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超 (吉林医药学院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吉林吉林 132013)
面对政府的补贴和投入不足、医药分家后以药养医的现状被打破,以及新医改政策的陆续实施的局势,医院如何维持正常医疗服务运营且能够健康持续发展成为新的挑战。医院不能像企业一样向经济利益看齐,使得医疗耗费在医疗服务市场中无法完全获得补偿。目前,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更多还要依靠自身的经营和管理,所以成本核算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成本管理水平越高,医疗成本越低,医院竞争力就越强,而成本核算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本文就新形势下的各大医院在成本核算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进行探讨。
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医院领导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医院管理者的经营意识和成本意识不能适应市场竞争需要,使得医院普遍存在着重收入、轻管理,重投资、轻效益,重经济收益、轻社会效益等问题。医院之中有些科室只是专注于创收,而在物资管理方面做得还不够,盲目引进医疗设备,而忽视使用率低、回收成本难等实际问题,导致资源浪费严重,使科室收入受影响。医院经营成本急剧增长,带来的是开大处方、滥检查及使用贵重药品等不良现象,不仅加重病人经济负担,而且影响医院声誉。
医院与其他事业单位不同,其成本具有复杂性,因医院的服务项目众多,各病种、各科室的费用归集和分配标准不相同,医疗设备和技术更新速度快等原因,使医院成本核算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导致很多医院的成本核算方法不规范。比如现在的医院在成本核算中经常与科室的分配收入挂钩,但由于科室的分配形式不同,其目的和动机也不同,所采取的成本核算方法不统一,成本核算的项目范围只涉及一些直接相关费用,未覆盖全部成本费用,导致的结果是科室的分配收入与医院的实际经济效益不匹配。而且由于各个医院成本开支范围大小不一,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对各项费用的分摊标准并不统一,分摊方法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如有些医院采用不完全成本核算,在成本核算时不将无形资产的摊销和固定资产折旧等费用计入成本,而有些医院实行全面成本核算,这使得各医院产生的成本核算的结果缺乏横向可比性,也不能真正反映所消耗的真实成本。
医院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正确合理的归集和分配各级核算单元完成各项业务量所要支付的各项费用,为正确核算医疗项目单位成本提供完整的资料,从而全面地反映完成医疗业务的劳动耗费和科室的价值。目前医院所进行的成本核算大部分是为内部奖金分配提供依据,也是科室绩效考评的重要指标。但是由于国家的收费定价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完全按照统一的成本核算的模式对所有的科室进行核算,科室的收入和结余就不能完全反映出其所承担的工作量的风险,而造成科室分配上的不合理。目前很多医院就没有建立定期检查、考核、分析制度,也没有成立专门部门检查、分析成本控制目标是否合理。长此以往就会损伤职工的积极性,达不到奖勤罚懒、奖优惩劣的作用。
医院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其运营是建立在大量的成本耗用之上的,每个月对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是推行科学经营和现代管理手段的基本保障。医院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必须树立加强成本核算的理念,掌握成本分析的方法。只有领导者认识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并且从成本控制的必要性、意义以及目前管理存在的弊端等不同角度进行大力宣传教育,让职工意识到成本核算不仅是医院经济管理部门的事情,而且是涉及每位职工的切身利益、事关医院发展的大事。调动全体职工参与到成本管理中,例如:注重加强对医院各种医疗器械的维护与保养;申购新设备或物品要做好预算,按照质量和价格要求公开招标,竞价采购;主动清理闲置设备,并合理使用;注重节约水、电、煤、气、油等低值易耗品;注重医用材料和非医用材料管理,减少库存。医院只有从成本核算的基础性工作做起,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医疗成本核算管理应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对医院成本核算的内容制定统一的要求和标准,对成本核算的方法要有统一的口径,并且符合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科室成本核算应实行全成本核算:首先确定核算基本单位,目前医院分工过细,科室数量较多,成本核算起来工作量过大,因此对功能相似、相近的科室要加以归并,按发生地点可分为直接成本科室和间接成本科室。直接成本的产出单位是医技科室、门诊科室和临床科室,由财务部门加以记录,将科室的人员薪酬、水、电、折旧、材料费全部计入科室成本,得到每个科室的直接成本。而对非医疗科室按定额成本核算,确定限额消耗标准,将非医疗科室成本向医技科室、门诊科室和临床科室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摊,并计入科室辅助账。在具体成本核算中,建议运用本量利(COST-VOLUME-PROFIT,简称CVP)分析法,它是指在对成本按性态划分的基础上,就医院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所进行的分析。通过本量利分析,能较客观真实地反映医院日常运营中的“盈亏平衡点”,为医院的资源配置提供具体的量化数据支持,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医疗成本,从而提高医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能力。
我们要在完成医院科室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与预测并制订成本核算报表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完善成本绩效评估制度。成本报表使用者应将成本管理单元实际发生数与预算数比对,发现超支和未超支的原因。还要考核和评估成本目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预算执行较好、成本控制良好的科室给予奖励,最好使成本、效益与每一个员工挂钩,激发全员节约成本的积极性。同时,成立专门部门,控制采购成本,执行奖惩制度。例如应对医院采购中心订货时间、数量、付款方式进行专业性指导和监督,对各个科室单位进行业绩的考评。同时医院应赋予该部门奖优罚劣的权利,使业绩评价和激励手段能真正发挥作用并持续有效地运行。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要求医疗机构在提供一流服务和技术的同时,还要兼顾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因此,医院要想得到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提高整体经济管理水平,将经营的重点转向自身的成本控制,进一步挖掘成本核算的潜力,以较少的耗费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以说,医院成本核算与管理是维护医院正常有序运营的有效方法,是制定医疗收费价格的数据来源,也是处理好医院、科室、职工及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