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国庆
(河南师范大学 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河南 新乡453007)
大学生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必然存在评价的尺度,即评价的内容和标准问题。评价内容是指“主体对客体评价时所依据的确定的指标和准则”[1],是指大学生成长的规格和目标[2]。换句话说,就是学校或教育者在一定时期内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使受教育者在综合素质上应该达到的预想结果。正像评价始终伴随着人类的一切有目的性的活动一样,大学生评价也伴随着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因此,研究当下的大学生评价,绝不能脱离传统的大学生评价另起炉灶,而应该在对传统大学生评价的主要内容及其局限性认真分析、研究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行。
大学生评价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它既是一个教育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现实问题。在构建大学生评价体系的诸多原则中,实践性原则居于十分突出的地位。因此,研究大学生评价的内容,不仅要从以往的理论研究成果中汲取营养,也要从社会需求实践中找到务实的方向,要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中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
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特征是单科性和专门性。在经济发展阶段上,我国曾长期处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在当时的阶段上,社会分工是粗放式的,而且不同社会分工之间的联系不多。这自然造成了不同社会分工的劳动者之间的流动和转换极少,大多数人只要掌握一门知识和技能就能终其一生,不需要更多的综合素质。同时,计划经济的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也基本不允许不同社会分工劳动者之间的流动,甚至同一社会分工单位之间的变动就很难。因应这样的社会现实,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当然是单科性和专门性,高水平的专门人才成为当时的社会最爱。同时,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不高和社会分工之间缺乏流动,人才之间的竞争相对平缓,不同分工的劳动者不需要在能力素质上下太多的功夫,只需要依托所掌握的知识固守自己的阵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单科性和专门性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成为社会的拥趸。这一变化,首先来自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壮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壮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分工也越来越细,职业种类越来越多,并呈现出综合化、多元化的趋势。解决现代社会涉及社会、经济、人口、环境、能源、海洋开发等许多方面的重大问题,仅靠单打一的专门人才是远远不够的,急需大量复合型人才。从知识的发展来看,各门学科在高度分化、分支越来越多的基础上,又相互渗透,相互交叉,高度综合和集成,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特别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互相融合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科学发展的这种趋势也需要大量的“通才”。
这一变化,其次来自日趋激烈的以人才质量竞争为主要标志的国际竞争。在当下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的全面素质面临挑战,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的创造性应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命脉。而人才质量的差别不仅在于人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在于包括文化素质在内的人的综合素质。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篇章需要数以万计的具有全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去书写。因此,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描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指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在于教育,在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良好素质结构、能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3]。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标准也应相应变化。只有顺应了这种变化,人才的价值才能实现,高校的教育活动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是对大学生成才的要求。美国提倡的“百科全书式”的教育、比利时根特大学培养“能看到最不同的学科领域的相互关系的人,而这种人又应是普通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内行”的理念 法国学者指出的高等教育应该培养“既有广阔得多的视野,又有某些新的问题或新的设想,有高度的造诣,不受学科的历史界限束缚的人”[5],这些都是对这一社会需要的反映。在我国当下的情境下,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换言之,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使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会学生做人、求知、劳动、生活、审美、健体,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有所创造、做出贡献的现代化建设人才。
除教育的自身追求外,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大学生评价必须应对的课题。因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探究传统大学生评价内容,我们能够很清晰地发现其局限性。传统大学生评价的内容符合当时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目标对大学生的要求,在当时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激励、引导作用。但是,评价内容绝不能是万古不变的,它必然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自身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调整。反观传统大学生评价,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深入研究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发生的深刻变化,只重视教育的本真追求,而忽视了教育的社会意蕴。因此,当下大学生评价对传统大学生评价内容的继承,不能照单全收,而是要在客观分析这一评价内容局限性的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变化进行重新的科学选择。
第一,传统的以知识评价为主的评价内容,将知识视为发展的标尺,造成了学生的“畸形”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伤害了当下社会对人才的全面性需求。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简单地用学科规训确定学生评价的内容,以学科学习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学科规训从来都负载着教育上难解的谜团,也就是既要生产及传授最佳的知识,又需要建立一个权力结构,以期可以控制学习者及令该种知识有效地被内化”[6]。这样,学生自然就成为考试的“机器”和“硬盘”,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素质的目标与评价实践相背离,学生全面发展的诉求在单向的偏执中付之阙如。当然,全面性并不意味着一致性,不需要用统一的要求来对待所有的学生。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能力基础和发展需求,评价时就要注意内容的选择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作出了明确规划,强调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第二,传统评价过于强调评价内容的基础性作用,把共时性的、横向的他者比较作为评价的中心,忽视学生历史性的、纵向的自我提升,造成了对学生发展性品质的压制。学生评价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能在各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更重要的则是要促进学生持续不断的发展。因此,合理的评价内容应兼顾基础性与发展性,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合理的选择应该力避将两者混淆或截然分开的过激做法,努力做到相互平衡。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基础性内容的评价。当然,这种基础性内容不只是以前的知识考察,而应更广泛地包括学生的德性、体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更要突出对学生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合作意愿等发展性内容的评定。高校作为大学生获取专业知识、掌握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基地,应重视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7]。如果只“重智力因素,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非智力因素”[8],则培养的学生将成为不符合社会需求的残品。
第三,传统评价为涵盖学生全面素质而设定的评价内容呈现出抽象化和概括化的倾向,导致了许多内容不能与实践很好地进行对接。有的评价内容因为过于概括和笼统,评价者根本不能在实践中寻找到对应点;而有的评价内容则过于模糊,评价者虽然能感觉到其中的意蕴,但真正运用时却不知如何下手,必然会影响评价的准确度和适应性。在这两个方面,作为被评价者的学生的反应是一样的,同样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因此,评价内容在概括性的基础上要力求操作化,即评价的内容必须是在现实中有所反映的,并能通过相应的方法进行信息捕获的,即使有一些概括性的内容也必定是能够细分和具体化的。
总之,传统大学生评价的具体内容是一种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等诸方面素质的一种片面评价,是一种以严格的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的狭窄的专业评价。在能力、素质和知识一起成为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的新形势下,这种评价的具体内容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大学生的成长。同时,原有的评价模式过于简单和笼统,评价标准繁多而不统一,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往往容易受到主观的束缚,缺乏评价的客观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明确和规范符合社会要求、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完整、科学、实用、易于操作的评价内容成为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知道,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强调全面性的同时,日益突出人才的创造性和个性发展。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传统的大学生评价内容正好与此相悖,急需作出调整。需要指出的是,调整内容不能头疼医头,还应关注评价的理念和方法,这都会对评价内容的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培养满足当下社会需求的人才,我们应当对大学生评价进行认真的探究,以期用科学的理念、内容和方法引导激励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第一,为大学生成长选择科学的评价内容。人的发展既有自身的合目的性又有社会的合目的性,教育既有其自身的追求又蕴含着社会的要求。对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一章为我们的思考进行了解疑释惑: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要“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因此,要克服传统大学生评价的局限性,在探究大学生成长评价的主要内容时,要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和大学生成长的实际特点、实际需要这两个维度上,对大学生评价的内容作出重新选择。
第二,在学生全面发展中充分尊重其个性发展。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同学们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奇也曾说:“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挥各人天赋的力量,使其经过训练,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就要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凡是能够激发人的潜力、激起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的事物,才可以说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就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因应学生的实际特点,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人的发展有自身的合目的性,只有当所学习的知识与其发展目标相一致时,学生才能自觉认同,才能深入思考和领会,才能质疑,进而在解决疑问中有所创造。我们还知道,人类的全部认识按其功能性质可以划分为知识性认识和价值性认识,其中知识性认识是建立在人的共性基础之上的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性内容,价值性认识则是建立在人的个性基础之上的人的成长和发展的提升性内容。青年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知识性认识之后,急需对当下和未来做出价值选择。教育者只有摒弃只凭自己的所长和爱好而只教给学生所谓统一性和标准化的单纯真理性知识的做法,在教育过程中多教给学生一些价值性知识,学生才能有所思考,有所提升,有所创造。
第三,用创新的评价思路为学生成长搭建创造平台。没有创造权力就不会有创造素质。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学生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实践才能得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摒弃僵化的评价标准,从过去的“以评价者为中心”转向“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宜于创造权力生长的创造平台。我们今天的教育一定要摒弃传统的“听话教育”“圈养教育”“标准化教育”,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奇思怪想”,允许学生发言时的“随心所欲”,允许学生的与众不同,引导学生挑战权威。这也应该是我们在对今天的教育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对“钱学森之问”的一点粗浅回答。
不敬畏权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是创新的首要条件。今天的教育改革就要摆脱束缚学生成长成才的“鸟笼式框架”,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环境,鼓励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拥有批判的眼光,创新思考乃至推翻别人拥有的观点和做过的事情,开拓前人未涉的领域。
[1]史晓燕,周瑞芳.开展多元化发展性评价[J].中国教育专刊,2002(3).
[2]孔国庆.试论大学生成长评价内容选择的依据[J].思想教育研究,2010(5).
[3]徐小洲.高等教育论——跨学科的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31.
[4]彭冲明.知识经济与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77.
[5]黄顺基,等.走向知识经济时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03.
[6]华勒斯坦.学科·知识·权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30.
[7]杨六栓.美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及启示[J].河南社会科学,2010(3).
[8]孔国庆.对我国大学生评价中存在问题的反思[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