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获济小片方言的声调格局和入声演化

2012-04-13 16:47
关键词:小片晋语焦作

陈 彧

(河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焦作获济小片方言的声调格局和入声演化

陈 彧

(河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以声调格局理论与传统方言学相结合的方法考察焦作地区获济小片方言,其平调较少、曲拱调占优势,曲拱调中以降调和曲折调占优,曲折调中凸调多于凹调;武陟方言的入声发生了长化,而沁阳、博爱方言的入声还是短促调;在入声调上,三地方言的演化速度虽各有不同,但整体上都表现出全浊最先,次浊次之,清入最后的声消失次序。

博爱方言;声调格局;声调演化;升降调;调位感知

一、引言

(一)声调格局

声调格局是语音格局理论中声学格局的一个下位概念。所谓语音格局,是指以人类的发音生理和听觉感知为客观基础,以语音实验和量化分析为分析手段,以探究各种语言和方言语音系统内部对应关系为目标的实验音系学理论[1]。

声调格局是各声调语言所具有的、由某声调语言全部单字调所构成的声调规格和布局。其中,规格是指声调的高低升降,布局是指调型曲线在调域空间中的分布关系[2]。运用声调格局理论,研究者可以从历史、接触、类型等不同角度开展汉语方言研究。

(二)晋语邯新片获济小片方言

晋语是一种保有入声的汉语官话方言,主要分布在山西及其周边省份如内蒙、河北、河南的部分地区[3]。据1987版《中国语言地图集》,晋语由并州、吕梁、上党、五台、大包、张呼、邯新、志延八个方言片构成,其中邯新片分布范围包括河北省的邯郸市及其周边区域,河南省的新乡、焦作、济源等地。邯新片又可据其地理分布分成磁漳小片和获济小片两个次级片区。其中,磁漳小片方言分布范围为河北西南部的十五个县市,获济小片方言分布范围为河南北部的十九个县市:新乡市、新乡县、卫辉县、辉县市、获嘉、延津、鹤壁市、淇县、安阳市、安阳县、林州市、汤阴、焦作市、沁阳市、修武、博爱、武陟、温县、济源市[4]。

作为晋语的二级片区方言,获济小片方言具有晋语的整体特点,保留入声韵和入声调;同时,该小片文言也有区别于其他片区的特点。据沈明,获济小片方言入声韵的咸山、宕江、曾梗一二等韵母区别消失;古疑影母开口字今读零声母;中古清入、次浊入读今入声调,全浊入多归阳平;有子变韵和子变调[5]。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有不少学者利用对晋语获济小片方言作过研究。李荣首先提出以入声为条件将获济小片方言纳入晋语范围。张启焕等在《河南方言研究》中将获济小片方言划分成河南方言第四片[6]58,并对其声韵调的整体情况进行了介绍[6]309-319。贺巍对获嘉方言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细致地研究,发表多篇论文并出版专著《获嘉方言研究》,在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豫北方言特别是林州方言的研究情况较为活跃,出现了一些质量较高的专著和单篇论文。此外,也可见到一些有关其他获济小片地点方言的研究报道。关于本文所讨论的焦作地区沁阳、博爱、武陟三个获济小片的地点方言,目前语音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

(三)研究目标

在本文中,我们准备通过比较焦作地区沁阳、博爱、武陟三个地点方言的声调格局情况,在声调格局框架下考察焦作地区获济小片方言入声韵的舒化和入声调的归并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焦作地区获济小片方言入声演化的系统性表现。我们所要提出的具体问题是:第一,焦作地区获济小片方言具有怎样的声调格局?第二,焦作地区获济小片方言的入声韵的喉塞韵尾有没有消失?其入声调有没有发生归并,以及发生了什么样的归并?第三,焦作地区获济小片不同地点方言的声调归并有没有统一的路径和方向?即焦作地区获济小片方言的声调演化有无系统性,有什么样的系统性?

二、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材料和对象

本文所用研究材料为作者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间的三次方言调查所得。调查用字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制的《方言调查字表》声调表中的151个例字。调查对象分别为:沁阳市徐德仁先生,调查时年69岁,本科文化程度,职业为高中教师;博爱县泗沟村陈小可女士,女,调查时年50岁,高中文化程度,职业为农民;武陟县大封镇大司马村魏允星先生,调查时年76岁,高小文化程度,职业为农民。三次调查均在安静的房间中进行。三名发音人均无外地生活经验,本地方言发音标准。

(二)录音工具和过程

录音设备为一台安装了Cooledit2.0录音软件的富士通笔记本电脑、一台M-audioFiresolo外置声卡、一支装有立式支架的火花(Blue Spark)电容式心形麦克风及其外置48V外置幻象电源。其中,麦克风频率响应范围为20~20000 Hz、输出阻抗为50Ω、灵敏度为2828 mV/Pa。实验中发音人釆用坐姿、口部与麦克风相距30cm发音。实验中用液晶显示器将发音字表制成一字一片的PowerPoint幻灯片自动呈现,每两张幻灯片间隔3秒。每个例字原则上只读一次,如在录音过程中调查者或实验对象发觉某字发音有异,则暂停幻灯片放映进行核对并酌情重录。实验釆用Cooledit 2.0软件录音,所釆的单声道数字语音信号的釆样频率为44100 Hz,釆样精度为浮点32位。实验结束后,所得结果转成wav文件、存入电脑磁盘以供进一步分析之用。

(三)数据提取、处理和分析

对各个地点方言,数据的提取、处理和分析均采用如下步骤进行。

首先,在Cooledit2.0中将每位发音人所发每个调查字的录音切分成独立的声音文件;然后,选取主要元音及其后带音部分作为声调负载段,在Praat 5.0.3中利用自编脚本对声调负载段自动进行时长和基频数据提取,每个声调负载段从首至尾提取11个釆样点(相邻两点间隔10%时间)的时间值和基频值;第三,按照声母中古音类(清、全浊、次浊)对实验字加以分类,151个调查用字可分为清平、全浊平、次浊平、清上、全浊上、次浊上、清去、全浊去、次浊去、清入、全浊入、次浊入12个小类;第四,求取各调类的相对时长,按照时长信息区分舒声调和促声调;第五,观察入声喉塞音韵尾的有无,并在与时长信息相结合的基础上考察包括入声调在内的声调演化情况;最后,对各个声调小类进行调类归并、求取五度制调值并绘制相应的调形图。

三、结果和讨论

(一)焦作获济小片方言的声调格局

先来看三个地点方言的声调格局。声学实验的结果显示,沁阳方言的单字音声调格局由两个升调、一个平调、两个凹形曲折调组成,分别为阴平(44)、阳平(213)、上声(512)、去声(14)、入声(13),其中入声调是一个短升调。与沁阳临近的博爱方言的单字音声调格局由三个降调、一个平调、一个凸形曲折调组成,分别为阴平(53)、阳平(21)、上声(51)、去声(231)、入声(21),其中入声调是一个短降调,而阳平则是一个带有缓降特点的低平调。在地理位置上,武陟与上述两县距离稍远,其方言的单字音声调格局由三个降调、两个凸形曲折调组成,分别为阴平(51)、阳平(31)、上声(41)、去声(131)、入声(121)。

徐云扬对70种汉语方言的声调格局进行类型学考察的结果表明,长调(Long Tone)中各调型的出现频率依次为平调>降调>升调>降升调>升降调(“>”意为“多于”),升降调仅出现两次;短调(Short Tone)中各调型的出现频率依次为平调>降调>升调>降升调(“>”意为“多于”),升降调未有出现1。由此可见,平调是汉语方言声调中最无标记的调型,而升降调是标记性最强的调型。从本文三个地点方言的声调格局看,总体上三地方言平调较少、曲拱调占优势;曲拱调中以降调和曲折调占优,升调相对较少;而在曲折调中,又以凸调为多、凹调相对较少。显然,除了降调较多这一点外,三地方言的调型情况是与汉语方言声调调型的标记性原则不相符合的。对此问题,我们会另文讨论。

在三地方言中,博爱方言与地理位置相对较远的武陟方言展现出了更多的共性。除了入声调的长短区别外,二者的各调调形、调值均较为相似:两者的去声都是标记性强的凸调,两者的格局中都同时出现了三个降调。前文已然提及,凸调在汉语方言声调中很少见,现在来看看三个降调的情况。朱晓农指出:“汉语方言几乎都有降调,有的还有两个,不过三个就少见了,而四个降调的更为罕见。”[7]然而,博爱方言和武陟方言不仅同时出现了三个降调,而且它们所处的格局环境更是使这一情况显得比较有趣。先来看博爱方言,该方言有两个明显的降调,阴平和上声。此外,阳平和入声的调值均为21,在调形上从调头至调尾均经历了基频的明显下降,考虑归为低降实际上也无太大问题。但是,考虑到二者下降所用时长的不同,同时又因格局已然有两个降调了,故而将二者归入不同调型。其中,入声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从2度到1度的变化,我们推测其发音过程中存在主观故意;而用时较长的阳平由2度至1度的变化属于自然的发音生理伴随性特征的可能性更大,再加上前人已有较多将长调中1度跨度的变化归于平调的案例,我们此处将之归于平调,以避开同一声调格局中四个降调的困境。武陟方言的特殊之处在于,三个降调的存在是在平调缺失的前提下出现的。没有无标记性更弱的平调,而有标记性稍高的降调,其原因还需在将来进一步予以分析。

(二)焦作获济小片方言的入声舒化

由于长期被没有入声塞音韵尾的强势官话方言所包围,所以晋语一直处于入声舒化的演变过程中[8]。入声舒化主要有两个表现,一是入声调的时长显著拉长,变成舒声调;一是入声韵尾消失,变成舒声韵。据朱晓农,上述两种变化(朱氏的术语分别是“长化”和“开化”)亦是汉语方言入声演化的两条主要途径[9]。按沈明,晋东南晋语口语常用入声字的舒化方式是按调值舒化,即喉塞尾消失,短调拉长,归到调值相同或相近的舒声调[10]。

焦作获济小片方言在入声舒化问题上有何表现呢?先来看入声调的时长情况。经过时长相对化处理,发现三个地点方言的入声相对时长分别为:沁阳,0.70;博爱,0.65;武陟,0.90。该结果说明,武陟方言的入声发生了长化,而沁阳方言和博爱方言的入声调还是短促调,长化情况还没有那么明显。再来看它们的入声韵尾情况。语音实验分析的结果显示,三个地点方言的入声塞音韵尾都有所保留。其中,沁阳方言的清入字、全浊入字、次浊入字的喉塞尾均很明显;博爱方言的全浊入字、次浊入字韵尾发生弱化但未脱落,清入字塞音韵尾仍然明显;武陟方言的全浊入字、次浊入字韵尾已然发生脱落,而清入字弱化但未脱落。

由三地方言在入声时长和喉塞韵尾两个角度看,焦作获济小片方言也正处在入声舒化的过程中,其所遵循的舒化途径则是先“长化”后“开化”。其中,长化已然在武陟方言三类入声的全部和博爱方言的浊入中实现;而鉴于喉塞韵尾较为坚强,目前三个方言的“开化”还尚未完成。至于入声舒化后入声字声调的归类,语音实验的结果显示,武陟方言和博爱方言的全浊入归于阳平、次浊入归于去声,釆用的是归到调值相同或相近的舒声调的办法。而武陟方言的清入,目前虽仍保持独立调类,但也表现出向去声合流的明显趋势。

(三)焦作获济小片方言声调演变的系统性表现

最后来看看焦作获济小片方言声调演变的系统性表现。在方言地理上,三地方言呈现了从西北至东南入声有序消退的特点。本文所选三个调查点在地理位置是沁阳在西北、中间在博爱、武陟在东南。而在入声演化上,三地方言也出现了从西北到东南入声有序消退的现象。位置在西北的沁阳地理位置上靠近山西,晋语的核心区,目前其入声得以保留;而位置上往东一点的博爱,只有清入保留;位置在东南部的武陟,隔着黄河与郑州相望,而郑州属没有入声的中原官话区郑曹片,受其强势方言的影响,武陟方言入声在时长上已经长化,只残存了喉塞的尾巴。在声调演变上,三地方言的舒声调均呈现出了平分阴阳、浊上归去、去声不变的特点。在入声调上,三地方言的演化速度虽各有不同,武陟入声的消退已接近尾声,博爱方言正从浊入向清入渗透,而沁阳方言则刚刚开始;然而,总体上三地方言却表现出了全浊最先,次浊次之,清入最后的声消失次序。

四、结语

对焦作获济小片三个地点方言声调演化的研究实践表明,声调格局理论可以而且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汉语方言研究;声调格局理论所强调的实验语音学方法,可以与音韵学、方言学的方法结合起来,共同研究汉语方言,将能有助于我们发现更多的语言事实、总结新的规律、建构新的理论。

本文就三地方言入声消变规律的研究实践还说明,在成片方言区多个方言点就某一项目加以集中考察,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分析,在其研究结果往往具有历史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意义。

[1]石锋,冉启斌,王萍.论语音格局[J].南开语言学刊,2010(1).

[2]石锋.吴江方言声调格局的分析[J].方言,1992(3).

[3]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1).

[4]李荣,熊正辉,张振兴.中国语言地图集[M],香港:香港朗文有限公司,1987.

[5]沈明.晋语的分区(稿)[J].方言,2006(9).

[6]张启焕,陈天福,程仪.河南方言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

[7]朱晓农.降调的类型[J].语言研究,2012,32(2).

[8]孙玉卿.山西晋语入声舒化情况分析[J].山西师大学报,2005(4).

[9]朱晓农,等.入声演化三途[J].中国语文,2008(4).

[10]沈明.晋东南晋语入声调的演变[J].语文研究,2005(4).

[责任编辑海林]

H07

A

1000-2359(2012)04-0180-03

陈彧(1981-),男,河南信阳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声学语音学和生理语音学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SH038);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11149)

2012-03-01

猜你喜欢
小片晋语焦作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诗经·邶风·击鼓》
总得缓一缓
临轩听雨
内蒙古西部方言歇后语反映的地域文化
晋语“圪”词语研究
理发
焦作:政府买服务的签约之路
焦作将建中部最大绿色涂料园
R20电池铁壳小片分片机构的设计