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佩卿
(韩山师范学院学生工作部,广东潮州 521041)
更新教育观念
——提升学生学习力的前提
许佩卿
(韩山师范学院学生工作部,广东潮州 521041)
学生学习力是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简称,是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强弱的真正尺度。学校教育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学生观和学习观。
学生;学习力;教育观念
学生学习力是近年来教育领域日益关注的课题[1]。学习力是综合学习能力的简称,是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效力、学习毅力、学习创新活力和学习潜力等方面的综合表现[2]。学习力是学生学习的关键能力[3],是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4],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力强弱的真正尺度[5]。教育界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对提升学生学习力进行了探索。笔者认为,学生学习力的形成、提升是在教育教学文化的影响下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形成的。学校教育要提升学生学习力,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学生观和学习观,这是提升学生学习力的前提。
学习力是人的大脑所特有的一种潜能,这种潜能可能被激发,也可能没被激发。研究和提升学生学习力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就要面向全体学生,以科学的人才观促进学生好学上进、成长成才。
人才观是对人才的认识和看法。在不同时代,人们对人才的看法不同,人才的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深远影响,许多人对什么是好学生,什么是人才,往往认为能考高分就是好学生,有高学历就是人才。这种片面而狭隘的人才观,不仅挫伤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埋没了许多真正的人才,而且不能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不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事实上,社会有各行各业,不同的社会分工和工作岗位,需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劳动者,必须以一个更为广阔的社会视野认识人才。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7]这些提法,表明了一种新的人才观,为我们认识人才、识别人才、培养人才指明了方向,也向我们表明,在新时代每个人的发展都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
学校教育提升学生学习力,首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要树立“人人可以成才,个个可以成功”的新人才观。要引导学生认识成才并非高不可攀、遥不可及,追求成才并非好高骛远、不切实际;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是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让更多的学生看到成才的希望,增强成才的信心;要努力为学生搭建人人成才的平台,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使每个学生都能发展成为有用之才。
树立新的人才观,还要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多样化人才观。要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需要各类人才的大量涌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分层次、分类型的;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找准自身定位,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成才类型;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善于抓住成才的机遇,敢于突破种种传统保守惰性习惯势力的束缚;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成才需求,积极进行多样化人才培养。
学习力是人在学习活动中显现的综合能力,受到人的思想、心理、行为、外部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就要重视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以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促进育人工作。
长期以来,教育领域存在以学生学业成绩高低、升学率高低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标准的倾向。在这种教育质量观的影响下,学校教育陷入注重学生应试能力而疏于学习能力培养、注重学生智育而疏于德育的误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国民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国民的学习力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8]。随着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学校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更是任重而道远。学校教育亟须新的教育质量观来引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7]这一提法表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质量不仅要从学生智力水平上去考察,而且还要从学生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和能力状况去衡量;不仅要从学生的现时状况去考察,而且还要从学生的未来发展潜力去衡量。
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从学校教育的任务和培养目标来看,各级各类型学校都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关键要看培养的学生是否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全面发展,是否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教育还要树立以学习力为重的新质量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还要从未来的视角去考察学生的发展潜力,关注教育是否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是否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事、学会生存。《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树立大教育、大培训观念,在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6]这里所指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其内涵与学习力的内涵是一致的,实质上就是综合学习能力,也即学习力。学习力是影响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关键要素,是提升人的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学校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打好知识基础,掌握社会生产的本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更新知识的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
学生学习力是在学习活动、特别是教学活动中发展起来的。研究学生学习力问题,就要对教学活动过程的基本问题形成一定的认识和看法,树立一定的教学观。
教学观是对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基本认识和看法。教学本应是教师与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的合作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和谐统一的过程。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观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教师单方传授知识、技能,无视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个体差异,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发挥。要提升学生学习力,就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观,树立新的教学观。
树立新的教学观,要树立新课程改革与学生学习力研究目标一致性的观点。近十年来实施的新课程改革,着力转变传统的教学观,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9]《学有所教——为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供的六十条建议》中也提出:“着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课堂教学的重心定位在转变学习方式上,把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创新精力投入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上,着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10]这些论述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都集中在一点,就是要以学生的“学”为教学的重心,着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树立新的教学观,还要树立提升学生学习力过程与教学过程一致性的观点。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可以从教育学的角度,也可以从学习学的角度进行理解。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师生交往对话的过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从学习学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会学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效力、学习毅力、学习创新活力和学习潜力诸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综合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因此,教学过程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力的过程。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充分利用好教学过程,正确发挥导学、导思、导行的作用,提升学生学习力。
学生观是对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和看法。它支配着教育行为,决定着教育者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长期以来,教育者往往把学生视为被动的客体、管辖的对象、灌输知识的容器。这种传统的学生观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属性,漠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遏制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就要改变这种传统的学生观,树立新的学生观。
实际上,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从两个层面进行认识:第一个层面,从教的角度来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是受教育者,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客体;第二个层面,从学的角度来看,在学生与被认识的客体世界的关系中,学生是主动的因素,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11]。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主人翁的态度,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把教师传授的知识、技能、技巧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技能、技巧。
树立新的学生观,要把学生当作发展中的、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个体。新课程改革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强调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确认学生是独立生命的个体。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是有独特个性的人,教育者要准确把握学生的特点,尊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学生是独立的学习主体,也是责权主体。教育者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分析和实践。
树立新的学生观,还要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认识者和实践者,都要发挥自觉的能动作用。学生是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独立进行学习实践,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选择自己的学习方法,批判性地接受知识。教师还应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
学习观是人们对学习的认识和看法。无论是学习内容的选择,还是学习方法的改进,都与学习观念的更新密切相关。传统学习观认为学习是知识的被动接受,是从“教”到“学”的单向过程,过分强调接受与掌握。在传统学习观的引导下,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学习方式单一化、程式化,突出表现为死记硬背,忽视发现和探究,这对学习力的提升明显不利。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就要改变传统的学习观,树立新的学习观。
树立新的学习观,要确立自主学习的观念。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主动地学习,自己有主见地学习。确立自主学习观念,意味着教育者不仅要把学生当作教育对象,也要把学生看作认知主体,学生更应该把自己看作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学习,不是迫于社会和外界的种种压力而学习,而是发自内心对知识有强烈的渴望和追求的精神。教师和学生都要认识知识的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和动态生成的过程,知识不是从外界强加给学生的,而是从学生自身的体验来认识和感悟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和探究的积极性,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个体要“自主”、群体要“合作”、过程要“探究”。
树立新的学习观,还要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终身学习是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一生的持续学习过程,是一种超越国界、意识形态、社会形态和种族等范畴的学习理念。终身学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新知识、新概念层出不穷,人们的学习必须从单纯接受学校教育的学习扩展到终其一生的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学校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激发强大的学习内驱力;要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维训练,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要加强学生的情意品质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创新活力;要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总之,要通过促进学生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陈维维,杨欢.教育领域学习力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0,(2):45.
[2]林天卫.科学教育观的探索——叶瑞祥教育科学文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2010:76.
[3]刘永和.提升学习力: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解决方案[J].上海教育科研,2009,(5):65.
[4]许佩卿.学习力及其作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10):75.
[5]张国强,田向阳,喻玲.学习力的培养与实践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着力点[J].当代教育论坛,2007,(5):110.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R/OL].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3 - 12/31/content_1256161.htm.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中国教育报,2010-07-30(1,2).
[8]钟启泉.从日本的“学力”概念看我国学力研究的课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9,(Z2):2.
[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中国教育报,2001-07-27(2).
[10]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调研组.学有所教——为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供的六十条建议[J].教育研究,2009,(3):13.
[11]林天卫.科学学习观的探索——叶瑞祥学习科学文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3.
G641
A
1001-7836(2012)11-0018-03
10.3969/j.issn.1001 -7836.2012.11.008
2012-05-06
许佩卿(1973-),女,广东潮州人,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讲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