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秀丽,徐朝旭
(1.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2.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大学生宗教信仰成因分析与信仰教育研究①
于秀丽1,徐朝旭2
(1.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2.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近年来大学生宗教信仰人数和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这种状况的形成一方面与大学生对信仰的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生活需求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各种信仰体系博弈的结果。针对大学生的信仰现状及面临的信仰危机,必须认真更新信仰教育理念,构建新型信仰体系,改革信仰教育方法。
大学生;宗教信仰;信仰危机;信仰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对此十分重视,大学生宗教信仰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的问卷调查,归纳出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为:有宗教信仰倾向的学生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均不大;宗教信仰的种类繁多,其中以本土化的信仰为主,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信仰动机多样,以沿袭传统、祈佑平安为主;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模糊的层面;宗教信仰没有对多数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的形成,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信仰主体即大学生对信仰的需要,二是现实世界所提供的信仰客体的现状。
“在信仰中生存,在生存中信仰,这是人类注定的命运,没有信仰和不信仰的区别,只有信仰什么和不信仰什么的区别。”大学生的信仰需要来源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
大学生因物质生活压力造成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高校收费制度和学生中明显的贫富分化,对学生造成了个人能力范围内难以解决的物质压力。其次,学生因偶然出现或随时可能出现的物质损失如本人或家庭成员的重大疾病、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等所产生的过度焦虑。再次,学生对未来的物质生存如就业、购房、结婚、生育等等的焦虑和恐惧。大学生因依靠现实力量难以解决的物质需求,或对带有不确定性的利益的患得患失,而诉诸某些超自然的力量或寻求某种非物质层面的精神超越。以上是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一个主要物质因素。调查显示,在问及你为什么要参加宗教活动的时候,有47.83%的人回答是为了保佑平安或者过幸福生活,有16.44%的人回答是为了完成某种心愿,有7.99%的人回答是为了渡过生活难关。在问及你参与祭祖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时,有20.09%的人回答是为了让祖先保佑自己。
大学生的精神需求是丰富的,多层次的,当其某种精神需要在宗教之外的领域得不到充分满足时,便将这种需要诉诸宗教领域。主要包括:
社会认同和群体归属的需要。大学生是从家庭走向学校的,他既需要家庭或家族的认同,又需要大学生群体或其他社会群体的认同,从前者看,共同的传统和信仰是血缘之外的重要家族纽带,只要有相同的传统和信仰,彼此就可以跨越其他诸多障碍相互认同,并能维持长久,获得深层次的归属感。例如,大学生的民间信仰主要与家庭或家族认同有关,但也受到其他社会群体的影响。
幻想补偿和情感调节需要。现实世界里得不到的满足,需要幻想世界给予,小到个人的生活目标,大到人生理想,都可以在某种信仰中得到虚幻的满足,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平衡状态。人的理性世界难以满足人的全部情感需要,如对某些行为的忏悔和心灵的洗涤,在困境中的内心恐惧的消除,孤独中的精神寄托和失望甚至绝望中的情感归宿,这些需要超越理性之外的场所给予暂时性的或长久性的满足。
追求完美人格和理想社会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感到自己是一个有局限性的、不完满的存在。于是人们就有了超越自己的局限性、追求完美的冲动。无法实现的完美诉求于某种信仰,特别是宗教这种相信超自然力量的信仰,使人产生某种庇佑和补偿心理。在信仰世界中实现自我的完美形象与完美人格,在信仰世界里实现道德理想与超现实的公正,并展望完美的未来社会。任何一种宗教形式都具有道德上的赏善罚恶和教人向善的功能,能够向人们展现一种完美的未来或彼岸社会景象,并且创设了通向此种社会的比较直接的道路,使人顶礼膜拜,潜心追求。
追求灵魂归宿和生命价值的需要。21.69%的大学表示他们有宗教信仰行为是为了寻求心灵寄托。人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为什么必然面对死亡等是人类面对的永恒的问题,人在生死之间追求活着的意义,把有限的生命向无限的空间努力延续,关注死后的永恒世界,关注生存意义在死后的延伸。对这个问题,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不能很好的回答,人类理性显得苍白无力。康德也曾因理性的不足,得出了限制或摒弃理性,以便为信仰留出地盘的结论。大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必然导致对信仰的迫切需要。
一种信仰由其理论、行动系统和信众共同构成一个信仰体系,不同信仰体系间为发展自身,扩大影响而争夺信众,形成事实上的博弈状态。
马克思主义曾经在一段时期内成为中国的全民信仰。改革开放后,它逐步退出大众信仰领地,成为精英信仰。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很长一段是沿用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虽然这一模式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逐渐显露其弊端,毛泽东晚年的一些错误造成了全局性的影响,这些因素使一部分民众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了模糊的认识,甚至怀疑它的优越性。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向低潮,一些人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失去了信心。少数官员的腐败现象、严重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都极大地损害了党员干部的言传身教的作用,扭曲了干群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体制,社会分化为不同的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信息时代的来临和经济全球化,西方文化的介入和渗透,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对信仰的选择越来越多元化。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规定得到有效尊重,民间祭祀和地域性崇拜行为不再作为封建迷信受到禁绝。由于上述因素的交互作用,加上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方式创新不足,灌输式的强化信仰教育越来越受到抵触,这就导致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成果,仍然停留在知识或学术领域,未能上升到信仰的层面。
工业革命以来,知识成为改变世界、改变生活、改变命运的强大动力。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成为人们生活实践中的重中之重,“相信科学”成为一种新的信仰,一切不能用科学解释的都成为迷信和伪科学。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本身出现了三个难以回避的问题。第一,科学发展带来环境、资源等方面的难以解决的负效应;第二,科学的发展带来物质的丰富,但人们并没有因此感觉到获得了更大自由和幸福,而是被工具理性所奴役。第三,科学的发展,特别是混沌学说和大量宏观不可逆现象的研究表明,科学性本身也需要重新认识,科学和非科学并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科学自身的发展,人们开始反思科学信仰。
传统文化热在改革开放后兴起,形成了学国学、研究国学、传播国学、收藏国学经典为主要内容的国学热潮。儒家文化两千多年来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的信条。然而当前的传统文化热,并没有进一步深入到大众信仰和行动原则的层面。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遭遇危机,这不仅因为几十年来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断裂,而且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受到了挑战,追求圣人、君子道德人格的民族精神在当代社会出现了缺失,传统文化中的家庭、家族本位主义和义务型人格不断受到个人主义和人权意识的冲击。
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以后,宗教世俗化改革在世界各大宗教中开始。经过世俗化改革的宗教体现出新的特征:宗教精神的世俗化,由神本到人本,实现了以人为世俗社会的中心的转变;宗教权力的世俗化,政教分离,宗教权利从社会的中心走向边缘;宗教观念的世俗化,神灵的神圣性、绝对性、全知全能性不同程度地被解构;宗教价值取向的世俗化,宗教把关注点由彼岸转向此岸,关注社会和伦理问题,参与社会活动,与科学及其他宗教进行对话和沟通;宗教礼仪和戒律的世俗化,宗教礼仪由繁琐走向简单,宗教戒律由严格走向宽松;宗教情感的世俗化,由理性走向感性,甚至走向实用性;宗教活动的世俗化,由教条单一走向丰富灵活,甚至走向轻松和娱乐化。宗教改革对宗教本身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影响之一便是使宗教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适应了世俗社会生活。宗教以其温馨的道德观念,唯美的艺术情怀和宁静祥和的面孔赢得了年青一代教众,成为现代青年孤独浮躁、疏离冷漠、理想与现实存在巨大差距的生活的必要补充和精神慰藉。
由于以上几大信仰体系的博弈,形成了多元信仰并存的格局。改善和加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及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迫切任务。
“中国信仰危机产生于传统生存方式向现代生存方式转变”和“人类自身存在方式的根本改变”,“从而形成了当代中国人纠缠于传统和现代之间、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价值多元选择的文化困境”。这决定了在当前这种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不仅仅是高校的工作,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但要改善教育方式方法,还要更新信仰教育理念。
“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方面。所有的人都有信仰,都需要信仰,而且可能有不止一种信仰。它是人类的精神境界……”信仰是价值观的核心,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选择,信仰教育对个体而言是比其他任何一种教育更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对群体而言,信仰教育起着内部凝聚认同和群体行为导向的作用。“信仰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由此可知,信仰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过程,也不是仅依靠灌输就可以完成的教育过程,更不是一个可以强行用某一种信仰客体取代其他一切信仰客体的过程。信仰教育要尊重国家的宪法和法律,要体现国家意志的要求,要尊重信仰主体本人的文化背景和信仰自由。根据我国《宪法》第36条的规定,对于学生不违反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宗教信仰和信仰行为,对学生以宗教形式传承民族、家庭和地域性文化传统的行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给予尊重。同时高等教育又必须反映国家的意志和培养要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一方面要求学生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信仰自由,特别是哲学信仰、艺术信仰自由等非政治信仰的自由。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要构建具有前瞻性和开放性的,以马克思主义为统一的政治信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核心,多种信仰并存且互相融合交流的综合信仰体系。
我国民众宗教信仰具有显著功利性的特征。从大学生群体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或寻求超越困难的心理慰籍是他们选择宗教信仰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帮助解决大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的物质前提。事实上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可以通过政府和社会力量解决的,并非需要借助超人间的力量。如贫困大学生的生活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住房问题和医疗保障问题等,这些问题有赖于社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高校应着力解决好贫困学生的基本生活问题,加强有效的就业指导和学生的多方面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对就业的适应能力。当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生活中的主要问题能够得到相应的保障,人的生存安全系数就会提高,而有了一定的安全感,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需求自然相应减少。
信仰的产生受到物质因素、心理因素和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信仰教育也应与其他相关教育相互协调。通过形势政策教育,使学生真正了解国家的发展形势,个人的发展背景及发展形势,可以开阔视野,站在全面的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通过心理教育和辅导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正确认识成长中所必须面对的心理压力和生活压力,并能够以正确的方式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和宣泄。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但了解通过宗教承袭的传统文化,而且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目前大部学生的宗教信仰并不是真正修习意义上的信仰,而是处于偶然性的、观望性的信仰,统称为“望教者”或“宗教暧昧”,通过宗教知识教育可以使学生真正了解宗教,认识到宗教是一种人类认识社会的特殊方式,是一种社会文化形式,了解宗教的产生和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和本质,了解宗教的哲学思想,从理性的层面去更深刻的认识宗教。通过法律常识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关于宗教信仰的法律法规规定,了解大学生应该接受并且必须接受哪些国家系统教育 。在多方面教育的共同作用下,通过信仰教育使大学生理性地确认选择自己的信仰,并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体系。
在当前的多重信仰选择的文化困境中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面临许多难题,需要借鉴历史上成功的信仰教育经验。继承与发扬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优良传统:论证理论的合理性;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榜样示范的引导性;未来指向的感召性。批判地吸收儒家文化信仰教育的成功经验:统治阶层的大力推行主流意识形态:对民间信仰形式的改造和利用;对其他合理成分的融合和吸纳,儒家思想在发展过程中兼融了道家和佛教的思想精华,从而完成了自身的理论思辨和系统化。研究与借鉴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经验:百折不挠的精神;高素质的传教队伍;平和友善的面目;切入生活需要的传播内容;丰富的载体和传播手段;温馨的组织关系和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以上几种信仰教育的经验都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有借鉴意义。
由于施教者往往是受教者的模仿和学习对象,因此要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德国教育家布雷钦卡认为教育者应该具有相关的“生活能力”,他认为“宗教信仰、世界观和价值哲学也属于生活能力,信仰甚至是生活能力的核心部分,因为不仅人的内在统一性、生命的意义感,而且个体对群体的关联感也都取决于人的信仰。”因此首先要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还要改善信仰教育的方式方法。要确立以尊重、引导、教育为主,以说教管理为辅的教育原则。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如民族文化、政治面貌、宗教信仰等,因人施教;针对不同的信仰如不同宗教、哲学思想、价值理论等,因信施教。把知识教育、感性教育、理性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实,使学生在知、情、意、信、行等几个方面同时受到影响。改变死板僵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采用多种教育形式,以艺术的、文学的,甚至体育和娱乐的方式为载体和手段进行信仰教育。充分利用发达的传播媒体、学术交流、知识讲座、特色旅游、社会实践或专业实习等形式和机会进行信仰教育。
与信仰教育相配合,鼓励学生组织自己的兴趣社团,加强原有的学生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能够吸引不同专业、性格、特长的学生参加的学术、文体、公益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和阅历,增加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机会,增强群体凝聚力,使学生通过集体活动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并通过实践活动,选择、验证信仰,从而成为一个有坚定正确的信仰,并积极践行自己信仰的人。
[1]黄慧珍.信仰与觉醒—生存论视域下的信仰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88-192.
[2]余谋昌.信仰科学与道德[J].民主与科学,2005,(5).
[3]现代汉语词典[K].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1043.
[4][德]Wolfgang Brezinka.信仰、道德和教育:规范哲学的考察[M].彭正梅,张坤,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2.
[5]饶夏.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心理根源探析[J].教育文化.2007,(6).
[6]陈维伟.信仰的选择[N].人民日报,2006-07-01.
[7]徐朝旭.论儒学对民间神明信仰的影响[J].宗教学研究,2007,(2).
[8]崔晓天.宗教世俗化及其未来[J].学术交流,2002,(7).
[9]陆钦仪,等.西方思潮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0]汪维钧.论现代条件下的宗教世俗化问题[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4).
[11]霍华德·柯申鲍姆.从价值澄清到品格教育:个人的历程[J].中国德育,2009,(10).
G641
A
1007-9882(2012)01-0056-03
2011-12-12
福建省教育厅项目:“大学生宗教信仰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于秀丽(1971-),女,黑龙江肇东人,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政法系副教授;徐朝旭(1956-),福建福州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陈如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