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跨越:合肥开始新一轮领跑

2012-04-17 02:30孔向阳秦继平郑家余高晓光
决策 2012年2期
关键词:合肥

孔向阳 秦继平 郑家余 高晓光

【写在前面】

“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主要经济指标进入省会城市十强。”2月5日的合肥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吹响了合肥“新跨越,进十强”的冲锋号。

从“打造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到“新跨越,进十强”,在这个城市发展大竞赛的时代,合肥正一次又一次地展现自己的雄心与自信。“壮怀激烈”的合肥,底气到底在哪里?

审视当下的合肥,我们看到的,是在改革创新精神的引领下,这座城市正散发前所未有的活力;是日益壮大的现代产业、生生不息的城市建设、和谐幸福的城市生态,已经凝聚成一股合力,激发着这座城市向上升腾;是她正在紧握“十一五”的接力棒,奋力起跑、全速赶超。新一轮领跑,其实质是在转型发展中更快更好,核心是创新引领。

创新语境下的合肥

本刊记者 陈都

用时下流行的话语来说,合肥已经被贴上创新的“标签”。若将角度切换,则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合肥的创新能力、创新热情、创新氛围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上,而这也将成为引领合肥“新跨越”的核心驱动。

又一个“世界第一”在合肥诞生了。2012年2月17日,合肥城域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建成并试运行,标志着合肥成为全球首个拥有规模化量子通信网络的城市。就在两个月前,合肥第七次获得国家科技部颁发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荣誉称号,并在“2011中国自主创新年会”上,戴上了“2011年中国十大创新型城市”的花环。

用时下流行的话语来说,合肥已经被贴上创新的“标签”。若将角度切换,则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合肥的创新能力、创新热情、创新氛围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上,而这也将成为引领合肥“新跨越”的核心驱动。

创新情结

“合肥没有矿产等自然资源,连地下水资源都没有,那么发展优势在哪里?该如何发展?”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曾如此描述自然资源禀赋匮乏的合肥市情。

不过,对于问题的答案,合肥显然已成竹在胸。“以集聚创新人才为重点,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在创新体制机制、培育创新型企业、建设创新平台、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等方面努力,把自身的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示范效应。”

“以前合肥的干部说,合肥不东不西,不是东西,不南不北,不知南北。反映了合肥区位条件尴尬的一面,但没有阻止合肥前进的步伐,在合肥人心中,始终蕴藏着一股冲动。”提起吴存荣的这番话,合肥市发改委主任王厚亮颇有感触。在他看来,合肥的创新精神,有形势所迫的因素,但更是合肥敢于争先、突破重围的心态造就的。

把时间往前回溯,在国家支援内地建设、科研机构布局调整等政策的影响下,合肥吸纳集聚了中科大、中科院合肥分院以及中电集团38所、16所、43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全国闻名的科教基地。各类科技人才不断聚集,一大批顶尖科技成果相继诞生,创造了诸多全国乃至世界第一。

但由于政策和环境局限,许多成果未能在本地实现产业化,合肥的支柱产业仍以传统加工制造业为主,新兴产业发展水平与合肥的科技地位相差甚远。“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局面,一度成为官员、专家学者和媒体热议的话题。

合肥该怎么办?就在合肥为了一条突围的出路而求索时,机会悄然降临。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构想,在中部寻找创新“试验田”和“探路者”成为首当其冲的任务。

“合肥作为中部地区中等规模和中等发展水平的城市,科教智力资源密集,是非常好的样本,非常好的试验基地。”8个月后,经国务院同意,合肥被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

发令枪响起后,合肥迫不及待地释放自己的创新热情。“十一五”期间,合肥陆续启动建设中国(合肥)平板显示产业基地,成为国家首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建成国家家电产业示范基地,担当建设合芜蚌创新实验区龙头……2011年,又成功获批国家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科技金融创新试点、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同时进行的,还有制度创新。2004年以来,合肥在推动自主创新、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已连续制定、出台近200项政策措施,形成了完善的“四大政策体系”,并相继实施了投融资体制、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招投标体制、财政管理体制、土地管理体制、行政审批体制等12项改革。

当这座城市的活力被前所未有地激发出来时,人们热议的话题,也早已由“合肥困境”变成了“合肥速度”和“合肥模式”。

责任与使命

全国首个“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国家“首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全国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市、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国家科技金融创新试点……令合肥人津津乐道的是,合肥承担的“国字号”创新使命越来越多了。

“合肥拥有几十项国家试点、示范的牌子,为我们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要善于运用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权,不断推出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创新之作。”合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庆军如是说。

作为“试验田”和“探路者”的合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了吗?

合肥的变化是最好的说明。在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的元年,合肥的GDP是589.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8.4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1.4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77亿元,财政总收入105.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89元。

经过“十一五”的积累,到2011年,合肥GDP已达到3636.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9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7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1亿元,财政收入623.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7700元。其中,GDP为2004年的6倍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近2004年的10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04年的2.5倍,其它指标也均为2004年的5倍以上。

2011年,合肥还交出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900亿元、增长43%,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331亿元、增长75.9%的“成绩单”。

在此期间,国内第一台直写式光刻机、第一条纯电动公交线路、第一台4G基带芯片原型机、中国大陆首条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第六代生产线也陆续在合肥诞生。

更值得一提的是,制度创新方面,合肥同样展现着先行者的姿态。不仅开全国之先河实行了审批“缺席默认制”和“超时默认制”;打破公务员“部门终身制”,将市直机关公务员交流轮岗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交流轮岗面达到市直机关科级以下公务员总数的25.8%,规模之大在全国首屈一指;还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全国率先实行“开门搞三定”,让群众参与政府机构职能配置,使市政府工作机构减少了5个,内设机构累计核减18个,事业编制收回2217名。

2011年,在合肥举行的招投标管理创新论坛上,发酵多年的招投标“合肥模式”走向全国;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暨西安、石家庄、呼和浩特等市国资委(办)工作交流座谈会上,国资监管“合肥经验”也备受关注。

“在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中,合肥率先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创新之路。”王厚亮说。

合肥蓝图

当“合肥模式”、“合肥经验”、“合肥速度”成为广受关注的话题时,一个疑问随之浮出水面:“合肥能保持这样的步伐吗?合肥还能走多快?”

“在成绩面前,我们没有任何骄傲自满的资本,更不能有歇一歇、停一停的心态。”在合肥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吴存荣说,“今天的模式和优势,如果不能与时俱进,明天很可能就变成了令人担忧的‘路径依赖、‘体制惯性。”

这样的“警示”,也是合肥继续加快改革创新的“预示”。在相关的规划中,合肥创新发展的新蓝图已经勾画出来:到2015年,高新技术和创新型企业达2000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8000亿元,增加值占GDP超过3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专利授权量达到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2500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6件。转化科技成果数4000个,技术合同交易额达60亿元。培育3~5家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科技孵化器,年孵化企业150家以上。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2万人,全社会研究与发展人员达到5万人/年。

合肥还将继续完善科技管理和投入体制改革,推进股权激励和科技投融资改革,全社会研究与发展投入占全市GDP的比例达到3%,企业研究与发展投入占全社会研究与发展投入比例超过80%,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注册资本总额达到60亿元。

制度创新方面,全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经济和社会等领域改革,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继续保持合肥改革先发优势,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经济运行政策法规体系和体制环境,通过整体推进改革和制度创新,消除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障碍。

“合肥‘十二五正式进入建设和发展区域性特大城市新阶段,这要求合肥在各个领域务必有更高的标准与成就,也将更进一步成为科技创新的强大推力。”一直关注合肥发展路径的专家许根宏告诉《决策》,“而制度创新是推进城市发展一个‘永不褪色的常态化工程,今后,合肥还需在制度创新的‘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

跨越的力量

本刊记者陈 都

“大合肥动起来了。”这并非人们现在对合肥唯一的感受。合肥,还在“美起来”、“活起来”。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位居第4位,地方财政收入从第8位升至第9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第13位升至第11位,工业投资从第6位升至第4位,社会零售消费品总额从第17位升至第16位。

在2011年全国省会城市主要经济指标排行榜中,合肥正在不断前移自己的“座次”。这种赶超态势的背后,则是现代产业、城市建设和民生事业凝聚起来的推动力量。

支撑力:现代产业

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城市之间的综合实力竞争日趋激烈。若将这场竞争中的合肥视为一个团队,要实现“新跨越,进十强”的目标,现代产业就是团队里“顶天立地”的支撑力。

对合肥来说,这根“顶梁柱”具备了值得信赖的实力吗?从2011年合肥产业发展的态势中,我们或许可以看出端倪。

作为合肥现代产业的先导,2011年,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330.98亿元,完成增加值373.45亿元,产值增长达75.9%。惊人增速的主要推手,是此前落户的诸多重大项目纷纷开始“变现”或“增量”:2011年4月,京东方6代线实现满产,赛维LDK太阳能电池一期项目首张太阳能电池片正式下线;6月,乐凯光学膜3号精密涂布生产线实现量产;7月,海润光伏一期项目两条生产线实现量产,并于年底将量产线扩充为10条;9月,彩虹蓝光LED一期投产;熔安动力年生产总量突破100万匹马力,科大讯飞实现年度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近3成。“合肥的战略性新型产业已经开始步入收获期。”一位专家对《决策》分析说。

而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截至2011年,除了已开始“变现”的项目,合肥还积蓄了一批呼之欲出的“后备力量”。如投资37亿元的彩虹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项目,投资135亿元的晶澳太阳能合肥生产基地,总投资50亿元的中建材太阳能电池盖板项目等,这些重大项目均将在短期内揭开面纱。

“所以,合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还远未进入勃发期,随着已有项目扩容和更多的项目投产,未来几年,这一产业还会爆发更大能量。”这位专家告诉《决策》。

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比翼齐飞”的是先进制造业。2011年,合肥不仅实现了家电和装备制造业两大“龙头”总产值双双突破千亿大关,日立建机年产3万台挖掘机新基地、年产能超过千万台的联想(合肥)基地、长安微车一期等重大项目也陆续开工、投产,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添加了新生力量。

现代服务业方面,2011年,滨湖新区现代金融业发展的“扎堆效应”已然显现,截至年底,已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人民银行、中国人寿保险等12家金融机构综合基地落户滨湖新区,预计总投资超过100亿元。随着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建成,2011年合肥举办了第七届徽商大会等大型展会160多场,会展业档次得到新提升。旅游业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全年游客总接待量达到4494万人次、增长66%,实现旅游总收入382.9亿元。

曾经是合肥“短板”的县域经济,如今也在不断“拔高”。2011年,肥西县实现生产总值330亿元,在全国百强县位次跃升4位。肥东县、长丰县也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8.6亿元、210亿元,在中部百强县排位分别前移2位、5位。

在采访中,除了产业实力,另一个被专家和官员们屡屡提及的支撑力量,是投资环境。“区域间的发展竞争已经超越了比资源、比政策的阶段,更多的是比综合环境、比优质服务。谁拥有最优的环境,谁就能集聚更多更好的资源,谁就更有竞争力。”吴存荣强调说。

合肥的投资环境,经得住投资者挑剔眼光的考验吗?

一个最直观的答案是,2011年7月,在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组织评定的“2011中国最佳投资城市”排行榜中,合肥在中国大陆650多个城市中脱颖而出,获得了“2011中国最佳投资城市”称号。同时,在中国社科院对全国38个直辖市、省会城市、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的公共服务水平总体评价中,合肥“公职服务水平”高居第4名。

“近年来,合肥以‘商鞅变法的精神,深入推进‘效能革命,将自己推上了‘环境高地。”张庆军介绍。经过改革,合肥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并联审批“缺席默认制”和“超时默认制”,将700多项行政审批项目减少为220项行政许可和91项非许可审批项目,并在审批流程上减了少860个办事环节,减免1.15亿元各类费用。“合肥效能”甚至一度登上中央媒体,成为解读、推广的典型。

不过,优良的“软环境”只是城市“磁力”的一极,急速成长的产业也需要城市的承载。“软”与“硬”的并进,“产”与“城”的融合,都在呼唤一座活力四射的“大城”。

容纳力:活力大城

2011年春节前夕,一则引人注目的消息从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传出,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机场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并将在2012年建成投入使用。这座设计到2020年满足旅客吞吐量1100万人次四E级机场,不仅将实现合肥人从市区出发20分钟可打上“飞的”的愿望,也成为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浩大工程的一个缩影。

对正在实现新跨越的合肥来说,如果“新型工业化”方略是“左膀”,“城市化”方略就是“右臂”。据统计,2011年,合肥新建、续建大建设工程达579项、总投资833亿元,其中完成的有311项。

而“交通区位并无优势的合肥,现代交通体系建设是当务之急。”王厚亮告诉《决策》。要化解这个“当务之急”,合肥就得“内外兼修”。对外,强化辐射能力,巩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对内,促进组团对接、畅通城市血脉。

2011年,一个全新的“水陆空”立体式交通体系紧锣密鼓地拉开了架势:占地1235亩合肥铁路北货场建成投入使用,货场年货运量可满足540万吨,并可满足集装箱班列的开行条件,将极大方便合肥大宗货物的运输;全长130公里的合蚌客运专线基本建成,通车后,合肥市民可实现从合肥直达北京,“3小时进京”将变成现实;合肥港综合码头一期建成运营,实现了合肥人“通江达海”的千年梦想,一改合肥集装箱运输通过南京、芜湖等港口中转的局面,大大节约企业的物流成本。

裕溪路、合作化南路、南北一号线等高架桥建成通车,打通了合肥东部城区最主要的快速通道,一举改变东部城区没有高规格道路的格局,紧密城区同东部区域以及肥东县的联系,也实现了长江西路高架、五里墩立交桥、金寨路高架等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无缝空中对接,形成了城市快速交通路网。

“大合肥动起来了。”这并非人们现在对合肥唯一的感受。合肥,还在“美起来”、“活起来”。

“不让一滴污水流进巢湖”、“做好‘水文章和‘绿文章”。在合肥的各种建设规划中,“生态优先”的理念始终放在引人注目的位置。2011年,全市铺设污水管网307公里,改造排水设施2283处,全年完成植树造林16.86万亩,新增城市园林绿地11600亩,相当于过去5年的总和。在滨湖新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了55.8%。

大体量、大建设的合肥,也迎来了城市管理的大挑战。对此,合肥的策略是“以变应变”。“城市变了,管理观念和方法就跟着变。”张庆军说。近年来,合肥从解决市政、园林、绿化、市容、环卫、交通等方面体制性矛盾入手,科学划分事权财权,建立规范化、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推进管理重心由市向区、街转移,逐步形成了政事、政企和建管分开,保障合理充分、监控完善有力、执行高效有序、奖惩分明有效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并积极探索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配置的管理新格局,大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如变行政审批为市场配置,变直接管理为购买服务等。

合肥在变。合肥的变化给投资者带来了商机,给兄弟城市带来了赶超的标杆,给中部崛起带来新生力量。那么,对最关心合肥的合肥人来说,合肥的变化带来了什么?在《孙子兵法》中,“人心向背”一直被视作一支军队获胜的必备要素,“新跨越”征途中的合肥同样需要一个幸福、和谐的城市生态作为保障。

和谐力:幸福合肥

《2012,我们向“幸福合肥”出发》、《下一站,我们到达“幸福合肥”》、《幸福大合肥,你我共分享》……2011年底,与“幸福合肥”有关的标题,频频登上了安徽各大媒体的头条。

从“大发展”、“大建设”到“幸福合肥”,舆论焦点的背后,是合肥对“大城梦想”更深层次的把握,也展现了合肥上上下下对这座城市发展态势的自信与自豪,一位专家告诉《决策》。

不过,进入21世纪的第2个十年,“幸福城市”已不是新鲜概念。从“两会”会场到街头巷尾,从官员、学者到平头百姓,关于这一话题的议论从未停止,对于“幸福城市”的建设路径也从未有过定论。那么,合肥又会怎样打造幸福之城?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大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合肥市第十次党代会上,吴存荣曾对“十二五”期间“幸福合肥”建设作出这样的要求。我们对“幸福合肥”的审视,不妨从此展开。

2011年除夕夜,在新建成的庐阳区“荣城北苑”配租廉租房里,已经有窗户亮起了灯火。几天前,该小区的440套廉租房已全部完成了摇号、配租,拿到钥匙后,一些家庭迫不及待地告别“蜗居”,来到“新家”迎接春节。

这些市民的乔迁之喜,得益于合肥的一项民生工程。2011年,合肥扩大了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保障范围,对城市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8840元,且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6平方米的符合条件的廉租住房申请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全年新增廉租住房补贴999户,保障户数一次性增长74.1%。2011年,合肥还新开工建设了97个保障性安居工程,总量达5万多套。

记者了解到,合肥全年实施了33项民生工程,涉及农村公路危桥加固改造工程、社会(儿童)福利中心建设、农民工技能培训工程、校舍安全工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各个领域。

数据显示,2011年合肥大民生支出达354.7亿元,比上年增长28.5%,占全市财政支出的七成以上。其中,33项民生工程共投入50亿元,当年要求完工的3936个工程完工率达到100%。

民生工程为合肥打开了一扇“幸福之门”,不断完善的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也让越来越多的合肥人感到幸福走近了。2011年,合肥力推文化惠民工程,在城区,“走向文明”、“幸福家园”、“激情十月”等广场文化活动频频上演;在农村,“民间文艺展演”、“农村数字电影院线”送到了农民家门口。相继落成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合肥美术馆,成为新的文化地标。同时,还新建成了133所幼儿园,完成了97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创办了7所市级示范中职学校,并将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扩大到了95%以上。

2011年7月,在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等组织评定的“2011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中,合肥高居第2位。

作为新兴城市,合肥的幸福之路还在继续探索。在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的平台上,合肥正在推进社区服务管理、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稳定风险管理等7个方面、23项重点创新工作。

“合肥目前是一个较幸福的城市,但幸福没有彼岸,合肥在不断发展,期待合肥城市幸福指数也会不断提高。”2011年,安徽大学在关于合肥城市幸福度社会调查报告的最后这样写道。

猜你喜欢
合肥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合肥蜀山区夜景
合肥园林花境应用与配置探讨
合肥井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蜂巢城市会客厅
合肥至霍邱至阜阳高速公路今年开建
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
合肥农产品物流管理模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