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政府联合调研组
水文工作是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历来被称之为水利的尖兵和防汛的耳目。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极端天气、水污染事件频发,给水文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商洛属自然灾害多发区,加强水文工作,对于有效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期,我们成立联合调研组,先后深入丹凤、洛南、商州等多个水文站开展了专题调研,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供参考。
商洛水文始建于1957年,经过50多年的探索和几代水文人的努力,水文事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承担着境内洛河、丹江、金钱河、乾佑河、旬河五大流域水情变化和八座水库、四条县河的水质监测任务,服务质量逐年提高,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初步形成了以水资源信息采集为基础,以防汛抗旱减灾服务为中心,以水资源水环境监测为重点的水文工作服务体系,在防汛抗旱、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市境内已建成10处国家基本水文站,1处专用水文站,87处雨量观测站(其中34处报汛雨量站)。在湘河、南宽坪、照川设立了省界水体水质监测站,在丹凤、麻街设立了水质常规监测站,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水文监测网络体系。水文测站、水位测井、测流缆道、水文测船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建成了专业水质监测实验室,配置原子吸收仪、紫外分光光度计、测油仪、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7220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及常规分析仪器等技术设备20多台(套)。基层测站的办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固态存贮水位计、雨量计、报汛数传电话、多普勒剖面流速仪、压力式远程水位计、超声波水位计、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雨量自动采集系统等水文测报仪器开始启用,自动测报能力不断增强。
(二)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为了加强水文工作,促进水文事业发展,2008年市委、市政府在商洛水文局加挂了商洛市水文水资源局牌子,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水文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落实了相关措施,初步理顺了关系,提高了行业管理能力。目前,全市现有在职水文职工66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22人,初步建立了以水文水资源技术人员为主体,以通信、计算机、环保、化学分析、经济管理、文秘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为辅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拥有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论证、测绘三个乙级资质。近年来,在做好防汛抗旱和水情预测预报的同时,积极开展水环境监测、水资源调查评价,加强省界水体、重要供水水源地、大型引水工程和主要入河排污口的水量水质监测,服务范围延伸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不仅为防汛抗旱、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而且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前期论证、施工服务和技术支撑。
(三)水文监测成效明显。近年来,全市累计发生4次重大暴雨洪水灾害,水文部门始终坚守第一线,精测快报,提前预警,为科学防汛提供了重要依据。2002年6月,乾佑河发生200年一遇洪水,水文部门及时监测,快速预警、分时段报汛,未造成一人伤亡;2003年8月,洛河发生30年一遇洪水,水文部门及时预警,为实施防、抢、撤预案赢得了宝贵时间;2007年7月,丹凤武关河发生建站以来第二大洪峰流量,在公路、电力、通讯设施中断的情况下,水文站职工徒步20多公里,冒着生命危险将水文情报送达县、镇各级政府,使下游1000多名群众免遭伤亡;2010年武关、竹林关发生50年一遇洪水,过风楼发生100年一遇洪水,水文部门奋战在一线,及时准确报汛,有效减轻了暴雨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多次受到省市县镇政府的表彰。
(四)水质监测保障安全。丹江沿线各级水文站坚持数年如一日,做好水质监测工作,为下游广大群众用水安全提供了保障。2011年4月25日,商州区大荆镇西峪村发生水质污染事故,水文部门及时布设监测断面,快速分析,及时上报,为下游群众饮水安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2011年12月24日,商洛市鑫丰源矿业公司尾矿渣管涌导致南秦水库上游乳河遭受严重污染,市水文部门迅速展开全程查勘监测,连续监测10天,第一时间提供监测数据,为遏制污染源扩散提供了决策依据。此外,在五大河流、十座水库、四条县河全程设置了47个监测点,定期不定期的实施监测,提供准确水质数据,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
(五)水文资料助推发展。近年来,水文部门利用现有技术力量,相继为丹江口水库、各县水库、莲花台电站、旬阳县防办、蜀河电站提供水情服务,承担了南秦水库库区地形测量,萤石浮选场洪水设计水文分析,完成了市防办六处水库、三处重点防汛河段水尺设立,以及延长石油公司在商项目的洪水分析计算,龟山大道、陕南移民搬迁、西商二线高速路等多处重大工程建设的水资源论证、防洪评价等。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境内主要河流、丹江干流湘河段、金钱河干流南宽坪段等河流断面开展水质监测,形成了《商洛市水资源调查评价》、《商洛市水质状况调查工作报告》、《商洛市水资源公报》等大量珍贵的水文资料,为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的科学性提供了保证。
据调查,近年来,我市水文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管理机制不顺、设备自动化率低、服务广度不够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管理机制不顺,基层站点存在两不靠现象。商洛水文局是陕西省水利厅直属单位,2008年加挂商洛市水文水资源局牌子,接受省水文局和市政府双重领导。但由于水文工作与水务、环保、气象等部门职能相互交叉,地方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对水文工作了解不多、重视不够,没有达到共建要求。据调查问卷统计,干部群众对水文工作知晓率仅有20%。基层水文站是水质监测的哨兵,长期为防汛抗旱、重大项目建设无偿提供服务,但基层政府对水文部门关注支持力度欠缺。在板桥水文站调研时看到,村民林木挡住测洪流速的投靶房,由于无足够资金赔偿,加之协调处理不力,致使林木不能砍伐,严重影响测洪工作。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水情监测基础设施落后。商洛市水文局是垂直管理,建设投资只有省级财政一条渠道。省水文局投资的重点是全省大型水文项目建设。我市多数属中小型建设项目,省上每年对商洛投入资金很少。市县政府认为水文局属于上挂部门,没有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建设资金出现“上不给、下不列”现象,导致水文工作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设备落后。目前,全市11个水文站中,仅有丹凤站、麻街站等少数站实现了全自动化监测,柞水、过风楼等站监测设备用的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监测设备,41个基层站的雨量监测用的还是60年代雨量监测设备,8个水文站高洪测验在用投放标靶等落后方式,严重影响到监测准确度。至今没有应急卫星电话,个别站还没有配备发电机、检测车,水质分析设备不全,应急支撑能力较差。
三是工作业务单一,服务的广度深度不够。基层水文站主要业务是防汛水情监测、降雨量监测、水位监测,墒情等,业务相对单一。很多基层站点因设施陈旧、监测手段落后,洪水预报时效性差、精确度低,提供信息量少。地方需求的防洪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水资源评价等项目承担少,服务手段落后,信息大众化服务不够,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工作深度和广度还有较大距离。水文资料成果转化率低,编制和应用不规范,未纳入商洛年鉴。
四是专业程度不高,基层队伍素质有待加强。全系统在岗干部职工中,专业科班出身的35人,占53%,非专业的31人,占总人数的47%。从学历来看,本科以上学历的4人,占6%;专科学历6人,占9%,专科学历以下56人,占84.8%。从职称来看,高级工程师9人,占13.6%;工程师10人,占15.2%;初级职称资格的20人,占30.3%。基层站工作人员中,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有2人,仅占5.3%,初级职称的14人,占36.8%。专业技术人员偏少,人才分布不合理,高级职称和高学历的主要集中在局机关,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大多数是技术工人,且多数来源于其他行业,没有经过正轨培训,仅能完成基本数据测报,分析论证能力不强,加上长期在偏远基层站所工作,住房难、孩子上学难等生活压力大,难以专心投入工作,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商洛市地处长江上游水资源涵养区,也是暴雨灾害多发地区,同时又承担着“一江清水送北京”重任。加强水文工作,有利于保障防洪度汛,维护境内水质安全,推进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为此建议: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陕西省水文条例》,牢固树立大水文理念,将水文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结合商洛水文事业发展规划和水文站网建设规划,加强组织协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整合水文、水利、气象、环保等部门资源,按照部门职责,理顺工作关系,加强协作,做到资源共用、信息共享,形成合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要落实共建共管。认真落实国家水利部提出的“各县区要逐步加挂县区水文局牌子,建立水文体制双重管理的体制”这一决策,把基层水文站纳入县区政府工作机构。设立县区水文水资源分局,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纳入财政预算,保障水文运行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经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管共建,形成长期、稳定、良性的水文建管机制。
三要加强队伍建设。制定人才培训计划,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水文人才队伍建设,为推进水文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通过派出深造、举办学习班、开展业务比武等方式,为干部职工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关注基层水文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干部职工业余生活,塑造一支管理有序、人员精干、技术先进、反应快速、专业齐全、层次合理的高素质、高效能的水文队伍,增强水文事业发展活力。
四要提高设施水平。按照省水文局安排,“十二五”期间,我市将新设209处自动传输雨量站、16处自动测报水文站、13处自动测报水位站。自动监测雨量站建成后,站网密度提高到51.2km2/站;自动监测水文、水位站由原来的空白增加到662.1km2/站,水文、水位站的密度将达到480 km2/站,基本实现水文信息自动化。各级各部门要加大配合支持力度,及时协调解决建设用地,提供环境保障,推动工程建设顺利开展,逐步改善基础条件,更新水文监测设备,提高水文支撑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五要拓宽服务领域。坚持开放性水文理念,不断创新思路,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大力开展汛期水情、雨量、墒情、水质、日常水情监测,及时报送监测结果。认真分析研究,全面总结商洛水情特点和发展规律,形成系统的汛情旱情水文统计资料,在关键时刻做出科学判断,为各级政府防汛抗旱提供决策依据,为重大项目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工农业生产、城乡建设、生态建设保护提供科技支撑,同时,要加强联系与沟通,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对水文工作的支持,提高水文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为水文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陕西水利
调研组组长:程修华 商洛市政府研究中心主任
调研组副组长:张 普 商洛市水文局局长
任建民 商洛市水文局党总支书记
课题组成员:王 英 商洛市政府研究中心干部
沈加华 商洛市政府办综合三科干部
王 健 商洛市水文局办公室主任
邹富军 商洛市政府办综合三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