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思考

2012-04-14 18:34:52王荣勇崔守国韩玉冬
山东水利 2012年2期
关键词:齐河县农田水利泵站

王荣勇,崔守国 ,韩玉冬

(1.齐河县水务局,山东 齐河 251100;2.临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山东 临沂 276000)

齐河县位于鲁西北平原德州的南部边缘,全县总面积1 411 km2,总人口63.0万人。齐河县是德州唯一的沿黄县,62.5 km的黄河岸线绵延于县境东南,潘庄干渠、豆腐窝干渠、韩刘干渠、李家岸干渠等4条引黄干渠和新老赵牛河、温聪河、邓金河等17条骨干河流纵贯县境南北。全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数量多、分布广,在抗御水旱灾害、发展粮食生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1年齐河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区位于刘桥乡,属老赵牛河、温聪河流域。

1 概况

2011年齐河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管道输水灌溉工程3 200 hm2,铺设管道352.85 km,其中干管 13.6 km,支管 87.61 km,斗管251.64 km;安装给水栓4 608个;固定式喷灌工程67 hm2;新建泵站17座;新建及维修生产桥125座,新建闸 5座。共动用土方199.78万m3、砌石19 874.48 m3、混凝土 5 267.73 m3、钢筋 116.65 t。

截止2011年底,齐河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在项目建设中,推广的两大亮点是低压管道灌溉工程和喷灌工程。低压管道灌溉是利用一套低压塑料管道系统将水直接引入田间耕作层中。其特点是灌水质量好,蒸发损失少,少占耕地,便于机耕。喷灌是利用专门设备将压力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水滴,进行灌溉。其特点是喷洒均匀,喷量易控,适应性广,灌水利用系数高。采用低压管道灌溉与明渠灌溉相比可有效减少渗漏量70%,采用喷灌工程同比可有效节水85%以上。

2 工程建设指导思想

2.1 立足长远

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建设水利事业的一项重要基础,为农村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服务。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现代农业节水灌溉和粮食的有效增产为最终目标,以工程配套改造和管护机制改革为手段,通过资金整合、集中投入、整体推进,大力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和管护水平,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水利发展提供保障。

2.2 因地制宜

项目区南临齐河县3 333.33 hm2粮田农业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排水系统框架已基本形成,温聪河、老赵牛河是项目区东西两条大动脉,水源丰富,引水便利。县发改委、财政、水务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水利专家组成的规划小组,多次实地勘察、缜密研究设计,在温聪河和老赵牛河下游修筑拦河闸,拦截路水以抬高水位、增大蓄水,可有力保障泵站提水的可供水量。喷灌工程充分利用原有机井等水利设施,节省能源开展综合利用,综合考虑灌区面积和地块形状,做到切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安全实用。管道渠灌工程和喷灌工程有机结合,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

2.3 兼顾人水和谐

齐河县以泵站提水、配套设施输水灌溉、疏浚排水沟渠以畅排余水为突破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水资源的可开发利用量作为刚性约束,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对地表水、地下水进行合理保护和优化配置,兼顾水生态文明,所建的水利工程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打造环境友好型工程。

3 工程保障体系建设

3.1 技术保障

由山东省水利专家学者为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缜密的水资源分析和评价,严谨的国民经济评价和敏感性分析,合理配置水资源及管网布置新格局,技术指标达到管灌区水利用系数不低于0.65,喷灌区喷洒水利用系数不低于0.8。设计符合《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灌区技术改造规程》、《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等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做到经济上更加合理,技术上更加可行,为项目成功建设奠定了基础。如泵站提水灌溉工程,每座泵站配备2台45 kW·h/台的离心泵,通过泵站提水,压力煲加压,经干、支、斗管合理级配,三级管网输水至田间地头,单台泵的供水量可达670 m3/h,有力保证了每座泵站所辖范围内的灌溉用水。

3.2 制度保障

2011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是齐河县在总结2010年度项目建设工作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进行建设的工程项目。该项目的实施,采取设计服从规划、施工服从设计和材料服从施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监理制的“四制”管理模式,进一步采用由监理人员、建管处业务人员、用水户协会监督人员组成“三方一体”的监管理念。在制度上增强水利事业服务于农的实效性。建立以利益为纽带、不以盈利为目的、农民自愿参与管理的运营机制,建立健全巡查、管护、维修、收费、使用等制度。县政府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建设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在水务局设立专门的办公室,制定《齐河县2011年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工作考核办法》,建立安全取用水制度、农业高效实用节水规范、乡村水环境保护条例、基层小农水管理制度等。把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纳入全县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体系。

3.3 组织保障

财政、水务部门要积极整合中央资金以及省、市、县配套资金、技术等资源。齐河县实行县、乡、村3级联动,加强组织保障措施,强抓施工质量。一是严把材料设备质量。工程质量关口前移,在齐河县政府采购办、县财政局、县水务局各部门的监督下,集中采购,坚决杜绝“三无”产品和不符合工程要求的材料设备进入施工现场。二是强化施工过程整理。乡(镇)负责组织农民参与工程投资投劳、建设、运行、管护的全过程,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以乡(镇)为单元,成立水利服务中心,强化水资源管理、安全供水、水利科技推广等公益性职能。三是强化建后管理。以每座泵站灌区为单元,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及合作组织,完善配备素质高、有经验、业务强的水利技术人员,定岗定编列入县级财政。

3.4 群众基础

2011年项目区刘桥乡涉及34个行政村,1.8万人。该项目区按照“一事一议”规定召开了全体村民会议,通过了投资投劳项目建设决议书,并及时对项目建设进行了全方位的公示和宣传,在夯实群众基础的工作中,主要采取:1)充分宣传,提高农民思想认识。把着力点放在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上,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小型农田小利工程的重要意义和有关政策法规,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工程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2)加强教育,提高农民责任意识。明确水利工程的责任主体,受益群众把水利工程当作自己的财产来管护。让群众认识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国家为促进农村形势又好又快发展制定的基本决策,村民直接受益。开展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筹资筹劳,旨在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是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应尽的责任。因此调动了广大群众投入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2011年齐河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让老百姓切实得到实惠,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进程,为项目建设发力提速及未来三期项目顺利承接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4 结语

齐河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施工建设,实现了水资源配置的优化升级,让水务局自身得到成长的同时,展现了基层水利干部的优良素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评价。项目落成后,实现了现代水利设施运行高效化、管护及时化、管理信息化、操纵自动化的“四化”建设,把全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事业推向深入。

猜你喜欢
齐河县农田水利泵站
张家边涌泵站建设难点及技术创新实践
少年闰土 教学设计
东南亚(一)课时 教学设计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齐河县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中华建设(2019年6期)2019-07-19 10:12:46
济南版生物八上《遗传的物质基础》
上海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泵站数量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