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祖奇
(盐城师范学院历史系,江苏盐城 224002)
研究美国越战史的新力作
——读吕桂霞新著《牧场工行动》
王祖奇
(盐城师范学院历史系,江苏盐城 224002)
《牧场工行动——美国在越战中的落叶剂使用研究(1961—1971)》是吕桂霞博士的博士后研究报告,2011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吕桂霞博士长期从事美国近现代史、国际关系史研究,近来成果不断问世,这本专著是她的最新研究成果。《牧场工行动——美国在越战中的落叶剂使用研究(1961—1971)》作为她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本特色非常鲜明的有关美国越战史研究的力作。该专著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选题好。越南战争是20世纪下半叶国际冷战背景下发生的非常重要的军事政治事件,是国际冷战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生地虽在偏僻的印度支那半岛,但却深深地影响到当时整个国际关系的全局,与美国、中国、苏联等大国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关于越南战争的缘起、进展及其影响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为学界所重视,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可以说研究已经相当深入。然而,吕桂霞博士却不以为止,她在长期关注越南战争问题的基础上,立意将研究引向深入、细微。她发现,学界特别是国内学界对越战中美国的“牧场工行动”,即美国在越战中使用落叶剂的事件还关注较少,研究不深入,便决定择其作为自己的博士后研究课题。众所周知,落叶剂的使用是美国上世纪60年代干预越南政局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军事政治行动,前后延续近十年时间,贯穿美国干预越南战争的始终,农药剂的喷洒总量达2 000万加仑以上,喷洒总面积达2.68万平方公里,受毒及污染扩散面积达3.8万平方公里,无论从时间上、空间上及用药量上,都清楚地表明美国对这一行动的重视,是美国追求越南战争总体战略目标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由于其与常规战争手段及常规政治手段不同,该战术手段涉及大量的化学、农药、植物学等方面的内容,其影响也极为复杂,使不少研究者望而却步,即使有限的研究也往往是点到为止,是为越南战争研究的一个缺憾。吕桂霞博士的选题无疑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该研究将大大有利于拓展越南战争史及冷战史研究的领域,丰富其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不易。吕桂霞博士是文科班底出身,本专著却选择美国在越战中使用落叶剂行动进行研究,课题涵盖生物学、药学、化学、植物学、机械学等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她首先必须弄清这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如了解化学农药的成分、特性与药效,了解植物的品种、特点与地域特征,这对一个长期从事文科理论研究的人来说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然而,我们看到,吕桂霞博士的论著中,对这些问题阐述得相当清晰,她不仅详细地阐明了作为农药落叶剂的来历、化学成分、化学性能,分清了除草剂的各种类型,如触杀型、内吸传导型、内吸传导、触杀综合型等,而且也很好地掌握了越南地区植物多样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她论述了美国军方为什么针对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植物喷洒不同的落叶剂、不同的用量,以及哪些需要重复喷洒,等等,让读者一目了然。甚至对于机械学方面,吕桂霞博士也表现了相当广博的知识。专著中,她阐明了美国军方如何选择、改装喷洒飞机的技术问题,其与地域地形之间的关联,与喷洒量的关联,等等。其实,正是因为长期以来越战中化学剂的使用政策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方面的知识,人们往往容易偏重从一方面进行研究,使研究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片面性。而吕桂霞博士的论著则较好地处理了这个问题,她在充分了解落叶剂的化学性能与越南的植物生物特征的基础上,使自然科学的论据史实与传统的社会科学分析研究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对越战中的化学战史论丰满而完整,是学界难得一见的探新。
(三)资料详实丰富。通观专著,吕桂霞研究该课题,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资料。这些资料既有被解密的原始资料,如美国外交政策文件集的越南部分(FRUS,Vietnam,1961—1973),美国国家安全档案中的美国对越政策(DNSA1954—1968和DNSA1969—1975),美国解密文件检索系统(DDRS数据库)、美国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NSSM)、美国国家安全决策备忘录(NSDM)、美国国家安全行动备忘录(NSAM)等,也有美国各机构或组织出版的第一手调查评估报告,如,布朗博士的《落叶剂喷洒试验报告》(Vegetational Spray in South Vietnam);美国国家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发送健康与疾病预防委员会与暴露于除草剂的越战退伍军人健康影响评定委员会主编的《退伍军人和橙剂》(Veterans and Agent Orange)。1966年美国驻越军事援助司令部的《关于在南越的除草剂行动的评估》(Evaluation of Herbiccide in the Republic of Vietnam),兰德公司研究成员的《关于化学方式破坏粮食的评估报告》(an Evaluation of Chemical Crop Destruction in Vietnam)、《关于美国在南越的粮食喷洒计划的统计分析》(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U.S.Crop Spraying Program in South Vietnam);罗斯·希拉里与罗斯·史蒂文的《源自南越避难所的化学喷雾报告》(Chemical Spraying as Reported by Refugees from South Vietnam),1982年美国空军启动的“空军健康研究”计划的报告资料等。还有大量的相关前期重要研究成果,如,罗·弗雷德里克·塞西尔的专著《除草剂战争:越南的牧场工计划》,威廉·A·白金汉的博士论文《牧场工行动:空军与1961—1971年在东南亚的除草剂行动》,裴兰氏芳的博士论文《森林成为敌人:美国在越南的除草剂战争的后遗症》,克里斯蒂娜·迪奥·韦伯博士论文《历史悲剧:以越南退伍军人的孩子为个案》,以及论文《军用落叶剂对南越森林的生态影响》、《落叶剂在越南》、《越南战争的生态影响》、《化学战在越南》、《越南化学战的进展》等。这些都有力地保证了该著作的学术品质与可信度。
(四)观点鲜明,分析独到。论著中,吕桂霞博士针对美国实施牧场工行动的政策实施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析,从最初的美国政府和军方设想与试验行动,到越南战争升级后,使用落叶剂行动的不断升级,再到尼克松政府时期,基于美国在国际冷战对抗中处于劣势,使用落叶剂行动开始收缩并走向终结,脉络清楚,观点鲜明。作者指出,美国在越南战争中,为了达到政治利己目标,无视对生命的伤害,不惜大规模地使用化学战,手段残忍,影响恶劣。著作中,作者也指出,美国政府和军方在决策使用落叶剂喷洒之前往往都有频繁的讨论、评估,审批手续也堪称严格,表现出一定的谨慎性,甚至喷洒后也会针对喷洒行动的非战略性后果进行一定的评估,但是这些显然都没有对喷洒化学剂行动产生什么抑制作用,人们所看到的事实是,美国的化学战政策进程与美国越南战争的战略进程完全一致,从化学剂使用的开始、扩大到结束,都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整体战略决策进程同步,其充分说明,真正决定美国牧场工行动的核心因素只是政治,所谓的“科学论证”、“民主讨论”之类活动不过是表面文章,其不仅不能用来为美国政府和军方的化学战行为辩护,反而恰恰是美国在当代国际政治中惯常表现的虚伪性、非正义性一面的典型证明。
(五)对生化战的独特警示作用。越战中美国的“牧场工行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有计划的战略性化学战行动,吕桂霞专著对此进行专题研究,全面揭示了其造成的危害性后果,意义重要。从即时影响看,美国使用农药落叶剂,毁坏了越南数以万计的森林、植物、农作物,给越南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从其长期后果看,越南及老挝、柬埔寨被喷洒地区的许多原始森林、植被面貌被彻底改变,大片土地长期留毒,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巨大。更严重的是,化学剂的使用造成了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研究表明,当年参与喷洒的美国空军人员不少人患上了“橙剂后遗症”,他们血液中含二恶英高,患糖尿病比率高,并与脊柱裂、呼吸道癌、前列腺癌、多发性骨髓瘤、急性及亚急性的短暂性周围神经病变、迟发性皮肤卟啉症、皮肤失调、软组织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疾病密切关联,与化学剂接触较多的士兵往往死亡率较高、易患心理疾病。越南方面,据统计约300多万人因化学剂而直接或间接导致健康问题,如生理缺陷、死胎流产、早产、发育迟滞、橙剂婴儿、白血病比例增加等。在生化武器成为人类梦魇的今天,测定总结当年美国使用农药剂的原因、经验与后果教训,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它严正提醒,任何化学战手段都是不可靠的,为了人类的和平与健康,需要杜绝生化战。吕桂霞博士在专著中鲜明指出:应使人们“深刻认识到化学战的巨大危险……善待自然,保护环境,推动国际裁军,维护世界和平”,作者深厚的人文情怀溢于言表。
总之,《牧场工行动——美国在越战中的落叶剂使用研究(1961—1971)》深入分析美国使用落叶剂的历史渊源的政治背景,详细勾勒美国在越南进行化学战的历史演进过程,揭示落叶剂化学战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和人的身心健康的危害,使我们对美国当年对越南干预的化学战行为及整个越南战争的本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体现了专著可贵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当然,研究如果能够关注落叶剂使用不断扩大升级的真正驱动力与具体的常规战略战役效果之间的关联,就更好了。
K333.520.7
A
1007-8444(2012)02-0272-02
2012-02-16
王祖奇(1964-),世界史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世界现代史、国际关系史教学与研究。
责任编辑:仇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