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现状及今后努力方向

2012-04-13 19:52吴汉全
关键词:大众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吴汉全, 王 飞

(1.南京审计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江苏南京211815;2.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现状及今后努力方向

吴汉全1, 王 飞2

(1.南京审计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江苏南京211815;2.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近年来学术界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时代性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今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还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关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研究上下工夫,并努力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来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三维视角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时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原理研究,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形态研究,进而构建一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体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化;时代性;实现路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近年来学术界探讨的一个新鲜话题,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路径、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试就学术界、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现状作一整体的回顾,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新的思路,以期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现状

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马克思主义建设工程的积极推进,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命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学术界从不同视角、运用不同方法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现将近年来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见解归纳如下: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的研究。

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郝清杰在《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反思与展望》中认为,中国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即指通过宣传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1]。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学者们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层次、内容与形式、方法与途径等角度,探讨其丰富内涵,形成了以下四种主要观点:

1、主体层次说。李英寅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实践和推进路径》中把大众化的主体分为三个类别:一是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的理论工作者,包括理论专家、教育工作者、知识分子等;二类主要是中国共产党,以及党的一些主要领导干部、宣传组织等;三是普通的人民群众,包括工人、农民、学生和其他劳动者。文章提出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要根据大众化主体的层次性[2]。

2、内容与形式说。余金成在《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实现与社会实现》中认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形式上说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更有助于宣传和传播;而从内容上说,则是指它所展示的发展目标、战略设计、运行原则被民众普遍了解、认同和接受[3]。

3、方法与途径说。杨全海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探析》中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中国共产党人按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需要,使马克思主义具体化、通俗化、群众化,通过一定的方式和形式,使之内化为人民群众内在的理念、信念和行动指南,从而指导群众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的过程[4]。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

4、特指与泛指说。刘建军在《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中,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命题时提出了“泛指”和“特指”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泛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其他方面的马克思主义,而“特指”的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提出之时并不存在特指与泛指之说,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提出了此类思维模式。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在“特指”范围内的较多,殊不知,要以历史联系的眼光对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把马克思主义放在中国社会历史的进程中来考察。

以上四种说法,在探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方面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内涵问题的研究仍然有很大的空间。譬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这两者应该有所区分。现有研究主要侧重于后者而不是前者,似有必要在界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念的基础上,具体地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又譬如,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应注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念在中国共产党历史文献中的本真含义。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主张“大众化”而反对“小众化”,要求革命工作者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实地跟老百姓去学”,就是要接触大众的生活与实践,而不能“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否则仍然‘化’不了的”[6]。可见,有必要从历史与现实相联系的角度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关系的研究。

学术界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比较注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的探讨。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主要看法:

第一种观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开端。如林国标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范式及其演变》中认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走向大众化的开端。隐含的一层含义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的开端,而大众化又是其中国化的起点[7]。杨全海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探析》中认为,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真正发挥强大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面貌,还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革命年代如此,当代中国的建设阶段亦是如此,让更多的群众掌握这一理论,变为理论的武器,才能在更大范围内发挥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4]。

第二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化。如佘君、高正礼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辨析》中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历史实践来看,二者中的马克思主义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又包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还包括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8]。

第三种观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存在前提与目的的关系。孙熙国、路克利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基本前提和两条实现路径》中认为,就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更高阶段。只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和目的归宿[9]。佘君、高正礼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确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前提的。但是从历史实际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自五四运动后就开启了历史进程,它是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即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前提,并非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诞生为前提[8]。

第四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者交错进行,相互促进。郭艳英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选择》中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是同步的,中国化与大众化是必然的路径选择。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大众化又是中国化的目的,中国化和大众化既不能等同,也不能互相替代,二者应互相促进[1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是极为复杂的,今后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笔者的看法是,第一,应该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的关系。因为,无论是大众化还是中国化都存在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进程中,都是这一历史进程的基本表征。第二,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的关系,需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作出科学的研究。如果从“结合”的角度来解读中国化,可以确认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11],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大众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过程。这样看,大众化是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第三,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化的关系,应该确认社会实践在其中的基础性地位,因为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动,本身就是一种亿万大众参与的社会性的实践活动,这乃是由于“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2]。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时代性关系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因而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就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而言,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有着具体的表现形式。历史经验已经说明,在不同的时代及不同历史阶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够为此后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新的经验。学者们就不同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时代性之间的不可分割的关系,阐述了在当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意义与现实价值。学术界从时代演进的过程来考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时代性的关系,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

第一,五四时期的基本国情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合适的土壤,促进了大众化的传播,对当代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李莹在《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问题研究》中,从政治、经济视角分析五四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符合中国的国情和革命实践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促进了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这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具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要与我国的国情、党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13]。

第二,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党初期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双化”(即中国化和大众化),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孙卫芳在《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中指出,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代,其具体情况和历史任务等现实状况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新生的中国共产党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一开始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工人运动的实际相结合,这一过程是“双化”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只有如此,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不断推进中国工人运动和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最终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14]。

第三,中国共产党人在国民革命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在复杂环境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经验。侯松涛在《十年内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启示》中,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开展的复杂环境和任务的分析,论述了十年内战时期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与内容,给当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留下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即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取向为前提,以中共领袖的意识与素养为主导,以学术界理论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为促动。这对处在复杂的国内环境中的中国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5]。

第四,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时期(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时期)领导人民认清形势和道路、投身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主题的凸显打下了基础。汪俊昌在《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时俱进地正确实施马克思主义时代主题和理论重点、中心任务的科学转换,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16]。陶德麟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中认为,如果离开了中国化和时代化孤立地谈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会使大众化成为抽象的口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展开离不开时代的特征,离开了时代的特征,离开了大众当前的实际生活和需要,大众化就是一句空口号;因而每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内容方面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17]。葛瑶、葛恒云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新思考》中认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应立足现实、提出符合时代的问题,应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并用切合时代要求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来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18]。

总的来说,学术界通过对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论证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意义与现实价值,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时代性特征之间的内在逻辑。如仲彬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诉求》中认为,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适应了每一阶段的需要,并在历史进程中凸显了时代性要求;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变成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力量”,就需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下的生活追求,创造和享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公共价值”,就需要使大众化的当代要求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为人民大众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19]。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研究。

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比较注重关于大众化实现路径的研究,力图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找到现实可行的途径,显示出强烈的现实关怀。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现路径,有主张思想宣传的路径,有主张理论创新的路径,有主张社会生活的路径,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研究中,也有值得称道的研究视角:

一是语言的视角。主要是强调语言形式方面的创新,重视大众化话语体系的建构。刘先春、杨志超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中认为,强调理论宣传的语言要适合群众,充分考虑广大基层群众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习俗、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以通俗化的表达方式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此外,多样化的普及方式、现代化的传播手段、科学化的效果评价以及专业化的理论队伍,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20]。

二是结合的视角。这表现为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用。刘朋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思考》中认为,根据人们的思想道德发展规律,按照人们现有的实际思想水平,以科学的方式方法,遵循由点到面、隐性与显性相结合的原则,提高民众的思想素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21]。也有学者从学校教育入手研究,为社会推广提供思路。如李昌锋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提出,把理论学习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实践环节让学生切身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与力量;借助榜样的力量,用真人真事来影响大学生的言行。推入社会亦是如此,要重视群众的自主参与,以重大历史事件为契合点,引起民众的关注,将马克思主义实践发展成为一种自觉行为[22]。

三是主体的视角。主要是凸显大众化主体的层次性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方式。徐国民、李慧星在《关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的思考》中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方法就是具体地、有针对性地根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层次性和人们自身差异性的特点,采取灌输和引导相结合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23]。耿士伟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中也提出根据主体类别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实现路径,有效地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24]。

四是传播的视角。主要是运用传播学理论来研究大众化过程,提出现代化传播手段的路径。孙建昌、徐艳玲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化什么”和“怎样化”》中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的研究,要继续发挥形式多样化的文本的传播作用,并交互利用文本、影视、互联网等传统和现代传播手段,多视角、多层面、全方位地推进大众化传播并形成相应的传播格局[25]。

五是生活的视角。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层面来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从民生视角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如葛瑶、葛恒云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新思考》中认为,应从大众日常生活领域着手,观照现实,关注民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用,在大众的共同参与下,推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7]。

今后,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研究,还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进步开拓:一是从社会史的角度考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现有研究的结论比较注重语言形式、宣传方式、理论范式、传播手段,基本没有跳出研究工作的政治话语体系。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近现代中国社会之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源于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研究其实现路径自然也应该从社会变迁亦即从社会史的视角来进行。这样,所揭示的路径才能与社会演进的实际契合起来,从而增强与社会生活的关联性。二是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结合起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现有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研究比较重视工具理性,而对于大众化路径的价值理性则考虑不够,因而对于实现路径的认识也就有失之偏颇的地方。这就需要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时,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结合起来,不仅注意到“形而下”层面,而且也研究和凸显“形而上”的意义与价值。三是将现实与历史对接,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整体性。应该指出,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研究,基本上还是研究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其结论很难涵盖和说明整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因而需要将现实与历史对接,从整体的视域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四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方法论体系。现有研究具象性较强、对策性显著,但如果不从哲学方法论上有所提升,很难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研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因而需要构建方法论体系、在理论思维上提升路径研究的水准。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努力方向

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诠释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性之间的关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意义与现实价值,探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基本路径,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今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关系的研究。

符合现实的需要、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是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起点。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就必须重视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与实践。只有充分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本质,才能正确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大众化又为这一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条件和实践基础。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教育活动,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引领方向、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这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内容的基本任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举世瞩目的新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必然会在全球化历史进程中走向世界。对二者关系的切实研究,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举世瞩目的新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完善之中日益大众化,并不断赋予其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必须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回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所面对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在研究和宣传中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重视思想教育的工作方法,通过政治活动、高校讲坛、工人夜校、报纸杂志、通俗读物、社会团体等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兴起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运动,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学术研究与理论宣传的关系,积极做好意识形态宣传的工作,从思想上巩固其群众基础,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力,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变革中国社会中的指导地位。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界和理论界对二者结合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今后仍需进一步强化这方面的工作。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从而探讨对特定群体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当前,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期,人们思想面临各方面的冲击,有必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作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强化全社会成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抵制各种自由主义思想的侵蚀,发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领作用,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三)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来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把马克思主义放在中国化的进程中来研究其大众化,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内在统一关系,这是必须确立的研究视角。在世界范围内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不全然是中国化问题,但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必须紧密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以后,就逐步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本土化。从理论上说,马克思主义首先必须要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理解,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一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亦是其大众化的过程。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基本上集中在当代,这是对其研究对象的具体化,因而是应该肯定的。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现实的运动也是历史的过程,因而需要将现实与历史对接起来,把马克思主义放在历史进程中研究其不同时期的大众化,这不仅有助于全面显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整体面貌,而且对研究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我们应该基于现实的要求,同时也应该以历史的视角,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四)以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三维视角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变化的,并且是在三维之中前进的。所谓“三维”,一是指在空间上延伸,亦即在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民族化);二是指在时间上的延续,亦即在不同的历史时段的创新与拓展,在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中实现历史性飞跃,在过去有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在现代有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有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三是指在实践中的推陈出新,亦即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又依据新的实践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在空间上拓展而推进本土化,一方面在时间上继续而推进时代化。在三维之中看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能看到其与本土化、时代化的内在关系,这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深化是有积极意义的。

(五)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原理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要取得大的突破,必须上升到基本原理的研究。这是因为,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的核心性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体系中具有真理性的科学内涵。在笔者看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理,可以作这样的简要概括:(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表征,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因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一环。(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其演进的历程来看有着本质的、共同性的方面,但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历史阶段中,也有其各自的特点及独特的发展道路,因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体现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源泉和动力,无产阶级政党在其中处于领导地位并发挥指导作用。(4)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化是相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一方面,大众化必须体现民族化并且是民族化的实现形式;另一方面,时代化提升大众化的层次并且是大众化得以持续推进的条件。从研究工作的过程来看,基本原理的研究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取得一定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因而需要作为重点问题深入研究并加以说明和阐释。

(六)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形态的研究。

学术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在目前之所以难以取得大的突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形态缺乏应有的认知。道理很简单,如果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形态的理解不甚了了,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大众化与中国化、时代化的关系,大众化的实现路径,等等,都不可能得到切实解决。在笔者看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其基本的形态,而在中国则大致有三种基本形态。从马克思主义的演进历程来看,由于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马克思主义,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也有着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运用,因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随着时代和地域也就有不同的形态。就世界范围而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在本土化、时代化的进程中体现出来的。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而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三种基本形态:一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这主要是指20世纪3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动,艾思奇、沈志远、陈唯实等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二是毛泽东思想的大众化,这主要是指毛泽东思想形成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毛泽东思想大众化,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一批马克思主义学者如胡绳、艾思奇、李达等对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三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这主要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所开展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动,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以及当今一批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和理论工作者对此作出了重大贡献。自然,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形态,既有前后的承启关系,有其时代的主流,但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譬如,在毛泽东思想大众化形态的阶段,经典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在继续着,并且已经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工作,建国以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对中国社会主义的探索就是突出的例证。又譬如,在当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阶段,仍然存在着经典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毛泽东思想大众化,并且不断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形态问题,需要学术界予以深入的研究。

(七)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体系性研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进行体系的研究,这是“因为‘体系’产生于人类精神的永恒的需要,即克服一切矛盾的需要”。固然,由于“体系”的需要,不可避免地有其“强制性的结构”,但我们如果把这些结构看作“建筑物的骨架和脚手架”,“只要不是无谓地停留在它们面前,而是深入到大厦里面去,那就会发现无数的珍宝,这些珍宝就是在今天也还保持充分的价值”,我们也就能够“走出这些体系的迷宫而达到真正地切实认识世界的道路”。从体系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研究这样一些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条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资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动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环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层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绩效。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体系研究”为题,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层次结构,描述和建构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结构系统,揭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在的各个子系统及其相互关系,以建立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体系性结构,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系统实施建立一个切合实际的认知体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是一项实践性、现实性的重大课题,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主流意识形态的巩固以及国民观的构建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值得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行协同攻关。本文只是就学术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现状做了初步的梳理,并提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希望能够为推进这项研究工作产生一点作用。

[1] 郝清杰.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7).

[2] 李英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实践和推进路径[D].扬州:扬州大学,2010.

[3] 余金成.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实现与社会实现[J].理论探讨,2010(1).

[4] 杨全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0(8).

[5] 刘建军.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8(7).

[6]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41.

[7] 林国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范式及其演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3).

[8] 佘君,高正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辨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6).

[9] 孙熙国,路克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基本前提和两条实现路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 (2).

[10] 郭艳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选择[J].理论月刊,2011(1).

[11] 吴汉全.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几个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2).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13] 李莹.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问题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0.

[14] 孙卫芳.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J].求索,2009(9).

[15] 侯松涛.十年内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启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5).

[16] 汪俊昌.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浙江学刊,2010(1).

[17] 陶德麟.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J].红旗文稿,2010(2).

[18] 葛瑶,葛恒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新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2010(2).

[19] 仲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诉求[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5).

[20] 刘先春,杨志超.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0(6).

[21] 刘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思考[J].理论导刊,2010(4).

[22] 李昌锋.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23] 徐国民,李慧星.关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求实,2009(5).

[24] 耿士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D].焦作:河南理工大学,2010.

[25] 孙建昌,徐艳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化什么”和“怎样化”[J].山东社会科学,2010(10).

[2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9-220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irection of Marxism Popularity Research


WU Han-quan1,WANG Fei2
(1.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Nanjing Audit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1815;2.School of Law and Politics,Xuzho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Jiangsu,221116,China)

In recent years,academic circles has made important progress in the following studies on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Marxist popularity,the relations between popularity of Marxism and sinicization,the relations between popularity of Marxism and epochal character,the realizing method of popularity of Marxism.Next,study on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has to make efforts in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pularity of Marxism and socialist theor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nd integration of the popularity of Marxism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Meanwhile the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deepen the study of Marxism popularity through the process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to study Marxism popularity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three dimensional persp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m,also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f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popularity and deepen the studies of basic forms of Marxism popularity,thus to build a study system of Marxism popularity.

Marxism popularity;sinicization;epochal character;realizing method

A849

A

1007-8444(2012)03-0281-08

2011-11-21

2010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BKS011);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项目(09YJA710036); 2010年度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0SJB710008);2009年度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研究会基金项目(SGSY2009YB085)。

吴汉全(1964-),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等研究。

责任编辑:张 超

猜你喜欢
大众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