模式。
“第一步,深入基层,了解老百姓的需求。”常年工作在社区建设第一线的人民调解员郭大姐认为,当老百姓成为了社区建设的主要参与者,社区的归属感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010年,燕郊镇的行宫街社区管理委员会开展“走进社区,服务居民”活动。当时街道的大部分老人都是单独或者夫妻俩活动,社区老人之间、邻里之间关系冷淡。而且,这些老人的子女经常不在身边,一旦遇上突发事件,比如疾病,老人将面临极大的生命考验。
针对这种现实状况,行宫街社区管理委会马上建立了老年服务的“信息库”,推行“一对一”老年服务。每天定时给老人打电话,问候身体状况;如果老人需要去医院看病,会有专门的社区服务人员陪同;老人遭遇突发的疾病威胁,社区会第一时间接到报警提示……
为了丰富老年人的休闲生活,增强邻里之间的紧密度,行宫街社区管委会从驻区学校、单位和社区居民中选用近200名文化骨干,带领社区居民组建了腰鼓队、秧歌队、合唱团、太极队、门球队、票友会等各类文化团队。
三河市燕郊镇宣传部门的兰海波介绍说,全镇各个社区的管理都具有不同的特色。比如在迎宾路街道,一些聚居着很多城市白领的社区,已经开始尝试建立夜间社区服务的行动。
第一次去燕郊看房时,李逸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摞厚厚的商品房广告单,还有QQ好友中突然多出的一个新的朋友类别——楼道好友。
李逸介绍说,在燕郊如今的社区建设中,每个楼道、每个住宅区都有属于自己社区的QQ群和好友群,群里的好友都是居住在本地区的住户。即使是第一次看房的朋友,也可以加入到这个朋友行列中,询问关于房子、社区、交通、学校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通过QQ群,李逸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住房和社区的详细资料,经过一番对比,他很快就定下了房子。虽说2012年8月份才可以正式入住,但李逸已经与社区上下楼的居民们建立了亲密的朋友关系,其他单元里组织的社区联系活动,他也参与了10多次。
据兰海波介绍,为了加强社区内居民之间的联系,迎宾北路街道在美林湾社区率先推出了“管家式”服务,实施楼宇管理制度。这种制度旨在通过在每个楼内设置一名楼管员,与业主进行面对面的、零距离的沟通与联系,为业主提供最为及时、周到、便捷的服务。
马义昌说,增强老百姓的社区归属感,第一步就是让居民爱上社区,参与社区。这些年,燕郊镇已经实行了社会创新管理的多种尝试和探索,加强居民内部之间、居民与社区之间的联系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
然而,不能忽视的是,目前城乡结合下的社区建设,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例如社区建设行政化趋势严重,部分地区硬件设施不达标,配套设施管理乱象,社区服务人员严重不足等等。建设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有关部门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