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井柱桩格宾石笼丁顺坝在叶河下游农三师段防洪护岸中的运用

2012-04-14 10:08:20孙庆平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2年1期
关键词:丁坝格宾河势

孙庆平

(喀什农三师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844000)

1 概况

叶尔羌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脉,为塔里木河的源流之一。河流全长1179km,叶尔羌河是一条洪水多发性河流,洪枯流量相差悬殊,实测最大洪峰流量6270m3/s,并周期性地伴有冰川湖突发洪水暴发,造成洪水灾害。据统计从1949至今的60多年间,叶河发生洪灾33年,洪灾损失及频繁程度在新疆位居前列,素有三年两次灾之说。

叶尔羌河进入平原区后,河道蜿蜒游荡,汛期洪水旁蚀、冲淘、冲毁河岸,使得长400多km的灌区深受其害。

兵团农三师地处灌区中下游,现有7处重点防洪段,主要在麦盖提东河滩、48团引水龙口至艾力克塔木渠首段,该段河道全长94km。

由于该段河床底为粉细砂,河床多变,汛期主流摆动频繁,河床横断面变化很大,无比较固定的主槽,具有“宽、浅、乱”的特性,是典型的平原游荡型河道。运行多年来,河道整治段主要以稳定河势为主,采用的丁坝为非淹没式下挑透水丁坝和护岸顺坝,通过工程的实施,实施段河势基本得到控制,取得了较好的防洪效果。

2 护岸形式的选择

河道无论采取哪种护岸形式,都是为了防止河水对河床和河岸的冲刷,以稳定河道、保护河岸。由于叶河在该段河床质地为细砂或粉细砂,目前我们主要采用的护岸形式有:格宾石笼丁、顺坝与井柱桩排透水丁坝,格宾石笼结合井柱桩排透水丁、顺坝。以上护岸形式既可用于引水枢纽上下游整治工程,用以导流挑流,保护整治堤段,尤其是弯道堤段避免受洪水冲刷破坏,也可用作河岸、堤防及沿河水利、桥梁等工程的护岸与导流设施,以起约束水流、控制河势、保滩促淤、护岸固堤、稳定河道的作用。多年来在叶河中下游防洪抢险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如何选择护岸形式首先应分析研究河势变化,拟定治理河段治导线,然后根据河道造床流量、流速,河岸冲深,在统筹兼顾上下游、左右岸防护要求的前提下,合理选择护岸形式。一般水流与河岸夹角较小,河势较顺畅,河岸冲深较小时,可选择格宾石笼丁、顺坝形式,在水流与河岸夹角较大,河岸冲深较大时,选择井柱桩排透水丁坝或格宾石笼结合井柱桩排透水丁、顺坝护岸形式。目前80%采用的是格宾石笼结合井柱桩排透水丁、顺坝护岸形式。

3 丁坝的布置

丁坝是一种间断性的有重点的护岸形式,具有调整水流的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常在一些河堤除险加固时采用。在河床宽阔、水浅流缓的河段,常易采用这种护岸形式。

根据河湾水流的特点,丁坝的布置一般遵循“上密、下疏、中适度”的原则,在工程控导位置确定的前提下,以坝头为节点,上下游节点应相互联系,相互依托,形成此迎彼送,顺序衔接的水流,以稳定河势,控制主流,达到防冲落淤,治理险工的目的,发挥丁坝群的整体功能,切忌单坝挑流。

由于农三师防洪河段防洪线长、点多、面广、河道宽浅,同时受资金限制,不能对整个河段进行治理,只能对重点防洪点进行河岸防护,防止水流对河岸淘蚀继续扩大,故采取的是单岸防护措施,对游荡型河段,采取在河道凹岸建控导下挑短丁坝形式,对蜿蜒型河段,在易受冲刷的凹岸建顺坝护岸,保护凹岸,迎托主流,保持现有河势。短丁坝对水流的影响小,挑流能力强,坝前冲刷轻,产生的回流弱,对下游影响小。

4 井柱桩式透水丁、顺坝设计

4.1 井柱桩式透水丁、顺坝结构

井柱桩式透水丁坝的桩呈“一”字形排列,井柱桩底部直达渠床冲刷深度以下,为使井柱桩保持稳定,同时降低工程造价,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加强桩排的整体稳定性:ⓐ各井柱桩顶部用钢筋混凝土帽梁连接,既可加强整体性,又可在帽梁上设置栏杆,防洪期间兼作工作桥;ⓑ适当加大井柱间距以减少投资。目前采用的井柱直径多为0.8m,井柱长21m(河底以下18m,河底以上3m),井柱中心距2~2.5m;ⓒ在井柱下游(背水面)河底以上设2m宽格宾石笼,顶部高程控制在帽梁以下水位以上,透水率小于20%,防止洪水对岸边的进一步淘刷;上游(迎水面)河底以下设6~15m宽,1.2~2m厚格宾石笼,以防由于井柱桩根部冲刷桩排失稳。随着井柱桩根部的不断冲刷,这些透水体也将不断下沉,这样就需要每年从上面添加透水体,以保持桩排整体稳定,一般运行3年后趋于稳定。这种设计解决了过去将石笼固定在井柱间,根部遇水流冲刷后,石笼容易形成“托袋”而不能随水流冲刷自然下沉,起不到保护桩排根部防冲刷的作用,容易因上部荷载加大造成桩排失稳的问题。

4.2 透水丁坝的位置与角度

透水丁坝起始位置一般在河道需治理部位上游,丁坝的坝头连线与制导线一致,呈平缓曲线,要相互依托,形成此迎彼送顺序衔接的水流,一般修建丁坝不易太长,挑流角度不易太大,坝长控制在 30 ~50m,L<0.33βcosα(β:水面宽度,α:丁坝与河岸夹角)。丁坝轴线与下游河岸的夹角控制在30~60°之间,角度越小,丁坝的有效控制长度越短,挑流效果相对较差;角度越大,影响范围加大,但过于阻水会增大水流对丁坝的冲刷,丁坝容易失稳或损毁,所以具体角度应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4.3 透水丁、顺坝的坝高

按照丁、顺坝坝顶高程与水位的关系,分为淹没式和非淹没式,目前,我们一般采用的是非淹没式透水下挑丁坝,坝顶高出设计水位0.5m。此形式水流较平顺,绕流所引起的冲刷弱。

4.4 透水丁坝的间距

透水丁坝群坝间要有适当的间距,间距过小,浪费物料,增加造价;间距过大,起不到此迎彼送的目的,形不成理想的淤积护岸过程,故控制合适的丁坝间距十分重要。实施中丁坝间距计算以上一个丁坝之后形成的扩散水流边线,大致到达下一个丁坝的有效长度LP内(约2/3L)来控制,避免淘刷坝根,一般控制在H=(1.5-2.5)L以内。

4.5 透水丁、顺坝的施工

通过对河道整治段、河岸冲刷情况、上下游河岸现状、流量、流速、河床质地的分析,确定实施设计方案,依据设计方案进行现场施工布置。

丁坝施工在河道枯水期进行,目前灌注桩施工采用的是冲击钻、回旋钻成孔现浇法和振动成管现浇法,主要施工程序为:三通一平→定位放线→施建施工平台→钻孔设备进场→钻孔及排查→清孔→下钢筋笼→安混凝土导管→水下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凿桩头→用干地法接水上桩→人行桥→养护→迎水面格宾石笼→背水面格宾石笼。

5 结语

实践证明,井柱桩式透水丁、顺坝对防止河岸遭冲刷,形成自然落淤,在游荡性河道中治理险工、险段是一种较理想的工程措施。井柱桩式透水丁、顺坝具有施工简单、就地取材、物料好选的特点,易于抢修人员掌握,适用于汛期冲淤变化剧烈的细砂河床,特别是游荡性河流,可在防洪堤坝防护及护岸工程中应用。但在工程建成后必须经过若干次抢修才能稳定。

1 江恩惠,刘燕,李军华,等.河道治理工程及其效用[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8.

2 刘振飞.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与施工新技术全书[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丁坝格宾河势
加筋格宾挡土墙施工技术应用问题探讨
中国公路(2021年14期)2021-10-20 07:06:36
河道防洪治理工程丁坝设置应注意的问题
山东水利(2020年11期)2020-12-22 07:45:06
北方地区格宾生态护岸结构形式选择及质量控制
倒运海水道近年河床演变分析
中国水运(2018年6期)2018-09-04 09:56:42
山区河流上下双丁坝回流区水沙特性浅探
江西建材(2018年1期)2018-04-04 05:26:28
格宾石笼在普兰县斜尔瓦防洪工程中的应用
西藏科技(2016年9期)2016-09-26 12:21:46
考虑水流紊动的丁坝下游回流区水流挟沙力研究
3种非淹没双体丁坝作用尺度划分准则及比较
长江口长兴水道潘石港附近岸线利用分析
水运管理(2014年7期)2014-09-02 17:48:16
漯河市澧河改道工程对沙河和澧河河势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