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明
(延安市地下水工作队 陕西 延安 716000)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地下水监测管理工作是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前期基础工作,也是地下水取水工程规划的基础。地下水监测管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科学管理、优化配置等方面起到一定决策作用,为各级水行政部门做好抗旱减灾、水资源保护、维护全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在保障居民生活、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及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延安市地处陕北黄土高塬丘陵沟壑区,地貌以黄土塬、梁、峁、沟壑等特有的黄土地形为主,区域面积广阔但自然条件差,干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486.4mm。根据《延安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延安市年平均降水深折合总降水量为176.9亿m3,延安市水资源总量为13.35亿m3(不包括境外客水),可开采利用量为6.81亿m3,其中地下水资源量为4.244亿m3(地表水的重复量)。全市水资源十分贫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全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649m3,是全国人均量2400m3的25.8%,全省人均量1300m3的47.7%,而且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m3的最低需水线,产水模数3.6万m3/km2,因此水资源总量紧缺已成为制约延安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从南到北依次递减,吴起最低,仅为414.8mm,黄龙县最高,为598.6mm,水资源量区域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变化大,全年降水量的75%集中在6月~9月,而且降雨比较集中,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年际变化大,实测年径流量最大最小之比可达11倍以上,最小的也在3倍以上,旱涝相间。
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沟谷深切,山大坡陡,地形支离破碎,平均沟壑密度4.87km/km2,降雨时容易形成暴雨,且挟带泥沙能力强,径流多年平均含沙量117kg/m3。
由于受特殊的自然地理、气候、地形、土壤、地质等条件的影响,延安市大部河流天然水质溶解性固体、总硬度等水质指标偏高。
随着极端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下垫面条件改变,特别是近年来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大规模的生产建设等人类的频繁活动,河流径流量逐渐衰减,地表水资源量有减小的趋势。
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各类供水工程4.4万余处,水库25座,淤地坝1.2万座。2009年全市总供水量2.4028亿m3。其中,地表水工程蓄引提工程供水量1.4432亿m3,地下水供水量0.9034亿m3,其它水源供水量 0.0562亿 m3。
延安市地下水监测工作开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截至目前,全市布设的23眼观测井仅分布在南部塬区富县、洛川、黄陵和延安市城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城市规划建设等原因部分监测站已无法正常使用。近年来,在部、省、市监测管理工作要求部署下,监测管理单位的努力下,随着监测管理各项法律法规的加强与完善,监测管理工作在迅速的发展中不断迈上一个新起点。
(1)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加大地下水监测工作宣传力度。
水利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地下水监测工作的通知》,新《水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机构应当加强对水资源的动态监测”的同时,我们紧抓机遇,加大宣传力度,采用会议交流,电视短片,刊登文章等形式积极进行政策性、重要性、必要性宣传,使社会各界充分认识监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取得各方面最大的支持。
2012年4月,胜利油田在陆上、海上,稠油、稀油等不同产能建设类型的五个示范区开展“四化”建设。胜利油田物资供应处协同相关处室和单位完成196种产品的标准化,探索建立标准化产品及技术标准体系、选型定型采购模式和跟踪评价机制。
(2)积极响应省局推进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地下水监测业务工作。
2008年编制了《延安市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规划报告》,2009年进行了《实施方案》的编报工作。通过上级主管局申报市政府、财政局等上级单位,争取项目立项,落实项目资金。
(3)业务工作范围在不断拓展,加强了监测资料的成果转化及成果资料应用。
2009年组织编制了延安市南部塬区《地下水监测简报》,取得水行政部门及各级政府部门的一致好评。
(4)在上级政府部门、水行政部门支持和延安市地下水工作队各级领导及监测管理人员的不断努力下,监测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启动了监测市网建设,在志丹县监测站建设中,首次采用远程控制自动采集地下水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安装自动监测仪器12套,建设信息管理中心一处,实现监测的全自动化建设,为今后市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9年~2001年对监测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采用面授、专业指点、现场操作等方式,在监测资料自动化采集、送报、分析、研究的实际操作中使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一支过硬的监测管理队伍。
缺乏资金投入,使监测工作只在原地踏步,全市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工程无法启动,不能实现全市范围的地下水监测、监控。在石油开采区、煤炭作业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区域没有建立对地下水埋深、类型、水量、水质、可开采量的监测控制,致使该区域内水资源开采利用呈现无监测管理状态。
虽然陕西省《实施<水法>办法》已颁布执行,但相关配套制度、办法并不健全,许多监测管理工作难以深入,不能真正的实现对全市地下水的监测管理。致使地下水监测管理工作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监测站少且布局不合理,监测手段落后,监测项目不全等因素直接制约着监测、管理、研究工作,也限制了地下水监测资料成果在水利工作中的服务能力。
水利部切实加强地下水监测工作水文[2008]13号文件中对加强机构建设,增强经费投入,做好资料整理分析和信息发布工作四个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监测管理工作的良好发展机遇,延安市监测管理工作在响应省委、省政府、省监测管理局工作要求同时,应做好以下工作:
(1)争取市政府、市财政局支持,尽快实施《延安市地下水监测站网实施方案》,建立全市站网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建设。增强各级水利部门联系,建立一个团结奋进的地下水监测管理体系。
(2)配合做好全省《渭河流域地下水监测站网改造工程实施方案》、《陕西省重点城市监测站网建设》项目的基础工作,保证区域规划中延安市监测站网建设的实施。
(3)加强地下水监测信息测报系统建设,提升监测工作能力、水平及工作实效。充分体现延安市监测信息在《陕西省地下水信息网》、《陕西省地下水监测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实现高标准站网建设及信息系统建设。达到监测数据的及时传输,资料成果共享,提高成果资料的技术服务能力。
(4)加强专项地下水监测科学研究,开展好问题突出区域内地下水监测研究工作。①加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区域内地下水监测控制,尤其是石油工业区内地下水开采,采油回注对深层承压水、基岩孔隙裂隙水、覆盖层潜水等各水层循环的相互作用。对地下水开发过程中的超采区、生态脆弱区、水污染区进行监测管理,研究分析,提出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管理等政策性建议。②在广大煤炭作业区建立专用水资源监测站,加大水利部门在该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监管力度,协助水利部门合理配置水资源,做好防止水污染、破坏水循环等地质问题。③加强供水水源地,集中供水区域内地下水水质、水量的监测,提供监测资料及成果资料,确保人畜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安全。
(5)加强水利监测管理执法能力,遵循合理、合法、有法可依的地下水监督管理。通过业务部门的努力争取群众信服,取得上级部门支持的工作方式,推动我市监测管理工作的执法能力建设。
地下水监测管理是一项水利事业中长期重要工作,需要科学规划、精心设计、高效实施和长期的有效管理。在各级部门的爱护与支持下,延安市地下水监测管理工作将迈上一个新的水平,为延安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陕西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