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张子琦
肖亚洲:为“900后”正名
□ 本刊记者 张子琦
“在我看来,亚洲最让我感慨的,不是他的才情,而是他在认识国情、吃透国情方面的不懈努力,是不依不饶的批判精神,是他对公权力习惯性地保持着批判性质疑的姿态。”——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周瑞金(皇甫平)
17岁的肖亚洲个子高高的、一头浓密的自来卷、五官还未褪去少年的稚气,笑起来憨憨的,用时下流行的词来说就是“萌”。
1995年出生的肖亚洲已经小有名气,他的时评文章常见诸报端和主流新闻网站,还担任过《北京晨报》、《楚天都市报》、《青岛晚报》等多家知名媒体的专栏作者和特约评论员。前不久,这些文章被九州出版社分三册结集出版,定名《一个90后的社会人文沉思录》。
没有抢眼的封面,也没有花俏的宣传,只在下方罗列了几位重量级的推荐人——皇甫平、于建嵘、梁文道、鄢烈山、秋风、熊培云。3册书并排摆在书架上,低调地华丽着。
今年暑假,肖亚洲在王府井书店看见这3本书,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2000年起,新世纪作文比赛推出了一系列少年作家。在随后的十年里,“少年作家”们层出不穷,“低龄”成为出版社吸引读者眼球的一个重要噱头。
表达少年内心世界的彷徨以及华丽的文风几乎成为少年作家们的标志。相比之下,肖亚洲干净简洁的文字,犀利却不失清新的文风,立论清晰针砭时弊的理性思考,显得独树一帜。
“我写不好那些表达迷惘和颓废情绪的文字,只能写直面社会现实的时事评论。”他说,对社会上某些荒诞、闹心的事,他无法保持缄默,“我的内心始终蕴藏着质朴的‘道德冲动’。性格即文体,有的人活成了散文,有的人活成了小说,我愿意活成杂评。”对于自己选择的写作方式,肖亚洲语气中流露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
肖亚洲最初的写作冲动是对某些不公平的社会现实的“愤怒”。但随着“阅读经历”的丰富和知识面的扩大,肖亚洲逐渐意识到时评作者需要的不仅仅是“愤怒”,而是“理智地用犀利的文字捍卫弱者的权利、呼吁对生命和尊严的维护。”他说,“我不是反对一切,更不是‘愤青’,写作只是源于爱、正义和真理难以触摸时深刻的伤痛,即使是批判,最终也指向人性深处的温暖。”
他把自己的写作归为“公民写作”,即以公民身份,促进公共利益,维护公共规范,就公共事务理性发言。用自己的笔,为弱势群体鼓与呼,推动社会进步,“哪怕是一小步”,也是肖亚洲乐见的。
2011年7月,陕西省城固县冒出一个用来收容关押上访人员的“法制培训班”,用饥饿、打骂等手段折磨上访者直至其“息诉罢访”,造成一名上访者被活活饿死。肖亚洲就此写了一篇《“法培班”事件中的刁官与刁民》,首发在湖南红网“红辣椒评论”。在民间和官方都引起了特别大的反响。
这篇时评获得“2011年度红辣椒评论佳作奖”。还有网友将肖亚洲评为“2011年度十大影响力(新锐)时评作家”。尽管这顶桂冠来自民间,但其中分量可想而知。
有意思的是,湖南红网“红辣椒评论”的几位编辑,两三年时间里先后编发肖亚洲的时评文章五六十篇,一直以为他是教师。直到他因这篇评论受邀去衡阳领奖时,才知道他的身份是一名在校高中生。
肖亚洲第一篇发表的文章是9岁的时候写的《有些地方是哪些地方》,发表在河北省的《杂文报》上。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肖亚洲觉得自己如此痴迷文字的原因是家庭的熏陶。他说,父母都酷爱读书,家里光是装书报的箱子至少有10个,油墨香伴随了肖亚洲的整个童年。
茶余饭后和父母讨论交谈,是他最为欢快的家庭记忆。在这样的“家庭论坛”里,也培养了肖亚洲的独立思考精神。和父母在同一个问题上的平等对话,让他学会了在任何时候都真诚地、尽量有高度地看待一个问题,而不是仅仅顺从于他人的思想或某种习俗。
“这实际上就是在培养我的批判意识。所以我们家庭也有争论,常常会因为某个问题,父子之间争得面红耳赤,但事后都感觉过程很愉快。”
但对肖亚洲来说,父亲赋予他的绝不仅仅是观察分析生活的能力,而是对社会的“责任感”。他说,“爸爸没写过一篇时评,但他有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底层关怀意识,有一种为弱者代言的身份自觉。这种态度一直影响这我。”
2006年春,小学五年级的肖亚洲就已经为几个农民工子女被迫交纳高额借读费给北京教育部门写信。并最终促使该问题得到解决。“现在看起来很稚嫩,但我没有顺从、麻木或者只在口头抱怨,而是用文字说了心里想说的话。今天,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我还会选择当年的做法。”
进入高中阶段,课业负担十分繁重。为了写时评,肖亚洲总是利用早晨和午休时间,匆匆浏览当天网上热点新闻,捕捉评论由头,下午和晚上做一些酝酿,晚自习回家后挑灯夜战写就。“写得最疯的时候是高二,几乎一天一篇。”
但是学习毕竟是肖亚洲的“主业”,为了不耽误学习,他经常琢磨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然后将全部精力用在构思和写作上。除此之外,就是利用节假日查漏补缺,“从高一开始,我没度过一个完整的寒暑假,长假和两周一次的休息也经常在教室度过。”
两年下来,肖亚洲的成绩始终是学校的10名左右。这样辛苦的生活肖亚洲却甘之如饴,“当你对某件事情充满激情,你总能在逼仄甚至严酷的环境中,找到并拥有一块心灵的绿洲。”
如今,肖亚洲已经高三了,在老师和家长的建议下,暂时“封笔”,全心备战高考。但长年的习惯,让他“看到某些新闻,总有些不吐不快”,只好写一些一、二百字的短评。“这已经是生活的习惯。”
肖亚洲生活照 图/受访者提供
“思想成熟”的肖亚洲并不觉得自己“另类”,也不像一些人认为的“有才情的孩子一定不合群”。相反,这个大男孩一直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在同学中也人缘极好。
“如今社会上很多评论90后的词语都是负面的,但我所在的班级每周都会举办‘时事论坛’。每个同学会选取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讨论,人人都能表达自己独特新颖的感悟和思考。我也能在和同龄人的交流中获得灵感。”肖亚洲觉得,“90后们已经以自己的方式绽放。我们大多数并不像前辈担心的那样,而是能够独立思考、客观表达的一代人,对社会有责任和担当的一代人。”
现实生活中,肖亚洲并不犀利,甚至有些细腻。他的一位同学母亲因病去世,生活拮据。肖亚洲想帮助这位同学又担心伤害他的自尊心,便从自己的生活费中省出300元钱,悄悄地放在那位同学的书包里。“至今他还不知道是谁放的。”肖亚洲说。
不过,这个让很多家媒体“惊艳”的时评作者,却也有不得不面对的“成长的烦恼”。“我一直不肯迎合程式化的应试作文,所以作文考试分数一直不高,很不服气。”肖亚洲说,他想在自由写作和应试作文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但是效果甚微。
距离高考还有半年,肖亚洲还在为自己的作文成绩冲刺着,“最近的一个愿望,就是作文成绩能冲进一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