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深度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路径探索
——基于“三位一体”模式

2012-04-14 02:24潘万贵林海波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高技能三位一体工学

潘万贵,林海波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a.成人教育学院;b.机电工程学院,浙江台州318000)

校企深度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路径探索
——基于“三位一体”模式

潘万贵a,林海波b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a.成人教育学院;b.机电工程学院,浙江台州318000)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长期研究和高职院校的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成熟和完善。鉴于此,在分析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效率为切入点的工学结合途径。探索政府调控、院校主体、企业参与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提供一种方法。

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三位一体;高技能人才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经历了近20年的实践与建设,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1]。伴随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增加,高等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但是,浙江省的高技能人才质量和数量与企业的需求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严重不足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技工水平低”、“技工荒”制约企业的发展后劲,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对于高职教育所培养出的毕业生就业能力并不满意。学校对企业岗位的技术要求,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的要求没有很好对接,学生在校学习的内容与在企业所从事的工作要求不一致,教师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学习目的没有达到很好的统一:从知识技能方面来看,能掌握应用高新技术技能的技术人才较少,能从事传统的制造技术技能的技术人才相对较多。知识经济需要高技能工人,高新技术需要新型技术工人,高职院校应积极主动地培养现代高级技术工人,这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成为了职业教育中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

目前,国内学者比较一致地认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人才的培养必须有企业的广泛参与,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道路,这是高技能性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尚处于探索、实践阶段,这一模式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与完善,将会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现阶段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关注的主题与热点,各高职院校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革、探索和实践,形成了灵活多样、各具特色的局面。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不同等方面原因,这种模式还不够成熟,从整体运行情况来看,仍然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了影响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认识上缺乏科学性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和实践已有几年时间,并已成为我国职教界公认的较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一,但高职院校和企业在对这种模式的认知和理解上还存在争议。高职院校在调整、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基本上停留在套用概念,未能全面、科学地认识其内涵,认为工学结合就是学生在校学习和在企业实践的简单组合,学生只要有一定时间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就算工学结合,而企业则把学生看做是廉价劳动力。

(二)操作上存在简单化倾向

当前,多数高职院校推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校企双方的功利性和短期操作行为比较普遍,结合简单随意,多数情况下还是各取所需。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表面文章做得多,高职院校简单地根据教学计划把学生推向企业,企业被动地接受。高职院校较少对学生在企业的顶岗实习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企业只是把学生作为普通的初期工人,在企业的实习效果难以保证,产生了人才培养质量上的“打折”现象。

(三)结合层次还停留在表面、非深度

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层次还停留在表面。企业缺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话语权、决策权,大多企业不愿积极主动、实实在在地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甚至校企双方参与合作的人员接触不多,无法达到企业需求与学校培养目标对接。绝大部分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只是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小修小补式的改良,远远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四)合作过程中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现象

大部分企业没有认识到培养高技能人才是学校和企业共同的社会责任。有的企业对于学生到单位顶岗实习,并不关注学生技能的获得,而是把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使用。学生到了企业之后,整天忙着给企业打杂,其实践经验、技能根本没有得到实质性的积累、提升,大多数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用于人才培养,不愿意承担培养人才的责任,把培训学生视为额外负担[3]。因此,在校企合作的实施过程中,总会遭到企业回避,学校只能面临“一相情愿”的尴尬局面[4]。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上面的问题中可以看出,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高职院校本身原因,也有企业的、政府方面的原因。

(一)政府方面的原因

相关的法律、政策和措施还不健全。由于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国家在有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政策、法律的制定上还不完善,相关的管理机构还没有搭建一个功能完善的平台。

管理体制的统筹与协调问题未能有效解决。在我国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下,由于高职院校和企业分属不同的行政部门管理,高职院校主要由教育部门负责具体日常事项,企业往往分属不同的经济部门负责。于是,在高职院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中,就存在着统一管理不协调的状况,政府未能承担起对高职院校和企业的统筹协调作用,阻碍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进一步发展。

(二)高职院校方面的原因

学科本位观的限制。高职院校大多由中专院校升格而成,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容易形成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版,从而出现了重视理论知识传授,轻视实践技能培养,弱化专业技能培养的趋势。这就导致学生在校学到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需求不一致,而不能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师资队伍相对薄弱。工学结合模式,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都应围绕“工”的需求变化不断进行调整,故更应强调过程的动态性。高职院校如何开发适用的新课程,教师如何保证所教知识能满足“工”的需要。如何促成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都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不强、“双师”比例不高就制约了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行。

(三)企业方面的原因分析

企业参与的动力不足。互利共赢、优势互补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本动力。但目前多数企业的人员配置相对稳定,不希望由于顶岗实习学生的到来而打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而且由于顶岗实习只是一个学习训练的过程,学生难以替代正式职工独立开展工作,还有可能给有关岗位带来干扰。另外,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真正从依靠简单劳动和廉价劳动力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企业并未充分认识到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对其发展的重要性,即使意识到了这一点,也由于社会人力资源相对过剩,可直接从市场招聘熟练劳动者,因为这比参与培养的周期要短、风险要小、成本要低,这就弱化了其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内在动力。

企业参与的外在约束不够。从理论上讲,“工”是为了更好地“学”,“学好”还是为今后“工作好”,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有利于促进自身发展。工学结合的受益者是多元的,包括高职院校、企业、学生、政府、社会等。但正是多方的博弈,企业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将参与培养成本转嫁给其它单位,照样可在市场上招聘到合适的劳动者。所以,需要社会约束机制来促使企业参与。尽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法规定了企业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义务,但仅是概括性、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从而难以形成实际的约束力。

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对策

通过上面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中可以得出,在我国高职院校中要有效、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需要政府、院校、企业三方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构建政府调控、院校主体、企业参与“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政府调控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否富有成效,政府的重视程度和推动力度至关重要。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然联系,这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础所在。政府应加大调控和协调力度,不停留在倡导层面,着力优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制度环境,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建立专门的行政部门管理校企合作事务,依靠相应的管理体制和部门来保证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各自利益,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走向成熟。

(二)院校主体

高职院校要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与企业合作,不只是满足眼前工学结合的需要,更要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与企业建立更为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工学结合、员工培训等多渠道、深层次合作,利用企业资源扩大自己技能人才培养的规模,弥补包括场所、设备、设施、技术人才等资源的不足,建立“双师”队伍训练基地,解决教师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利用高职院校的优势为企业生产解决技术难题,为企业员工提供技术培训、为企业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理念等渠道,达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的。

(三)企业参与

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离不开企业的紧密参与。离开了企业的支持和参与,学生就没有了真实的生产实践岗位,工学结合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了足量的生产实践岗位,接受学生参加生产实践,接受教师实践锻炼,提供技术开发、产品设计条件,共同推进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发展。而且企业利用学生和学校向社会广泛宣传自己,提高企业知名度,利用学校资源培训职工或解决一些技术问题。只有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职院校才能真正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才能根据企业提出的岗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搞好课程开发,这样就会更加明确对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从而满足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5~6]。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需要高等职业院校作为主体,整个社会的积极参与,特别需要政府引导、扶持的企业积极参与,做到三位一体,多方参与,开展多方共赢的多方面、多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共同推进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这是现在高职教育的出路,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五、结束语

政府调控、院校主体、企业参与的“三位一体”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校企多方紧密合作的基础上,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高职院校发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主体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高素质劳动者,企业积极参与,得到了所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获得了人力资源支持。学生通过在企业的实训中提高了实际动手的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还可获得部分劳动报酬,解决经济困难。这样就极大地调动政府、企业和高职院校的积极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易于实现企业、高职院校和学生的多方共赢。这种模式已经在浙江省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开始实践,并初步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果。

[1]蔡泽寰.大力推进产学深度合作着力实施工学结合改革[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1-2.

[2]张箐.浅谈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的培养模式[J].中国外资,2010,(12):215-216.

[3]杜世禄,黄宏伟.高职校企合作中地方政府的角色与功能[J].教育发展研究,2006,(11):77-79.

[4]徐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及其促进措施[J].职业技术教育,2007,(17):65-67.

[5]马成荣.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3):8.

[6]高莉莉,王清强.文化共融: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实然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25):16-19.

Exploration 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Ways of Highly Skilled Talent Training Mode——Based on Three-in-one Mode

PAN Wan-guia,LIN Hai-bob
(a.Department of Adult Education;b.Department of Mechanical&Electrical Engineering,Taizhou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Taizhou 318000,China)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f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 systematic project,which requires the long-term stud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workers and continuous practic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become mature and sound.Therefor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reason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work-study method that is based 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talent training efficiency oriented,and explores three-in-one talent mode in which government coordinates,colleges play the key part and enterprises participate in order to provide a method for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talent training mode;three-in-one;highly skilled talents

G712

A

1001-7836(2012)06-0040-03

10.3969/j.issn.1001-7836.2012.06.015

2012-05-30

潘万贵(1962-),男,浙江台州人,助理研究员,从事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化学工程设计与教学研究;林海波(1977-),男,浙江台州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从事高等教育、机电工程设计与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高技能三位一体工学
盐工学人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工学
浅议高技能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