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君
(河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河南省 新乡453007)
锣戏之生成与发展状况钩沉
赵 君
(河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河南省 新乡453007)
锣戏是属于弦索腔系的曲牌体剧种,曾在我国明末至清末的河南、山东、山西、河北等省留下了演出的足迹,形成了较繁盛的演出局面。它在剧目、表演技术和音乐曲牌等方面,对以豫剧为代表的多个剧种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但由于诸多原因,文献对于它的记载却寥若晨星、屈指可数,因此学界对于它的生成、发展过程一直存疑。本文以几条有关锣戏的史料为切入点,梳理其生成、发展及繁盛的过程。经考证笔者认为,锣戏是在明宣德至弘治这一时段内生成、在明朝中后期得到发展、在清初至嘉庆间空前繁荣而之后逐步衰落的北方弦索腔系的代表性剧种。
锣戏;生成;发展;繁盛
伴随元杂剧的南渡,文人对于明代戏曲的关注点也随之南移。但这并不表明明代北方的戏曲就由此终结,恰恰相反,由于其前政治、文化中心的长期作用,和由此带来的宋杂剧、元杂剧以及各种民间音乐的蓬勃发展,为明代中原地区的戏曲奠定了坚实的客观与主观基础。因此,以宋词元曲的传统词牌曲牌及其俗化和前代经甄别而留存下来的曲子以及明代不断涌现且异常兴盛的民歌俗曲为基本组成元素,以经元杂剧不断发展而日渐成熟的曲牌联缀体为结构形式,共同催生了弦索腔这一在明代产生与发展、在清代异常繁盛以至影响清代诸多剧种生成的戏曲声腔系统。这一声腔在中原地区流布、繁衍,从而生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剧种,其中就包括本文的研究对象——锣戏。作为一种根植于人民大众的戏曲品种,锣戏较少进入文人的视野,也较少见诸文人的笔端。即使偶尔有一些记述,其中也主要包含的是文人与统治者对其原始风貌的鄙视与诋毁。因此,目前发现的锣戏的史料是非常有限的。笔者将这些材料汇集,并从中剖析锣戏的生成时间与发展状况。
目前可以查到的关于锣戏的最早记载是在明代。历史记载,明代统治者曾先后向各地大量封王。封在河南的就有开封周王、南阳唐王、汝宁崇王、禹州徽王、彰德赵王、怀庆郑王、卫辉潞王、洛阳福王。且为消除各藩王的争雄之志,朱元璋分别赐给藩王乐户、伶人、曲本。这就为以河南省为中心的中原地区音乐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滑县就有大锣戏活动的踪迹。滑台县重修明福寺塔碑的副碑上有“以上布施,除修佛塔外,敬献大弦戏、大梆戏、大锣戏各一台”的记载。而这一最早记载锣戏的碑文就出现在藩王赵王的封地——彰德。因此,锣戏在滑县的出现、在该地寺庙中的运用是有其历史根由的。但应当承认,由于元末明初多年的战乱,明初中原地区人烟稀少、田地荒芜,还不具备生成新的戏曲声腔的条件。只是在明初统治者多次有组织地向中原移民之后,又经过多年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弦索乐器伴奏、以曲牌连缀曲调、以化装表演故事的戏曲品种才有可能出现。而据史料记载,宣德年间赋税开始加重,由此带来的土地兼并、流民涌现等社会问题也逐步出现。虽然如此,但整个社会还是在逐步发展的,直至弘治年间的“弘治中兴”。因此,宣德前后经济开始繁荣应当视为锣戏生成的上限,而弘治年间滑县寺庙碑文中的记载应当是其产生的下线。
另据冯纪汉先生考证:“在明末的时候,河南流行的有弋阳腔、昆曲、罗戏、弦戏……”而且 “明末清初,大锣戏‘公聚班’坐班滑县万古村,演出势力逐渐扩大”①冯纪汉:《豫剧源流初探》,载于韩德英、赵再生选编:《豫剧源流考论》,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1984年,第134页。。但由于冯先生并没有提供详细的文献出处,因此这里仅将他的论证结果呈示出来。
众所周知,从“弘治中兴”之后的正德、嘉靖开始,也即明朝中后期,苛捐赋税繁重,土豪劣绅土地兼并严重,再加上自然灾害频发,大量农民无奈之下放弃他们固守的土地而变为流民。而这一时期又是资本主义萌芽且大力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文化畸形发展之时。城市对于文化娱乐的要求特别旺盛,因此不少失去土地的流民便走上了搭班学艺、冲州撞府的戏曲职业生涯。市场的需求与从业人员的激增共同促进了北方新兴戏曲声腔——弦索腔的发展与繁荣,其代表剧种锣戏的发展势头也不例外。当时民众中曾流行这样一句话:“粗锣锣,细柳子。”从中不难体味到锣戏粗俗、大众化的艺术特点。因此,它就为广大底层百姓所喜爱和追捧,却遭到统治者的鄙视与禁逐。这种状况集中体现在清代的几条史料中。
清代前期,有关锣戏的记载已相当集中。其中最早的是《河阴县志》②河阴县,在现在的郑州西北黄河南岸一带地区。。上面载有清康熙十八年(1679)在任知县岑鹤所写的《劝俭说》一文,其中说道:
俳优演戏,以游惰之人,耗耕夫之获,废时失事,男女如狂。积习害民,莫此为甚。至尔见腔,铙钹等戏,村俚不堪,易于学扮,率皆不务生理之辈,三五成群,少时浮农,老大飘零。职此之故,其一种淫声恶态,最能蛊惑无知。见闻既久,性情旋移,此又寡廉鲜耻之甚者也。自后民间子弟,惟务本业,不许学习唱戏。如有故违,本人父兄一并治罪。地方保甲敢有指称神会,擅自演戏,为首者以科敛重究。所有正神庆贺,例不可废,先期禀明,听候酌夺。
康熙二十九年(1690)编修的《上蔡县志》中载有知县杨廷望的一篇《禁戏详文》,其中描述了锣戏在当时、当地盛行的情形:
西河风土,自秋成之后冬月以至新春三四月间,无处不以唱戏为事,其中为害不可胜言……男女杂沓,举国若狂。风格之偷无甚于此,卑职目击心伤,力为严禁。一切清戏、啰腔,尽行驱逐。……然蔡地弹丸,东西南北所辖不过百里,凡境以外之社会戏场,又不知其几。伏乞宪台通行申饬,无论祀神报赛,总不得扮戏演剧。
康熙三十二年纂刻的《燕九竹枝词》中有一首为宛平陈于王所作,其中描写的是锣戏在北京的盛行情况:
锣鼓喧天满钵堂,鸾弹花旦学边妆。
三弦不数江南曲,唯有啰啰独擅场。③以上引文参见《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锣戏音乐》(征求意见稿),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1984年,第3—5页。
清雍正皇帝在位仅十三年,因此并没有编修方志。而对于这一时期锣戏情况的了解只有从先后担任雍正朝河南巡抚、两河(河南、河北)总督田文镜的禁戏“文告”中获知。
雍正三年(1725)正月,田文镜在其《特揭保甲之要法从课吏治事》文告中写道:
高台啰戏,应严行禁逐也。查得豫省每于集镇冲要处所,扎搭高台,演唱啰戏;动辄三五日不散。戏台之旁开设酒铺饭棚,而各处匪类闻风群集,白日当街赌博,夜里行窃,行强,捕役得钱故纵,乡保徇情不报。
时隔一个月左右,即雍正三年二月,田文镜又在《严禁迎神赛会以正风俗事》中写道:
盖小民每于秋收无事之时,以及春二三月,其为神会,挨户敛钱,或塔高台,演唱啰戏,或装扮故事,鼓乐引神,引诱附近男女召集远方匪类,初则假托三皇释二清茶等名色,以鼓惑愚民。④以上引文参见《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锣戏音乐》(征求意见稿),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第5页。
而在雍正六年(1728)二月,田文镜升任两河总督之后,他又专门撰文《为严行禁逐锣戏,以靖地方事》来禁止锣戏演出。其文中写道:
今更访有啰戏一种,并非梨园技业,素习优童,不过各处游手好闲之徒,口中乱唱几句,似曲非曲、似腔非腔音调,携带妻子为囮,经州过县,入寨闯村。遂有一等地头光棍、衙门人役,贪奸其妻,并留其夫攒钱、搭台搬唱啰戏……其行头箱担,则多备于捕役壮丁。此等唱啰戏流民,有戏则群聚而演唱,无戏则四散而行窃,甚至聚党成群,商谋劫杀;或入富室之而行强;或伏道旁而害命;强盗瓜贼,即此桀也。……将本部院牌文刊刷告示,务将带妻唱啰戏之人,尽逐出境,不许容留。①参见《中国戏曲志·山东卷》,北京:中国ISBN中心,第122页。
上述文献除了陈于王竹枝词对于锣戏有过客观的评价之外,其余资料都是对于锣戏的申饬进而要求禁逐的文字。但是,统治者对于禁逐锣戏的三令五申并没有能够有效地达到他们的目的,锣戏依然受到普通百姓的喜爱而在民间流行着。乾隆时期,锣戏的演出活动依然频繁。清乾隆十年(1745)编修的《杞县志》卷七《风土风俗》对于当时的情况作了描述:
愚夫愚妇,多鬼尚巫,烧香佞佛,又好约会演戏,如逻逻、梆、弦等类,尤鄙恶败俗,近奉宪禁,风稍衰止。②《梆戏文献资料四则》,引自韩德英、赵再生选编:《豫剧源流考论》,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1984年,第1页。
在成书于乾隆十三年的小说《歧路灯》中,作者李绿园用大量笔墨描写了当时开封的戏曲活动,其中提到了“山西泽州锣戏”和“梆罗卷”等多种戏曲品种。从中也可以体会到锣戏的演出情况。而稍早于李绿园的刘廷玑在其《在园杂志》中讲道:
近今且变弋阳腔为四平腔,京腔,卫腔,甚且等而下之,为梆子腔,乱弹腔,巫娘腔,唢呐腔,罗罗矣,愈趋愈卑,新奇迭出,终以昆腔为正音。③孔宪易:《河南梆子源流蠡测》,引自韩德英、赵再生选编:《豫剧源流考论》,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1984年,第231页。
而清乾隆十八年(1753)编修的《郾城县志·风俗》中记载道:
赛神招梨园,其名啰戏者,最俚鄙淫秽,民间尤尚之,百货俱集,男女杂逐。一村演戏,众村皆至,各招亲厚者,酒食款待,流连忘乐,移他村,亦如之。转相矜耀,有一时至五六部者,糜费不现,或一村不能演啰戏,众皆鄙之,村人亦自以为耻。最为弊俗。知县宋维钧尝严禁之。④参见《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锣戏音乐》(征求意见稿),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第9页。
从上述文献中不仅能看到锣戏粗犷不羁的音乐风格,了解到其迎神赛社的应用场合,同时也能感受到广大普通群众对于它的爱好以及统治者对于它的无知与惧怕。而在锣戏普遍流行的这一时期,同时也是以京剧为代表的皮黄戏和以秦腔为代表的梆子戏诸多剧种“春蕾吐芳、百花争胜”的时代。在这种环境中,自清嘉庆朝之后,虽然锣戏依然存在着,但它的繁盛势头已经有所减弱,关于它的记述也减少了。目前所能见到的是辛亥革命后的1927年吴世勋在分省地志“河南卷”中对于锣戏的记述:
五曰锣戏,黄河两岸有之,不甚普及,乐器以铜笛为主,唱后有讴,类越调。唱字简直,似河南梆子,鄙俚猥杂,极可哂。
以及新中国成立前的1942年《方城县志》卷三《民政·风格》对它的记载:
戏剧:有二簧、梆子、越调、锣戏、梁山调(俗名拉花腔),大小调曲子、平书、鼓儿词、道情等。近来又有高台曲一种,多为淫词,伤风败俗,抗战时期又有新剧团。⑤以上引文参见《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锣戏音乐》(征求意见稿),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第9-10页。
以上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对于有关锣戏的历史文献所作的全面梳理。虽然其间大多数文献出自封建文人或官僚之手,他们对于锣戏的认识并非完全客观与真实,但确也能帮助今人从侧面了解到锣戏生成、发展的状况。就是说,锣戏是在明宣德至弘治这一时段内生成、在明朝中后期得到发展、在清初至嘉庆间空前繁荣而之后逐步衰落的北方弦索腔系的代表性剧种。新中国成立以后,锣戏虽在河南、河北、山东等省份作为独立剧种存在,在山西的上党梆子等剧种中作为一种声腔而被保留,但是它的影响力与波及面已大大减弱、萎缩。关于这方面的情况笔者将著另文详述。
J607
A
1000-2359(2012)01-0263-03
2011年度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SKL-2011-943)
201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