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文化的多元性特征解析

2012-04-13 17:22李良厚王春义陈宝林何贵友黄义林
关键词:牡丹文化

李良厚 王春义 陈宝林 何贵友 黄义林

(1.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郑州 450008;2.河南省唐河县农业办公室,河南 唐河 473400;3.河南省光山县教师进修学校,河南 光山 465450;4.河南省光山县林业局,河南 光山 465450;5.河南省商城县林业科学研究所,河南 商城 465350)

牡丹,亦称牡丹花或洛阳花,学名PaeoniasuffruticosaAndr.,英文名peony,属于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原产中国,是庭园著名花卉,也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花卉植物之一。牡丹在中国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历史和一千五百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其花大色艳,芳香浓郁,品种繁多,秀韵多姿,雍容华贵,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繁荣兴旺、富贵吉祥、不畏权贵的象征,为历代人们所称颂,具有很高的药用、观赏、文学和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丰富。牡丹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源流久远、延续时间长、内涵复杂的文化现象之一,具有自然的、历史的、文学的和艺术的等多元特征。

1 自然文化特征

牡丹的自然文化特征表现在它的植物学、药物学和园艺学等方面的特性。

在植物学特性方面,牡丹属多年生木本植物,为落叶小灌木。牡丹变种很多,常见的有牡丹、紫斑牡丹、冬牡丹、粉牡丹、霞花牡丹和奇翠牡丹等6个变种[1]。牡丹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m之间。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长度一般在0.5~0.8m,极少数根长度可达2m;枝干直立而脆,圆形,为从根茎处丛生数枝而成灌木状,分枝粗短,当年生枝光滑,黄褐色;叶纸质,互生,叶片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枝上部常为单叶,小叶片有披针、卵圆、椭圆等形状,顶生小叶常为2~3裂,叶上面深绿色或黄绿色,下为灰绿色,光滑或有毛;总叶柄长8~20cm,表面有凹槽;花单生于当年枝顶,两性,花大色艳,形美多姿,花径10~30cm;正常花的雄蕊多数,结籽力强,种籽成熟度也高,雌蕊瓣化严重的花,结籽少或不结籽,完全花雄蕊离生,心皮一般5枚,少有8枚,各有瓶状子房一室,边缘胎座,多数胚珠。蓇葖果五角,每一果角结籽7~13粒,外果皮始为绿色,有毛,成熟时为蟹黄色,种籽类圆形,成熟时为黑褐色。

在药物学特性方面,牡丹皮为中国传统道地药材“凤丹皮”,是一种常用中药,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温毒发斑、夜热早凉、经闭痛经、痈肿疮毒和跌打伤痛等病症,在中草药中居于重要地位。

在园艺学特性方面,牡丹在由野生变为人工栽培后,因环境条件变化及人工不断地选育和栽培,不仅在花色、花型、花期早晚等方面有变异外,而且在株的形态,叶的色泽、形状等方面也发生了变异,植株形态有高有矮、有丛有独、有直有斜、有聚有散,各有所异,可分为直立型、疏散型、开张型、矮生型、独干型等五个类型;分枝有单枝型和稠枝型;叶有大形圆叶型、大形长叶型、小叶圆叶型、小形长叶型、中形叶型。牡丹花大色艳,有的花器齐全,萼片、雄蕊、雌蕊发育正常;有的品种雄、雌蕊瓣化或退化,形成了多姿形美的花型。花的颜色五彩缤纷,有白、黄、粉、红、紫红、紫、墨紫(黑)、雪青(粉蓝)、绿、复色等十大色;花型分为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千层台阁型、托桂型、金环型、皇冠型、绣球型、楼子台阁型等,这些变异形成了丰富的品种类型。根据栽培地区和野生原种的不同,中国牡丹园艺品种可分为4个品种群,即中原品种群、 西北品种群、江南品种群和西南品种群。目前,全国牡丹园艺品种总数超过500种[1]。牡丹花有早、中、晚开之别,花期较长,利用现代技术,可以使牡丹花随人意,一年四季开花[2],不仅表现出很高的观赏性,而且还用在插花和盆景培育等观赏园艺方面。

2 历史文化特征

牡丹的历史文化特征在于牡丹文化起源很早,并且在长久的历史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传承和创新。牡丹文化的起源,若从《诗经》牡丹进入诗歌算起,距今约有3 000年的历史。随着历史的演进,牡丹文化在不断地增长和递进,并不断产生新的特质。1972年在甘肃武威东汉墓发现的医简中已有牡丹入药的记载。牡丹作为观赏植物始自南北朝时期,近代生物学家达尔文在19世纪70年代写的《动植物在家养情况下的变异》一书中说,牡丹在中国已经栽培了1 400年,从19世纪70年代前推1 400年,时间是公元5世纪,即南北朝初期,中国就开始了牡丹人工栽植。秦汉时代将牡丹作为药用植物记入《神农本草经》,牡丹进入了药物学。南北朝时,北齐杨子华画牡丹,牡丹进入了书画领域。史书记载,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诏天下进奇石花卉,易州进牡丹二十箱,植于西苑,自此,牡丹进入了皇家园林,成为园艺栽培植物。唐代,牡丹诗大量涌现。宋代,除牡丹诗词大量涌现外,还出现了牡丹专著。元代、明代和清代,关于牡丹的著述更是广为流传[3]。历代文人为牡丹作谱、立传记事的专著和传记不下二十种,以牡丹为题材的神话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北宋时代有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洛阳花木记》;南宋时有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丘浚的《牡丹荣辱志》、张邦基的《陈州牡丹记》等;元代有姚遂的《序牡丹》;明代有高濂的《牡丹花谱》、王象晋的《群芳谱》、薛凤翔的《毫州牡丹史》以及《牡丹八书》;到了清代,有汪灏的《广群芳谱》、苏毓眉的《曹南牡丹谱》、余鹏年的《曹州牡丹谱》、赵孟俭等人的《新增桑篱园牡丹谱》,还有陈子的《花镜》,以及吴其的《植物名实图考》等,这些论著都是中国历史中辉煌的文化财富[3~5]。当代,方文培先生对中国牡丹进行了科学分类和全面记载,周家琪牡丹研究小组的《牡丹》,王莲英主编的《中国牡丹品种图志》,喻衡先生的《曹州牡丹》、《菏泽牡丹》、《牡丹花》,李清道等主编的《洛阳市志·牡丹志》等专著为中国牡丹研究增添了新的篇章。不仅牡丹专著和论文很多,还形成了不同的牡丹文化习俗。湖北恩施地区土家族人有种牡丹、绣牡丹之俗,云南大理白族“赶山”观牡丹和牡丹木雕,河南洛阳的插花俗,甘肃和宁夏回族的“花儿”唱牡丹,陇西浪山朝山会的观牡丹、安徽巢湖银屏山的朝拜神牡丹,以及洛阳、菏泽、北京、太原、上海、杭州、铜陵等生产牡丹的地方每年都举办盛大的牡丹花会和牡丹笔会,使牡丹文化得到了传承和进一步的发展与创新。

3 文学特征

历代文人都钟情于牡丹,涌现出数以千计的以牡丹为题材的诗词文赋,并且广为流传,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席位,构成了牡丹文学。肖鲁阳等主编的《中国牡丹谱》、杨茂兰主编的《历代咏牡丹诗歌四百首》,以及散见于各种文集、杂著、专著中的咏牡丹诗文众多。其中,以唐、宋为最多,许多著名诗人都写有咏牡丹的诗文。仅在《历代咏牡丹诗词四百首》中,唐代和五代时期就有125首,宋代167首,金代和元代27首,明代37首,清代67首,共计419首。牡丹诗词的内容广泛,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牡丹引起的各种风情。唐代刘禹锡《赏牡丹》诗云:“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徐夤的“娇含嫩脸春妆薄,红蘸香绡艳色轻”,白居易的《牡丹芳》诗云:“千片赤英霞灿灿,百枝绛点灯煌煌”,皮日休的《牡丹》诗云:“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宋代李清照在词《庆清朝》中写道: “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歹带东君。”北宋苏轼的《雨中看牡丹》诗云:“秀色洗红粉,暗香生雪肤。”“午景发浓艳,一笑当及时。”这些是人们盛赞牡丹花美丽多姿、雍容华贵、富丽吉祥的诗词。李白《清平乐》诗云:“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唐代白居易的《白牡丹》诗云:“白花冷淡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李商隐的七律《牡丹》诗云:“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宋代陈师道《谢赵生惠芍药》诗云:“一枝剩欲簪双髻,未有人间第一人。”这些诗词以牡丹为描写对象,借花喻人,托物言志,思想深邃。吟咏牡丹的诗词脍炙人口,千古流传,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的奇葩。此外,明代徐渭的《牡丹赋》,夏之臣的《评亳州牡丹》,清代归庄的《看牡丹记》,赵世学的《牡丹富贵说》等牡丹文赋,以及民间流传下来的牡丹故事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牡丹文学。

4 艺术特征

牡丹被广泛作为绘画、陶瓷、歌曲、戏剧等艺术创作的题材,产生了大量的牡丹艺术作品。早在南北朝时代,就有杨子华画牡丹的记载。到了唐代,画牡丹的画家更多了。据董首《广川画跋》记载:唐代画家“边鸾所画牡丹,妙得生意,不失润泽。”五代南唐时,徐熙画的《牡丹图》用笔清秀,意趣生动,堪称一绝。到了明代,徐渭用泼墨法画牡丹,泼辣豪放,是一创举。清代恽寿平画牡丹,润秀清雅,自成一体[2]。到了近代,著名画家王雪涛曾画了大量的牡丹画,幅幅神态各异,生机勃勃。当代绘画大师齐白石画的牡丹画,用笔简练,却生机盎然。崔子范主编的《国色天香——中国当代牡丹书画艺术大展作品集》集中了令人百赏不厌的艺术佳作。以牡丹为图案装饰的瓷器古今皆有。如宋代烧制的“牡丹梅花瓶”,明代的“牡丹双鹤盘”,以及清代的“雄鸡牡丹瓶”和近代瓷都景德镇生产的“牡丹孔雀凤凰盘”、“青花牡丹孔雀盘”、“青花牡丹凤凰盘”、“青龙牡丹唐草盘”、“剔红牡丹孔雀盘”等,都是珍贵的艺术品。在我国众多的古老民歌和现代歌曲中,以“牡丹”为素材的不乏其作。唐代李白为杨贵妃填写的新词《清平调》将音乐与诗结合成为歌唱的形式,形成了较为完美的艺术曲目。河南民歌《编花篮》,当代电影《红牡丹》插曲《牡丹之歌》,青海、宁夏一带的“花儿”曲牌中《白牡丹令》、《绿牡丹令》、《十朵牡丹九朵开》等都是很受欢迎的牡丹歌曲。明代汤显祖的戏剧《牡丹亭》被以昆曲、京剧等多种戏剧形式搬上银幕和舞台,是广为流传的戏剧。

以上四个方面,可说是中国牡丹文化的主要特征,体现了牡丹文化的悠久性与延续性、多样性、地区性和民族性。从这四个方面便可窥见中国牡丹文化的基本概貌,及其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方向性、支撑性、凝聚性和推动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房伟民,陈发棣.园林绿化观赏苗木繁育与栽培[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3.

[2]中国牡丹全书编纂委员会.中国牡丹全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温新月,李保光.国花大典[M].济南:齐鲁书社,1996.

[4]李保光.牡丹文化[J].济宁师专学报,1994,(4):82~85.

[5]王志华.曹州牡丹文化特点与运河文化[J].菏泽师专学报,1998,20(3):30~32.

猜你喜欢
牡丹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三不够”牡丹节
谁远谁近?
牡丹归来曲
牡丹的整形修剪
绿牡丹
低调盛开的“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