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东
(南昌市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江西上高 330013)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关于反主观主义的论述及其意义
李卫东
(南昌市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江西上高 330013)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在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全面论述了主观主义的实质、表现、根源和危害。毛泽东关于反对主观主义的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民主革命时期;主观主义;思想
毛泽东在把马列主义理论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和共产国际及党内盛行的“教条主义”及盲目崇拜的思想作了长期斗争。由此,掀起了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起来的浪潮。
一、毛泽东对于什么是主观主义作了科学的分析和论述,他认为:主观主义就是不从客观实际出发,不从现实可能性出发,而是从主观愿望出发。①主观主义与实事求是是背道而驰的,就是不坚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和主观主义是对立的。②主观主义的特征就是主观主义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
1929年,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就分析了无产阶级政党内部主观主义的主要表想的具体形势态,指出它集中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对于政治形势的主观主义的分析;二是对于工作的主观主义的指导;三是对于党内批判的主观武断,不要证据地乱说或互相猜疑。在其理论形态上主要是照抄照搬马列主义教条,“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③但是,还有另一种表现形态,这就是经验主义,也就是拒绝理论,满足于狭隘经验,自喜于一孔之见的“庸俗的事务主义。”④主观主义不仅来自认识路线上的唯心主义,也来自机械唯物论和形而上学。毛泽东十分强调“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⑥
主观主义,尤其是王明在党内推行的教条主义,严重危害了中国的革命,为此,毛泽东指出:“这种反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表现。”“只有打倒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⑤毛泽东将主观主义的危害性及反对主观主义的重要性提到如此高度加以论述,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毛泽东认为只有揭示一切主观主义的最终认识论根源,才能找到克服和避免错误的途径和方法。主观主义的表现多样,不管是教条主义还是经验主义,其根源都是在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上出现了问题,在这些问题上违背了认识论的唯物主义路线,把一般真理或个别经验看成纯粹抽象的公式,看成绝对真理,脱离了实际,尤其是中国革命的实际。
关于主观性,毛泽东认为,主观性就是不知道客观地看问题,是不知道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问题。⑦它具体表现在,首先是从固有的框框出发,对客观对象随意取舍,也就是思想方法为现状、为习惯所束缚,“现状和习惯往往容易把人们的头脑束缚得紧紧的,即使是革命者有时也不能免。”⑧其次它表现在,从夸大个别实例入手,按“点”推出“面”。抗战初期,平型关一个大捷,台儿庄一个胜仗,使一些人冲昏了头脑,于是敌人是否进攻武汉都成疑问了,说过去的持久方针应该改变。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这种以“点”到“面”的认识方法是“政治上、军事上的近视眼”,是“毫无根据、似是而非的空谈。”毛泽东批评有些同志,“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指手划脚地说这也不行,那也错误。”“他们一定要弄坏事情,一定要失去群众,一定不能解决问题”。⑨主观性还可表现为单凭猜想去歪曲事实。“一个闭目塞听,同客观外界根本绝缘的人,是无所谓认识的。”⑩有些人,每到一地,不做调查就哇哩哇啦地发议论,这也批评,那也指责,这就是“瞎说一顿”的思想方法,是“共产党员的耻辱”。不作调查,冥思苦想地“想办法”、“打主意”,是“蠢人”之举。“离开实际地调查,就要产生唯心主义的阶级估量和唯心主义的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目主义。”⑪所以说,“无论任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 (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法子解决的。”⑫要克服思想方法认识方法的主观性,就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以客观性原则指导行动。
关于片面性,毛泽东指出,它“就是不知道全面地看问题。”⑬片面性,首先表现在思想方法上的以偏概全,就是不了解矛盾双方的特点,就急于下结论,“知其一,不知其二。”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对“亡国论”和“速胜论”进行分析批判时指出,他们的认识特点都在于不知道(或拒绝)对中日双方诸矛盾进行全面的分析,而是只抓住其中一点,忽略或否认其它点。他们“看问题的方法都是主观的和片面的。”⑭片面性,其次表现为习惯于走极端。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强调对待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态度,就是不能一刀切,不能否定其间有某些要求革命、会参加革命的部分。即使对待蒋介石集团,也不能绝对地认为它是铁板一块。要做到认识和思想的全明性,就必须具体的认识和把握事物间的相互差异。
关于表面性,毛泽东认为表面性是对矛盾的总体和各方面的特点都不去看,否认深入事物里面精细地研究矛盾特点的必要性,仅仅站在那里远远地一望,粗枝大叶地看到矛盾的一点形象,就想动手去解决矛盾。⑮表面性也可以有不同的表现。首先就是把现象当成本质,使认识停留于感性经验,忽略理性的作用,忽视对本质的认识。大革命失败,导致党内相当一部分同志的悲观倾向,这是因为他们放弃对事物实质的观察,“他们对于一般情况的实质并没有科学地加以分析。”⑯表面性其次就是表现在,容易为对象所迷惑,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就强调并告诫人们,不要以为蒋介石集团所谓“和谈”的阴谋所欺骗,不要为假象所蒙蔽。相反,主管主义者从表面出发,必定不能认清反动派的本质,必然导致行动上的失误。表面性最后表现在,不懂得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拒绝将认识由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而满足于经验、不愿前进。总之,主观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在于认识路线上的唯心主义,在于机械论和形而上学,在于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片面性、表面性也就是主观性。”⑰只有避免认识的片面性、表面性,才能克服认识的主观性。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克服主观主义的有效的方法呢?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纠正主观主义的有效方法,主要在于教育党员,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正规化和科学化。他强调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克服主观主义的根本途径。
从1937年开始,毛泽东着重从哲学世界观和认识论的高度,论述和阐明党的思想路线。确定反对主观主义的根本的思想方法,就在于进行恰当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高其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在认识方法和思想方法上,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路线,坚持客观性、全面性和本质性统一的原则。
1942年全党的整风运动是这一原则指导下的马列主义教育运动,是对主观主义的“大扫荡”。在整风运动中,对反主观主义及各种错误的同志,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从团结的愿望出发,通过批评,达到团结的目的。这种有效方法的确立和实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创举。
二、毛泽东一贯强调反对主观观主义,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统一的本质特征的必然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是中国革命事业的客观需要。反对主观主义成为毛泽东方法论理论本质特征,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鲜明特色。
首先,学习和领会毛泽东关于反主观主义的论述,有助于我们理解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邓小平指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这是唯物主义。”⑱“‘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⑲实事求是与主观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两者的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内两条思想路线斗争的集中表现。毛泽东哲学思想,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原则,不断反对和批判主观主义而产生和形成并取得成熟和发展的。
其次,历史经验表明,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制定和确立,以及在不同时期的贯彻和实施,都是以反对和批判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为前提和保证。毛泽东关于反主观主义的论述,使我们能更好地领会和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一项原则和各个时期的基本方针。
再次,由于毛泽东准确又透彻地揭示了“左”右倾机会主义——主观主义的思想根源,从认识理论上解决了根本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产生的问题。所以,学习和理解毛泽东反对主观主义的理论,能使我们更自觉地做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提高思想和认识的正确性,减少行动的盲目性。
最后,反对主观主义,过去是中国革命实践中的重大课题,现在乃至以后,还是现代化建设的不可缺少的任务。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是人类认识的根本矛盾,客观世界的运动变化永远不会完结,人们的认识活动也永远不会终了。认识的不断发展,就是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在矛盾中的体现,是在不断反对和克服主观主义的过程中实现的。从历史看,什么时候注意这点,党的事业就兴旺;否则就遭致挫折和失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得以恢复和重新确立,是坚持反对主观主义的结果。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进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拓展,离不开正确的思想路线。而为了保证思想路线的正确和不动摇,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注意在新的形势下以“新”的形式出现的主观主义的东西。为着顺利地完成上述任务,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反对主观主义的理论,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注 释:
①②㉑㉒:《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97),(352),(297),(95).③⑨⑪:《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4),(2),(4).④⑤⑥⑦⑧⑩⑫⑬⑭⑮⑯⑰:《毛泽东选集》.合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68), (758),(287),(287),(838),(267),(263),(287), (415),(288),(97),(288)。⑱⑲:《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09),(64).
A841.6
A
1008-7508(2012)05-0088-03
2012-03-06
李卫东 (1964~),江西上高人,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