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型文王,万邦作孚”的认识论意义

2012-04-18 11:37朱金发
关键词:万邦文王释文

朱金发

(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南阳 473060)

“仪型文王,万邦作孚”的认识论意义

朱金发

(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南阳 473060)

《大雅·文王》是西周初创作的颂扬文王盛德的诗歌,这首诗歌体现了西周初在重视人道德品性的思潮中,开始产生了关于人自身和外部世界的相互关系的理性认识。其以人的道德属性配以上天意志的思想,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源头。这种思想将人的道德属性看作联结宗教天命意志和人自身命运的纽带,是中国传统哲学思辨的核心问题,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思维活动转入对人自身的反思过程中,已经产生了传统哲学思想中的知行论的思想方法。

道德品性;主动精神;知行范畴

一、《诗经》中的文王之德

《文王》一诗,是《大雅》的第一篇,七章,章八句,一般认为这首诗歌是周公所作,是西周初年祭祀文王的典礼上演唱的。《文王》五章以上,写文王受命作周。首章写文王受命,次章写文王开创基业,三章写文王能用多士,四章重申文王受天命,五章告诫殷商子孙服从天命,臣服于周。六章以下告诫成王,要以殷商灭亡为鉴,以文王为法,同时也是告诫殷商子孙不要产生反抗情绪。第七章内容是本诗的重点所在:“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型文王,万邦作孚。”据《毛诗传》,载:事也。仪型:学习效法的意思。孚:为信从之意。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上天的事情,没有声音没有气味,不可捉摸,只有学习和效法文王的德行,才能得到天下万国的信任和顺从。这首诗歌是周公告诫成王所作,要成王“仪型文王”,在政治中取法文王之道,常思敬戒,不可懈怠,即可“万邦作孚”:为天下万邦作范式,得到信任和服从。

《诗经》中对文王的颂扬,多是泛泛之辞,没有明确的道德纲目。这些诗歌中颂扬的文王德性包括哪些具体内容、颂扬这些道德品性蕴含有什么更深的历史意义和理论意义,以往的研究中多存而不论。其实这是一个应该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西周初年关于人自身的反思,即中国早期哲学人性论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一方面由于周初文献不足,另一方面,保存这些思想的文献典籍多被怀疑,这些问题多不能得到系统而有力的论证。更有甚者,在论据不足的情况下十分武断地否定传世文献的价值,使得这一问题的解决更加缺乏根据。然而近些年考古发现中的大量出土文献,证明了很多被怀疑和否定的先秦文献的珍贵价值,使我们可以对这些问题重新进行深入系统的讨论。

二、文王德性的具体章目

周初文献中赞扬文王德性的地方很多,这是周代初年礼乐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周颂·清庙》,《毛诗序》说是周公祀文王之诗,其中说道:“於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赞扬助祭的诸侯能够发扬光大文王的德行。另一首《维天之命》:“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赞扬文王德性纯粹光明。《大雅》中的《文王》、《大明》、《棫朴》、《思齐》、《皇矣》诸诗,都有类似的内容。

黾勉仁德精神是《诗经》中颂扬文王德性的重点,如《大雅·文王》:“亹亹文王,令闻不已。”亹亹,《毛传》:勉也,以为勤奋闵勉不倦之意。“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穆穆,《毛传》:美也;缉熙,光明之貌。此句是说文王恭敬地推行光明美好的仁德。再如《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也是说文王能够小心谨慎地祭祀上天,秉持德操不渝。再如《棫朴》:“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勉勉我王,纲纪四方。”也是说文王之道华美如玉,文王能够勤勉秉持。以上这些诗句都是颂扬文王坚持不懈,秉持德操的精神,即《周颂·维天之命》所说:“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孔颖达《正义》谓:“文王德既显大,而亦行之不已,与天同功”、“文王之施德教之无倦已”。这些只是强调文王德操的闵勉实践精神,关于这一点,牟宗三《周易哲学演讲录》认为文王的德性就体现在“纯亦不已”上,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这种精神体现了中国哲学的智慧。[1](P13)

这种精神,只可以看作是文王道德品性的一般特征,不是文王德性具体章目。关于文王的德性,《尚书》中的周初文诰有较明确的描写。一般认为《尚书》中的《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多方》为西周初年的诰命之辞,《无逸》、《君奭》也是类似的文献。这十篇是《今文尚书》可据史料,其中颂扬文王德性的具体内容很多,如《康诰》是周公诰命康叔封的文辞,其中告诫康叔要效法文王的德性:“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这里说文王能够推行仁爱政治,“惠恤穷民,不慢鳏夫寡妇,用可用,敬可敬,刑可刑,明此道以示民。用肇造我区夏。”[2](P203)从此开创了西周的王业。再如《无逸》中说“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这涉及到文王仁爱百姓,惠恤穷困,和《康诰》的内容一致。另外还提到了文王的另两项品行,一是“徽柔懿恭”,就是态度温和、谦逊恭敬;一是“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说的是文王生活节俭,不贪图享乐:“文王专心於政,不敢逸乐於游戏畋猎”。[2](P222)再如《梓材》:“今王惟曰,先王既勤用明德。(蔡注:先王,文武也。)”;《洛诰》:“单文祖德(蔡注,殚尽文王之德)”《君奭》:“惟文王尚可修和我有夏……惟文王德,丕承无疆之恤”;《多方》:“惟我周王,灵承于旅,克堪用德,惟典神天”等,都是颂扬文王德性的内容。以上所说的文王的德行,有宽厚仁爱,惠恤穷困;温和谦逊,勤勉恭敬;生活节俭,不贪图享乐。这些具体道德章目描写,恰可以补《诗经》《大雅》诸篇中对文王德性描写的空泛之蔽,使文王的形象更加具体和丰满。

除了上述《诗经》、《尚书》中的这些内容,《逸周书》中的一些篇章也涉及到文王的德性。如据刘起釪《尚书学史》认为:《逸周书》中的“《程典》、《丰保》、《文儆》、《文传》、《宝典》、……等十余篇,保存了西周原有史料”,[3](P95-96)为《左传》作者所见。其中很多地方将文王德性作为大力颂扬的对象,可以作为《诗经》、《尚书》中文王德性的佐证。

如《逸周书·程典》即是文王释羑里之囚,回到程后所作(程地,今在咸阳西北),是文王告诫诸侯多士的训诫之辞;《竹书纪年》:“帝辛二十九年释西伯,诸侯逆西伯归于程”。其中反复强调要“慎德”,“慎德必躬恕,恕以明德,德当天而慎下。”[4](P169)主张政治要“体民无小不敬,如毛在躬,拔之痛无不省。”孔晁注以为:“毛以喻小也,无不省,故宜敬外也”。《逸周书汇校集注》引陈逢衡云“文王视民如伤”;引唐大沛云“体爱庶民,虽小事无不敬谨”,[4](P168)这些篇章中反复提到文王“祀德纯礼”(《丰保》)、“厚德广惠”(《文传》)等,都是说文王体恤人民疾苦的事情。这些内容和《尚书》周初文诰一样,将文王的道德落实到了“躬恕”、“慎德”、“纯礼”等道德纲目上面来。

《逸周书·程典》中,除了强调仁爱政治,还提出了很多和农业手工业生产活动、商业活动相关的原则。如说“津不行火,薮林不伐”、“度高下,利其陂沟。爱其农时,修其等列,务其土实”、“百物鸟兽鱼鳖,无不顺时”、“牛羊不尽齿不屠”等,这些是根据生产生活需要、动植物生长规律及自然节令制定的原则,根据这些原则,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求,还能很好地保持自然生态平衡。这些内容,和《诗经》中《大雅·灵台》的内容可以相互印证,说明《逸周书》中的这些记载是可靠的。《逸周书》中的其他篇章中也有类似的内容,可与《尚书》中的周初文诰相参照。纵观这些内容,涉及社会政治,思想道德,自然环境、农业商业等领域。这些就是周初诗文中反复颂扬的文王德性的具体体现。

《逸周书》记述的这些举措,到后来就成了文王道德品性的历史依据。这些思想,从政治、经济、文化的层面解决了黄河流域聚族而居的数量众多的部落方国组成统一的具有国家形式的社会形态所面临的问题,具有十分伟大的意义和超前意识。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谓西周初年的政治文化建设中,“其制度文物与其立制之本意,乃出于万世治安之大计,其心术与规摹,迥非后世帝王所能梦见者。”[5](P303)肯定的是文王和周公的远大谋略,“仪型文王,万邦作孚”,就是对文王这一丰功伟绩的颂扬。

三、颂扬文王德性的真正目的

周初的诗文中,对文王德性的大力颂扬,还和动荡的时代背景有关。周只是殷商下属的西方小国,用武力推翻了商王的统治,新建立的政权要得到很好的巩固,在这样一个宗教意识仍然支配着人的思想意识的时代,迫切需要从宗教意识和道义上找到理论依据。

在西周建立之初的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内忧外患交集。政权内部管叔、蔡叔、霍叔勾结武庚的叛乱,严重威胁着刚建立的西周政权。周人还要面对东方淮夷、西方猃狁戎狄等民族部落的侵扰。据王国维《鬼方昆夷狁考》:鬼方、狁、昆夷等西方民族部落,从殷商以来,一直是西方的一个强大的部落集团,不时的侵扰华夏诸方国的安全;另据王国维《小盂鼎》一文考证,成王时,鬼方诸部落“然其全境,犹当环周之西北二垂而控其东北。……则鬼方之地,实由宗周之西而包其东北,与下所考昆夷、狁正同。此鬼方之疆域略可考者也。”[5](P297)这些一直是西周政权安全的隐患。据《竹书纪年》,在殷商末年,文王的父亲季历曾率兵和西方戎狄部落多次交战,从殷武乙(名瞿)三十五年到文丁十一年,共和戎狄部落进行五次战争,其中文丁二年的战争季历还吃了大败仗:“二年,周公季历伐燕京之戎,败绩。”[6](第335册245-248)《诗经》中描写和狁交战的诗歌可以和这些史实相互印证,说明西周建立前后和西方部落之间战争一直没有消停过,再加上三监与武庚的叛乱和淮夷的反叛,刚建立的西周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苏轼《书传》《多方》解题中说:“《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多方》八篇,虽所诰不一,然大略以殷人心不服周而作也……不止殷人,乃及四方之士。是纷纷焉不心服者,非独殷人也。”[7]苏轼分析的也正是这些方国诸侯的叛逆倾向。在这种内忧外患交加的政治形势下,怎样使刚建立的王国稳定下来,是一个重大的政治课题。

因此周公就将文王抬了出来,宣称文王是秉受天命而称王,死后也是“文王陟降,在帝左右”,是一位具有宗教神灵地位的人祖。这就为新政权取得了宗教裁判权的认可,为周人的革命获得合法的宗教依据。另一方面周公内除叛逆,外抚诸侯,将文王的德性作为大力颂扬的对象,在现实的人间又树立起文王的仁德形象,使之成为凝聚王权内部精神的道德典范和天下方国诸侯效法的范式——“仪型文王,万邦作孚”。这又为周的统治找到了现实的道义根据,这才是《文王》一诗所歌颂的“仪型文王,万邦作孚”的真正意义所在。

四、“仪型文王,万邦作孚”的认识论内涵

西周初年对文王的颂扬,不仅树立起了宗教主和道德典范,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史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周初的“明德”思想是周公制定政治方略的理论核心,伴随着西周政权的稳固和实力壮大,这种思想逐渐传播,成为一时流行的文化思潮。更重要的是,周公的这一政治方略和文化建设举措,不仅为稳固新兴的西周王朝找到宗教理论支撑和现实道义的依据,也为反思人自身德性打开了一扇窗口,为探讨人性的思辨种下了哲学智慧的因子。

侯外庐《古代思想学说史》认为,周初的政治伦理思想中,人们以文王德性为“配天之本”,[8](P44)认为这是不需要证明的应然之理。其实这只揭示了其中一方面意义。另一方面是对人自身的认识,所谓“配天之本”,所配在天,其本在人,即人自身的道德品性。如西周初周公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除了通过颂扬文王的德性倡扬道德精神之外,还用这种文化精神作为各诸侯封国的政治方略的指导方针。如据《史记》,周公在平定三监叛乱后册封康叔时作“《康诰》、《酒诰》、《梓材》以命之”,[9](P1589)这几篇诰命之辞中,反复强调德性的重要作用。如《梓材》中强调的“勤用明德”,宽厚爱民,勤谨政事;再如《酒诰》告诫康叔要借鉴殷商灭亡的教训:“封,汝念哉!今民将在祗遹乃文考,绍闻衣德言。往敷求于殷先哲王,用保乂民。汝丕远惟商耇成人,宅心知训。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宏于天,若德,裕乃身不废在王命!”[10](P203)告诫康叔要遵循文王的德行政教,心中牢记商朝灭亡的教训:

呜呼封,敬哉!无作怨,勿用非谋非彝。蔽时忱,丕则敏德,用康乃心,顾乃德,远乃猷,裕乃以民宁,不汝瑕殄。[10](P205)

周公告诉康叔要恭敬从事,“毋作可怨之事,勿用非善之谋、非常之法,惟断以是诚,大法古人之敏徳,用以安汝之心,省汝之徳,远汝之谋,宽裕不迫,以待民之自安。”[11](P90)其中所言与道德精神修养有关,特别是所谓的“丕则敏德,用康乃心,顾乃德”,说要康叔敏德、顾德,是“心性”范畴的主要内容,是人心含摄的通过主观努力实现的道德精神。这种和人心性相关的道德精神,是“修明德”思想的哲学内核,这种思想是西周时期较为明确的认识。除了《尚书》中的周初文诰以外,西周中后期的金文资料中也有这方面的记载。如据《殷周金文集成》著录的青铜器铭文(以下铭文为节选):

1.【病兴】钟①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下称《集成》)第1册第247-250器。据《殷周金文集成释文》(下称《释文》,断此器为西周中期,见第一卷第219页。

【病兴】曰:“丕显高祖、亚祖、文考,克明厥心,胥尹叙典厥威仪,用辟先王,兴不敢弗帅祖考,秉明德”

2.师望鼎②《集成》第5册第2812器。《释文》断此器为西周中期,见《释文》第二卷第378页。

太师小子师望曰:“丕显皇考宄公,穆穆克明厥心,哲厥德,用辟于先王,得纯亡愍,望肇帅型皇考,虔夙夜,出入王命”

3.【哉下冬】方鼎③《集成》第5册第2824器。《释文》断此器为西周中期,见《释文》地二卷第390页。

朕文考甲公、文母日庚弋休,则尚安永,宕乃子【哉下冬】心,安用袭【哉下冬】身

4.【哉下冬】簋④《集成》第8册第4322器。《释文》卷三第454页,此器同上器为同一组礼器。

休宕厥心,永袭厥身。

5.大克鼎⑤《集成》第4册第2836器。《释文》断此器为西周晚期,见《释文》第二卷第409页。

克曰:穆穆朕文祖师华父,聪命厥心,宇静于猷,淑哲厥德,肆克恭保厥辟恭王

6.师訇簋⑥《集成》第8册第4342器。《释文》断此器为西周晚期,见《释文》第三卷第482页。

王曰;师訇,哀哉,今日天疾畏降丧,首德不克画,故无承于先王。向汝【人及】纯恤周邦,绥立余小子,载乃事,唯王身厚稽,今余唯申京,乃命命汝惠雍我邦小打猷,邦佑湟【辟下乂】,敬明乃心,率以乃友,捍御王身

7.师【盥水作冉】盨⑦《集成》第9册第4468器。《释文》断此器为西周晚期,见《释文》第三卷第531页。

敬明乃心

8.散氏盘⑧《集成》第16册第10176器。《释文》断此器为西周晚期,见《释文》第六卷第135页。

实余有散氏贼心

其中1-4器为西周中期的器物,5-8器为西周晚期的器物,这些彝器上的铭文,是西周中、后期思想观念最直接和最原始的珍贵记录。其中1、2、6、7诸器,所谓的“克明厥心”、器5的“聪命厥心”,内涵相同,具体内容就是铭文中的“帅祖考、秉明德”、“帅型皇考”、“哲厥德”、“淑哲厥德”等事项,即遵循祖先光明德行、明智仁厚等等。铭文中“明心”之辞,是指通过个人主观努力实现的道德品性,是人心所含摄的道德精神,这是关于“心”的道德价值判断的基本内涵。这些铭文将“明心”和“哲德”范畴放在一起,体现了对人道德心性的重视,亦即对人自身道德属性的理性认知。

因此说,“仪型文王,万邦作孚”中颂扬的文王德性,肯定的是人自身道德因素,这种因素被掺进了宗教世界中,体现了对人自身道德心性的理性认知。正如徐复观所言,“由忧患意识而来的‘敬’的观念,投射给人格神的天命以合理的活动范围,使其对于人仅居于监察的地位。而监察的准据,乃是人们行为的合理与不合理。”[12](P15)天的意志虽然仍然是不可抗拒的宗教力量,但在周初的人文思潮中,“人们行为的合理与不合理”成为参与天地意志的因素,这就使上天意志的终极审判权力的宗教至上性得到消解,成为一种受人德性因素影响的“居于监察的地位”的力量。这种道德精神,已经开始为人的德性寻找安顿的领地了,这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道德性命学说,是有直接关系的。

五、“仪型文王,万邦作孚”潜在的认识论意义

中国传统哲学要解决的是天道、人道及其关系的问题,属于宇宙本体论、心性论及知行论范畴,涉及到世界的本质、人自身属性及其善恶等问题。《诗经》中所说的“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有命自天,命此文王”都是指上天的宗教意志,这里的天,是一个至上的意志主体,是主宰人间一切的超验的存在。但是这个超验的宗教意志的代表,已经和人的道德属性发生了联系,成为人社会活动的道德监察因素。因此,在后代的哲学思辨的过程中,罩在这个至上宗教意志的标志的“天”之上的神圣光环的光芒才会逐渐暗淡下去,后代的理学家才会竭力回避天的道德神圣性,“而是强调其功能及其过程,因而天又被归结为自然界的总规律、总法则”,[13](P420)。这一哲学思辨过程的实现,实得力于西周初期人文思潮中对人自身道德属性的肯定,就是《诗经》、《尚书》中所大力颂扬的文王的德性。“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型文王,万邦作俘”,就是要人通过自己的道德理性,自觉的符合天道生生之仁的原则;这一过程既是人能动认知能力所达到的结果,也是对人提出的道德实践要求。

哲学思辨的路径是由自然世界(包括社会)进入到人自身的,这是人类哲学智慧运动的必然规律。沿着这条规律发展的人的认识,其对象是按照从自然到人类自身、从外部世界到人的内在本质、从自然界的本源到人心性本体的路向发展的。因为中国传统哲学思辨关照的核心问题是人自身的价值和实现的问题,人是这个理论系统的中心,“具体地说,它要解决的‘人是什么’这个理学的中心问题,也就是解决人的本质、本性以及自我价值等问题”。[13](P173)这一理论核心,在西周初期的文化思潮中,就具体表现为对人道德属性的重视,其具体形式是“明德保民”、“修明德以克配天命”的思想观念,《诗经》、《尚书》中对文王德性的颂扬,就是体现了这种哲学思辨的萌芽。这一哲学思辨的萌芽,体现了中国古人认识世界的思想方法,就是通过人自身德性作联结纽带,从整体上关照人自身和上天的关系,在思想观念中达到人和天的和谐统一。因此说“仪型文王,万邦作孚”是具有知行论意义的命题。

商人可以通过钻灼龟甲占测上天的意志。但是这只是宗教仪式中的主观感知,是猜测、幻想和无条件接受。而西周初年以人的道德属性配天的思想,是类似于“道德理性”的思维活动。这种思想将人的道德属性作为接受天命的内在根据,就将上天至上的宗教神圣性根植在了人的道德品性之上,人的德性成了这种绝对宗教裁判权的因素之一。“周人的贡献,便是在传统的宗教生活中,注入了自觉的精神;把文化在器物方面的成就,提升而为观念方面的展开,以启发中国道德的人文精神的建立。”[14](P10)这在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的认知,从理论思维层面解决了人和上天意志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传统哲学中“知行论”范畴的重大突破。“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型文王,万邦作孚”几句诗,使得这一理论思维的潜在过程成为无法否定的事实,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理论出发点,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1]牟宗三.周易哲学演讲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孔颖达.尚书正义[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3]刘起釪.尚书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9.

[4]黄怀信,等.逸周书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5]谢维扬,等.王国维全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2009.

[6]续修四库全书·竹书纪年集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7]苏轼.书传[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十五.

[8]侯外庐.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9]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0]孔颖达.尚书注疏[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11]蔡沈.书经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13]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14]张立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The Epistemological Significance of“Yi Xing Wen Wang,Wan Bang Zuo Fu”

ZHU Jin-fa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of Literature,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Nanyang 473060,China)

Daya Wenwang is a poem written in early West Zhou Dynasty for praising King Wenwang's high morality and benevolence.It indicates that at a time when moralities were greatly valued,people began to think rationally about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outer world.Contained in the poem is the thought that people's moralities are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Heaven's will,an origin of Chinese thought of“Heaven-human in one”.The thought,which regards people's moralities as the tie between religious Heaven wills and his personal destiny,is the core speculative ques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It is a sign that a knowledge-practice-theory-based thinking metho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had originated when ancient Chinese turned their speculation into reflection of human himself.

moralities;initiative spirits;knowledge-practice category

I206.2献标识码:A

10.3969/j.issn.1674-8107.2012.05.014

1674-8107(2012)05-0081-06

(责任编辑:刘伙根,庄暨军)

2012-05-2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秦诗经学范畴研究”(项目编号:11BZW029)。

朱金发(1966-),男,河南南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古典文献学研究。

猜你喜欢
万邦文王释文
为文王发愁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春疫
郑玄“文王受命”问题考论
庆建国70周年
《肩水金关汉简(贰)》释文订补
《肩水金关汉简》(壹)(贰)释文校订
不辱使命为强我中华修船业不懈努力
——记舟山万邦永跃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海磁悬浮列车:贴地飞行的火车
魏文王还是魏文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